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江苏无锡渔篮花鼓

清新朴实 优美明快

记者 王伟健
2016年02月07日10:5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清新朴实 优美明快

  “小小渔婆,生呀生得俏,青布头绢绿束腰……”这是流传在江苏无锡市锡山区的渔篮花鼓中的唱词。

  传统舞蹈“渔篮花鼓”发源于无锡锡山区锡北镇华李巷,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在民间调采茶灯的基础上,吸收了安徽凤阳花鼓和地方戏曲的演唱风格,逐步演变发展而成,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是根植于江南水乡的一支古老民间艺术之花。

  对于渔篮花鼓的起源和发展,锡北镇文化站站长王国铮给记者讲了一个传说。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对母女在锡北镇华李巷的泾河里打鱼,船儿停在泾水河拐弯处的五步桥下。每天打鱼回来,这对母女便唱起渔歌。某天,一个游唱的花灯队往镇上演出途经时,听到了打鱼母女俩的歌声,便驻足停下记录了下来,并改编成渔篮花鼓。其后,五步桥年久失修,这对母女拿出30两银子, 修葺了桥。原来,这对母女是来自苏州吴江的官宦之家,落难至此,打鱼为生。为了纪念她们,当地人把五步桥改名为渔婆桥,把她们停歇的河湾称呼渔婆湾,渔篮花鼓有一个常演不衰的曲目叫“卖鱼”,里面的渔婆和小姑娘便是这一对母女。

  清末民国初期,道人周鹤林从其师处学会了渔篮花鼓的舞蹈和演唱的曲目,教会了华李巷村民3人,后一直传承了下来。王国铮介绍,渔篮花鼓戏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半到三月半随采茶灯在夜间穿街走巷演出,有时也参加庙会和舞台的演出,演唱的大多是民歌,内容反映人民的生活、劳动和爱情,风格清新朴实,舞姿优美明快,表演诙谐幽默,加上演唱的水乡曲调的旋律优美动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目前的主要传承人是吴玉琴、陆静娟、秦海初。

  吴玉琴最早接触渔篮花鼓是在上世纪70年代,其兄吴大南喜欢戏曲,曾考上江苏省锡剧团,后因家长反对而未就学,但对于渔篮花鼓非常喜欢,男扮女装,扮演里面的渔婆角色。就是在兄长的熏陶下,吴玉琴喜欢上了渔篮花鼓,1977年,她进了公社的宣传队,与她同时进宣传队的便是陆静娟,再加上原来喜欢唱锡剧的秦海初,三人在上级的要求下,合作表演渔篮花鼓。1982年,无锡市群众文化艺术巡演上,3人表演的渔篮花鼓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当时人山人海,大约有两万人观看”。1984年,3人还参加了江苏省民族民间舞蹈会演获优秀演出奖。受到鼓舞,锡北镇文化站对这个民间舞蹈大力扶持,邀请马海石进行编曲填词创作。吴玉琴介绍,渔篮花鼓由3个演员构成,一个装扮成渔婆,手执手帕和渔篮灯;一个装扮成姑娘,手执花鼓灯与鼓槌;另一个则装扮成小丑,手拿折扇或长烟杆,从中挑逗打趣;演出时3人边舞边唱,花灯烛火似流星,风格清新而朴实,舞姿优美而明快。

  如今,70多岁的吴大南早已不再演出,闲时,他会拉拉二胡;吴玉琴、陆静娟、秦海初则仍坚持演出,3人演了30年的渔篮花鼓,目前都已退休。“我们最担心的是这个舞蹈会消失。”吴玉琴说,她儿子就不太喜欢,目前大约有10多人在学,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我希望这个民间舞蹈能够流传下去。”她说。

(责编:秦晶、李政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