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闲不下来的香港暑假

2015年07月25日08: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又到7月,香港的中小学生们也开启了“休息”模式。除了自由自在的玩耍,形形色色的暑期活动让孩子们甚至会比读书时“更加忙碌”。

军事夏令营

为自己刻下兵的影子

7月21日上午,黑云密布,大雨瓢泼,香港天文台早早挂出了黄色暴雨警告信号,空荡荡的街道上,只有几个脚步匆匆的撑伞行人。而新界大榄郊野公园内,200多名参加驻港部队“青少年军事夏令营”的香港学生正在暴雨中严阵以待,准备长达15公里的徒步拉练行军。

保良局胡忠中学的16岁女生张梓君在迷彩服外套上雨衣,又背起装有水壶、压缩饼干和苹果的黑色挎包,脸上写满了期待与信心。

拉练开始了。从起点大榄郊野公园到终点石岗军营,山路占了将近一半,浑浊的泥水倒灌进孩子们的迷彩鞋里,滂沱的大雨从帽檐滴下成为一道“水帘”。排长、班长和辅导员一路为他们打气,学员们也大声喊着口号,互相扶持着“一起撑下去”。张梓君告诉记者,身上的水甚至比洗澡时还要多,从里到外湿了个透,但“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历经3个半小时的雨中行进,所有学员全部到达石岗军营,比预计时间提前了整整2小时,且没有一个人需要医疗车协助,这是夏令营举办10多年来的首次。张梓君骄傲地说,“雨水再大,也没有淋湿我们燃烧的意志。”一名男生学员甚至用齐步行军的动作要领走完了全程,他说,“虽然我当不了兵,但我要让夏令营为自己刻下兵的影子。”

夏令营二班长钟晓波说,香港青少年的吃苦意识非常强,曾有学员肌肉拉伤,甚至发烧,但仍然坚持完成科目。

7月13日上午,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新界新围军营,一群身着蓝色迷彩服的香港学生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迎来了“第十一届香港青少年军事夏令营”。本届夏令营为期15天,学员包括150名男生和110名女生,分为5个排、20个班,每天进行日常体能训练、参加军事专题讲座、参观见学和文体活动等。

钟晓波介绍,今年最大的亮点是新的营内项目——激光模拟对抗。学员们分为红方和蓝方两队,使用激光控制系统发射模拟弹药,如果“中弹”,学生身上的激光感应接收装置便会发出警示。

制服团体

合力神州同根“万里行”

今年8月,由香港10个青少年制服团体合办的“同心同根万里行”将如期在暑假拉开帷幕。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同根同心万里行2015”将目的地选在了北京和湖北省恩施市。

中央驻香港联络办公室青年工作部为此项活动进行统筹,负责人莫敏莹告诉记者,自2002年开始,已有14批、共计2000多名团员通过这项活动,深入祖国各地体验国情。“今年的特色活动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四海一家’全球华裔青年联欢节。”她说,即将启程的230名团员是来自香港各个制服团体的精英,包括香港基督少年军、香港少年领袖团、香港海事青年团、香港升旗队总会、香港民众安全服务队少年团等。

“同心同根万里行”仅是香港青少年制服团体全年丰富活动中的一环。现时,香港共有10余支青少年制服团体。这些队伍架构严谨、着装整齐,注重纪律与服从性,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军事化步操。今年年初,香港青少年军总会成立,成为全港唯一一个以中式军事步操训练为基础的制服团体。

其中,香港影响力最大的童军总会全年都会举办极具挑战性的领袖训练班、越野定向、远足、跆拳道等活动,并不定期举办步操竞赛,以军事化的管理和训练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培育他们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回馈社会的精神。

兴趣课程

快乐中探索新领域

7月10日周五早上9点半,往常安静的港岛西湾河文娱中心已早早苏醒。孩子们奶声奶气的歌声伴着流转的音符在中心大厅里轻快地跳跃着。刚满4岁的雯雯拉住记者跟她一起打拍子,三分之一拍、四分之一拍,雯雯专注又认真地默念着节奏。

这里便是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音乐事务处举办的年度“暑期音乐学堂——儿童音乐初班”的授课地,开放给没有受过音乐训练的4至6岁儿童,发掘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从7月9日到8月28日,全港700多名小朋友将通过一连5节的工作坊,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包括认识简单的音符、音名和拍子、各种中西乐器及基本乐理知识。

雯雯的妈妈认为这是难得的亲子时间,特意请了半天假来出席。她对音乐班赞不绝口,“音乐班有趣又轻松,孩子没有什么压力。”

此外,音乐事务处还会每年举办一次“香港青年音乐营”暑期活动。400余名经选拔的优秀青少年乐手将在音乐营中接受国际音乐大师的悉心指导,并在随后的两场公开音乐会上展示才华。

对于初中三年级的思遥来说,明爱社区的暑期活动已成为他每年夏天的“必修课”。41类课程、240多个班级,涵盖领袖培训、语文、写作、数学、自然、工艺、乐器、舞蹈、厨艺、演艺和体育等领域。这份长达60页的课程简介和安排,就出自香港明爱九龙社区中心之手。

不同于政府开办的培训班,社区暑期课程的老师大多来自非营利组织或私人教育机构,他们的教学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着重与孩子们“一对一”相处。从普通话到珠心算,从非洲鼓到魔术,从素描到跆拳道,孩子们不出社区就能寻找自己的兴趣。记者 陈 然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25日 05 版)

(责编:李政杰、肖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