这是由美国航天局提供的由“好奇”号拍摄的拼合图像,夏普山位于图像左侧。新华社/美联
▲NASA模拟的30亿年前火星“盖尔陨石坑”曾被湖泊覆盖的景象。(图片来源:NASA)
美国航天局8日说,“好奇”号火星车破解了火星夏普山的形成之谜。“好奇”号传回的新证据显示,这座位于盖尔陨石坑中心的高山,可能是由一个大型湖床的沉淀物长期累积与风化所形成的。
30亿年前存在湖泊
夏普山海拔约5000米,位于直径154公里的盖尔陨石坑的中心位置。为什么陨石坑中心会形成一座高山,一直是个令科学家感兴趣的话题。“好奇”号2012年在盖尔陨石坑着陆,主要任务就是探索夏普山,并于今年9月成功抵达山脚下。
“好奇”号的观察表明,30亿年前,盖尔陨石坑可能曾多次变成湖泊又多次蒸发干涸。在这种循环中,湖泊沉淀物以及源自陨石坑边缘高地、被水和风带来的河流沉淀物和风化沉淀物层层交替累积。当沉淀物沉积到一定高度,又遭风侵蚀被“雕刻”成山的形状。在有水的时候,这样的高峰可能作为岛屿在湖泊中出现。
“在破解夏普山形成之谜的道路上,我们正不断前进。”《华盛顿邮报》援引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好奇”号项目科学家约翰·格罗青格的话说,“现在是一座山的这片区域,曾经可能是一系列的湖泊。”
“好奇”号将继续任务
这项研究还表明,古代火星的气候曾足以支持在许多地点产生湖泊,它们的存在时间也比以前认为的要更长久。“好奇”号项目科学家阿斯温·瓦萨瓦达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猜测说,古代火星的平均气温曾高于零摄氏度,而现在的火星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55摄氏度左右。
NASA总部火星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迈克尔·梅耶说,“通过解释夏普山如何形成,我们对火星环境的演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些知识还有助于规划未来的任务,用于搜寻火星上的生命迹象。”
梅耶说:“‘盖尔陨石坑’那里的湖泊面积、存在时间的长度,以及水象综合起来分析,似乎能够证明生命体的确拥有充分时间在火星的湖泊上进化、繁衍。”
据悉,“好奇”号现在位于夏普山脚150米高的地方,将继续向上攀登,分析大气层、水和沉积物是如何相互影响、作用的。(欣华 宗和)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