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互联网+”时代  活力满满中国年

王 珏 葛思思
2016年02月08日08:1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送戏下乡。

手机发红包。

网络春晚。


“万福送万家”著名书法家齐聚一堂,写春联,迎新春。

在阖家团圆的时刻,看春晚、吃饺子、贴春联、放鞭炮等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在过年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空间里各式各样的过年“新民俗”与传统习俗的交融,共同营造着更有活力、年味弥漫的中国年。

多形式

网上过年成新民俗

如今,除了传统的电视春晚,观众也聚焦于网络春晚。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夜”,2016年“CCTV网络春晚”通过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同时播出。 

自2011年首届央视网络春晚正式亮相,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6届。网络春晚以独具一格的内容在网络娱乐和电视综艺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逐渐成为新媒体时代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2016年的网络春晚以“中国人的互联网新生活”为主题。真正的线上发布会,应用视频云技术打造“实时欢唱”互动模式,设置电视节目与APP的创意互动,开展APP的大联欢……一系列互动和节目给世界各地的观众呈现更多极具创意的中国“年味儿”。 

除了网络春晚,贴春联这一传统习俗也被移植到了网上。“2016猴年春节春联征集活动”于1月1日正式启动,活动以“万福送万家”为主题,面向海内外华人征集原创春联和“福”字书法作品。 

2016年春节春联征集活动还广泛组织国内楹联、书法名家写春联送“福”字,通过全国图书馆系统精品楹联展等丰富的线下活动,促进活动在海内外落地,营造节日氛围。同时,融合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通过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两微一端形成立体传播,扩大影响力;进行全媒体、多平台、多方位、立体化推广传播,吸引海内外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与,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浓郁的新春氛围,打造新民俗品牌。 

互联网在不经意间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开启了“造节”的互联网功能。互联网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了我们的节日生活,看春晚、贴春联、买年货、分红包等传统民俗被移植到了网上,甚至看花灯、放鞭炮等富有年味儿的传统项目都可以和网络结合。 

传统的拜年方式是走家串户,有时间、距离上的限制。互联网却可以打破这一限制,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实现语音、视频拜年,更迅速、便捷地送上祝福,这也是网络时代的过年新趋势。而在互联网时代,网上采购年货也成为一种新风尚。首届阿里年货节在新春期间开展得如火如荼,让农村消费者能够买到城市来的、海外来的年货商品,同时各地特色农产品年货也可送到更多城市消费者手里。 

也许正是因为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融合,传统年味之中也多了青春、时尚的味道,这种新的网上过节,也逐渐会成为数字时代的新民俗。

新玩法

众筹也能送戏下乡

“我给家乡送台戏”,近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联合中国扶贫基金发起“送戏回乡”线上众筹。人们可以通过在线购买9.9元、59.9元、99.9元、9999元4款不同的过年民俗产品筹集资金。众筹额度为30万元的项目,已经成功筹到近40万元,资金将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统一规划使用,在猴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向9省市的30个贫困县送出传统戏剧表演。届时,川剧、豫剧、黄梅戏、采茶戏、二人转、京剧、花鼓戏等一台台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剧目将在各地乡村上演。不但众筹送戏下乡,许多互联网和过年融合的新尝试、新探索,正在这个春节推出。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互联网网民每月启动APP的次数为3928亿次,移动互联网网民会把2/3的时间放在APP上。其中,“70后”“80后”以及“90后”花在移动互联网上时间最多。 

网上过年风俗的兴起,也是科技与人文结合的结果。有人认为,网络会疏远人际关系。而事实上,网上过年的兴起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过节风俗和人际交流方式。比如,近些年流行的“网上发红包”,其实是压岁钱的网络形式。一般意义上,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网络红包却没有这些顾忌。红包不在于多少,而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体现、一种情感的表达。又比如,网络春晚的内容多取自流行于网络的人物或事件,努力呈现出多元性和新鲜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春晚是属于青年网民的大联欢,他们有了自身话语的表达权,在网络上对话、交流,分享自身价值观、生活理念和网络文化。

寓深意

传统文化网上回归

网上过节“新民俗”的出现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可以满足大众对节日联欢多元化娱乐需求。网上过节将人们娱乐消遣、获取信息、文化消费等方面的需求融会贯通。传统节日中体现的深厚民族文化可以弥补网络文化易于流俗的缺陷,而网络过节的大众化的特点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萧放认为,“网络这个平台可以打破年龄、性别、职业、层级的限制,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人,在这里,人们可以在一个空间共享过节的气氛。” 

“从小处讲,使用科技手段进行情感表达,可以促进家庭和睦;从大处讲,这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手段,可以促进华人的文化认同,增强每一个人的家国情怀,进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但萧放也认为,网上过年要找到合适的载体,开展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实现对传统节日民俗价值的延续与提升。 

网上过节风行的背后是文化的力量。网络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形式,但背后体现的还是文化传统。传统节日是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人们利用传统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每个人都有过节的需求,在这个时候,网络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教授刘铁梁说,运用当下日益发达的各种媒体渠道,谈出个人过年的经历、感受与思考,已成为春节文化生活的一种新时尚。也就是说,作为一种公众交往实践与话语形式,个人的春节叙事已经进入春节文化时空的建构。这种新情况的发生,可以视为原有春节交往习俗的一种扩展化表现,也折射出原有乡土社会人际关系和交往习俗的深刻变化。 

刘铁梁说,电子传媒的出现,使得人际交往在手段和渠道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改变了人们在春节期间阖家团聚、走亲访友等传统礼仪的诸多细节,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春节交往的习俗。 

回顾网上风行的各种过节“新民俗”,不难发现,娱乐和流行只是其表层的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互联网+”传统节日的模式,可以承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接续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传播关爱和正能量,构建好“家”这个最基本和核心的细胞。

本版制图:蔡华伟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08日 07 版)

(责编:李政杰、韩淑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