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探索雨洪资源利用 百望山善“留水”
9月初,北京连降大雨,位于城西北的百望山“畅饮一回”——山间五座蓄水池,座座装满一池清水。百望山属于干旱地区,且没有溪流山泉流经,能够快速蓄水,得益于北京城乡公园收集利用雨洪、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探索。
这里的人们曾沿着山势用石头开凿引水渠、蓄水池,从山上拦蓄雨水。而近年来,北京市提出建设海绵城市、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水系修复项目顺利启动实施。目前六座蓄水池已修复五座,日前共能蓄水1300立方米。
除了修复百年老水系,百望山还探索将雨水留在山上、留在公园。
仔细观察园内登山路,不难发现这些步道大多以沙子垫底。公园工作人员说,沙子垫底很重要,不同于水泥,它能让更多雨水渗透到地下。百望山长1758米宽3米的健康步道,沙子垫底,再铺上环保透水砖,砖面之间留出很大的空隙,有效地将雨水渗透到地下。此外,公园还用碎石铺路。“用碎石头铺,更渗水透水,”一位建筑工人告诉记者。
对于“铺路”,百望山还有一项创新——“海绵路”。公园内森林每年都会产生大量枯枝,用机器把这些枯枝粉碎变成松软的木片、木屑,铺在山路上,平时不容易起沙扬尘,降雨时这些碎枝条就能像海绵一样吸水。公园负责人指着路边堆着的枯枝,介绍说:“如果这样放置就容易着火,打碎后密度大了,就着不起来了,一举两得。”
拦蓄雨水,也是百望山雨洪利用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公园方面在百望山主峰西侧山谷倒沟涧建成天澄湖蓄水池,最大蓄水量为6万多立方米,最大水面为9720平方米。今年公园还对池底实施了减渗工程,提高蓄积雨水的利用率。
据测算,各种办法加一起,百望山森林公园一年最高能蓄积雨水11万立方米,接近于一座小型水库。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21日 16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