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封蔬菜 酸姜暖心

酸姜火锅
被南岭山脉所簇拥的韶关,是每年寒流来袭时首当其冲之地,也是广东唯一一个每年都会下雪的城市。每年隆冬,韶关的高寒山区总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积累了丰富的抗寒生活经验,用一道道热气腾腾的冬季乡土美食,不仅暖胃而且暖心,成功抵御了一次又一次的寒潮。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卜瑜 通讯员赖南坡、张卿雄
酸姜火锅:酸爽开胃吃得过瘾
低温冰冻期间,新鲜蔬菜成为乳源高寒山区的“奢侈品”。在窝里村,村民许宏成从正在雪地里踱步的走地鸡中抓了一只最肥的,再将一盆冰水在炉火上加热,然后麻利地做起了土鸡火锅。由于地里蔬菜基本被冻成了冰雕,火锅里没有一片时鲜蔬菜,反而加入了大量的辣椒、酸姜。但这丝毫不影响食物的美味,又鲜又辣的土鸡火锅吃得满桌的客人大呼过瘾,浑身冒汗。
许宏成说,每年大雪封山时期,村民们都会提前备上大量的酸姜、腌菜、酸菜、腊肉、盐豆腐干。一旦路面冰封无法外出,这些储备的食物就成了村民们每天赖以生存的必需品。这些食物在低温之中不易冻住,而且酸爽开胃,最适合打火锅。
下雪之后,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不再做炒菜,而是用辣椒酸姜煮开作为汤底吃火锅。许宏成说:“炒菜端上来,不到5分钟就凉掉了。只有不停沸腾的火锅才能保持热度。锅里大量的辛辣姜片和辣椒等,也会让人吃起来感觉浑身发热。”
山羊肉煲:肉质结实羊膻味轻
粤北山高林密,驴友们在攀岩越野的过程中,常可见一只只矫健的身影在悬崖峭壁间飞腾挪跃,那就是正宗的山羊。在隆冬期间,一煲热气腾腾的羊肉煲,是韶关山民们招待贵客最隆重的美食。
其实山羊也不是乡间的稀罕物,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粤北乡间养羊的人越来越少,而在旷野里“飞檐走壁”会“轻功”的山羊更显得宝贵。这种山羊的羊肉和普通圈养的“肉羊”相比,肉质结实而细嫩,肥肉少瘦肉多,羊膻味极轻。
在窗外天寒地冻之时,有贵客上门,热情的山民们往往会用炭火烧红一个小铁锅,将萝卜、蒜苗、老姜、干辣椒、氽烫煸炒过的山羊肉块投入,囫囵一锅炖熟。静待肉烂菜香之际,宾主们围着火红的炭炉,温酒话家常,满满的暖意萦绕于陋室之中。
待到赤红的炭火燃烧过半之际,揭开锅盖,满屋的肉香四溢,羊肉甘香肥美、补而不燥,吃上几块满身寒气全无,浑身发热。
猪腰豆焖猪蹄:豆子软糯猪蹄鲜香
在天气寒冷的冬季,不少人皮肤出现冻疮、干裂的情况,富含骨胶原的猪蹄便成了山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在南雄地区,不少人用当地出产的“猪腰豆”来焖猪蹄,成就了一道冬季滋润皮肤的特色菜。
要做“猪腰豆焖猪蹄”,必不可少的是当地人称之为“猪腰豆”的大型豆类。这种豆子体长约在3厘米左右,看上去圆滚滚的。有人根据它长得像猪腰的样子,把它叫做“猪腰豆”。其实它的学名叫红刀豆,因为体形硕大,也有的地方叫它“魔豆”。
红刀豆的嫩荚质地脆嫩,肉厚鲜美可口,在六月间的豆荚长成期常被人用来炒、腌制、制作酱菜等。它所结的果实红刀豆晒干后,便成了隆冬期间新鲜蔬菜稀少时的常见食材之一。
做菜前,首先要把干的红刀豆用水泡发一夜后,将外层粗皮剥掉,只留嫩肉,再把猪蹄过水去腥。其次用姜片、蒜蓉爆香油锅后,将猪蹄猛火翻炒片刻,再将红刀豆倒入继续翻炒,加生抽、料酒、适量热水转文火焖约1小时,出锅时加香菜调味即可。
做好的“猪腰豆焖猪蹄”,一粒粒猪腰豆油光闪亮,吸满了肉汁的豆子软糯香甜。而猪蹄被清淡的豆香中和,油腻感大减,口感细嫩鲜香,吃上两块御寒饱腹。
揾食指南:
广州出发-华快-京港澳高速抵达韶关后,前往乳源县大桥镇可品尝到酸姜火锅、山羊肉煲,前往南雄市区一带的餐馆,可品尝到猪腰豆焖猪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