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淑勤紫霞舒长袖 玉清弄墨书风流

2016年03月10日09:03 | 来源:广州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淑勤紫霞舒长袖 玉清弄墨书风流

  李淑勤 广州日报记者 何波 摄

  梁静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朱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冼玉清 (记者翻拍于《佛山人物志》)

  小明星 (记者翻拍于《佛山人物志》)

  山灵水秀 祖籍佛山的才女星光熠熠

  佛山女神地图·才情篇

  文人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总是充当着先行者的角色,而在佛山从古至今并不乏这样的先行者。从明初的“南园五子”到近代的陈启沅、詹天佑等人,男性一直以绝对的优势活跃在社会的各个方面。然而,在男性的熠熠光辉中,佛山文艺才女也以一种柔美推动着佛山文艺的前行。“以事业为丈夫”的冼玉清终身做学问,其花费巨大精力编写了岭南女性文献的目录学著作《广东女子艺文考》,为后来进行岭南性别史研究的学者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小明星的星腔更是丰富了粤曲的唱腔……

  在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教授陈永杰看来,佛山在近代出现如此之多的才女,是源于佛山发达的经济以及与外界频繁的沟通,越来越多学校的建立也为佛山才女们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从明清到近代,佛山的地域环境和经济形态更是孕育了佛山人独立思考的精神,在这些个基础上,佛山才女们层出不穷。

  梳理:近代以来佛山才女层出不穷

  佛山出过哪些才女,佛山才女又集中在哪一领域?记者了解到,在佛山,文化界的才女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佛科院社会学教授张喜平告诉记者,在近代,佛山才女多来自文艺类别。

  记者统计佛山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佛山人物志》发现,整本书收录的492人中,只记载了28位女性。事实上,在佛山的历史上只出现过这些才女吗?答案显然不是!记者从冼玉清的《广东女子艺文考》里看到,书里也记载不少德才兼备的女性,其中清前期的顺德才女李晓芳便是其中之一。

  记者统计《佛山人物志》里的女性人物发现,在这28位才女中,有8位集中在粤曲界;其次便是参加革命运动的进步女性,有10位之多;其他便是活跃在教育、医疗、文艺界中。

  而从地域上来看,来自南海区的有12位之多,这其中不仅有博学大师冼玉清,也有革命先行者何香凝,还有活跃在粤剧界任剑辉。

  分化:演艺界“歌王”、“仙子”祖籍在佛山

  所谓时势造英雄,才女的产生往往与一个时代密切相连。记者统计发现,佛山的才女向演艺界转变得越来越多。在粤剧界不仅活跃着广大的佛山女性,就连在香港的影视界里的明星们也有不少人祖籍佛山。

  在粤剧界里,三水的“小明星”自然不必多说,而同样身为“粤曲平喉四大名家”的张月儿也是值得一提。据了解,其自幼酷爱粤曲,13岁涉足歌坛,擅唱平喉,也能唱生、旦、丑等腔调,享有“鬼马歌王”之称。

  而在女明星中,也有不少人是祖籍佛山。祖籍南海的邓萃雯便是其中一位,她曾有“最佳古装美人”等封号。不少80后心中最美紫霞仙子朱茵便是祖籍顺德。当然,除了演员,佛山籍的才女们还活跃于歌坛,梁静茹尽管出生在马来西亚,但是她的祖籍实为佛山顺德。

  特色:婉约执着很上进

  佛山才女有何特色?从这些才女分布的行当可以看出,岭南地区特有的婉约、干事的执着以及追求进步的心态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为何说佛山才女拥有岭南特有的婉约?有业内人士介绍道,一方面岭南的文化特质孕育了他们这种气质;另一方面在文化、教育以及粤剧里活跃的女性们在思想上、在举手投足间必然会有这样的精神贯穿。

  除了婉约,佛山才女的执着也会让人感动。冼玉清“以事业为丈夫,以学校为家庭,以学生为儿女”的话语;陈自强毕生献给医疗卫生事业正好说明了这点。

  同样,佛山才女们善于接受新思想,追求进步的心态也是可圈可点。以何香凝、陈铁军等投身于革命事业的进步女性们就能得知。

  郭鉴冰回到佛山筹办新学制的“季华女子高等小学”;陈铁军拜堂之后毅然离家前往广州求学……这些都是她们善于接受新思想,追求进步的体现。

  揭秘:佛山近代为何多才女?

  佛科院教授张喜平分析,近代佛山广开学堂、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是佛山文化才女层出不穷的直接原因。

  在陈永杰看来,这些都归功于佛山发达的经济和频繁的海外交流。陈永杰表示,佛山几代积累起来的经济,释放了一部分人的劳动力,另外,佛山位于中国的南大门面向世界和海洋,其间海外交流的机会增多,给佛山才女们带来了广阔的胸襟和视野。“而祖籍佛山南海的何香凝算是其中一位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张喜平表示。

  在冼玉清的《广东女子艺文考》里,谈到了因男性家庭的影响也促成了三类才女,“其一,名父之女,少禀庭训,有父兄为之提倡,则成就自易。其二,才士之妻,闺房唱和,有夫婿为之点缀,则声气相通。其三,令子之母,侪辈所尊,有后世为之表扬,则流誉自广。”

  这些在文艺界大放异彩的女神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和经历?现在就让我们一一揭开面纱吧!

  女神在哪里

  李淑勤:

  她的创新让粤剧走得更远

  近来佛山新排的话剧《康有为和梁启超》频获大奖,而作为制作人的李淑勤也因话剧的反响很好而再次出现在大家眼前,可以说该话剧的成功演出让李淑勤再攀新高。

  事实上,作为佛山粤剧界的代表人物,李淑勤早为人熟知,而为了开拓粤剧艺术的新领域,录制了大量粤剧粤曲影视音像制品。2009年8月带领全团将本土首部动漫真人秀粤剧《蝴蝶公主》拍摄成戏曲电视艺术片,2009年在珠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出品的粤剧电影《小周后》中担任主演及制片等成为一时佳话。

  多年来,李淑勤不遗余力地把粤剧文化带到全球多个华人聚居地区,多次率团到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地作文化交流及演出活动,力求扩大粤剧文化的影响力。

  冼玉清:“她像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在佛山近代才女中,有一位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冼玉清——被赞为“千百年来岭南巾帼无人能出其右”者。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教授陈永杰表示,来自佛山南海西樵的冼玉清是中山大学和岭南大学校史上最有才学的女教师。她对岭南历史、风物、史志文物的发掘与整理有着卓越的贡献。

  “以事业为丈夫,以学校为家庭,以学生为儿女”,这句话便是出自冼玉清的口中。1917年,23岁的冼玉清考入广州岭南大学,主修古典文学。1927年任岭南大学国文系讲师,后擢升副教授。岭南大学并入中山大学后,她又任中山大学文学系教授,兼任岭南大学博物馆馆长达25年。她专注学问,终身不嫁,以全部热忱和精力投身于学术和教育事业。

  据悉,她毕生沉迷典籍,勤于著书立说,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极深的造诣,她的主要作品是在学术研究和整理广东文献方面,学术著作不下300万字。已出版的专著有《广东女子艺文考》和《广东文献丛谈》等。

  佛山市文联名誉主席任流表示,他在撰写《少年冼星海》戏剧时与冼玉清“结缘”,“音乐家冼星海曾是冼玉清的学生,她给冼星海捐助了500元,助他去外国学音乐”,任流说,查看越多史料,越发现冼玉清是个丰富的人,她好像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籍,启迪着现代人如何成为正直真诚的人。

  小明星:她创作的粤曲“星腔”传承不息

  “星腔”在粤曲平喉腔中独树一帜,由三水人小明星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小明星原名邓小莲,15岁拜师学艺,3个月后始登台演唱。经多年不断钻研,以演唱声情并茂、幽怨凄美的平喉走红歌坛,以“小明星”艺名独领风骚。

  现在,在三水说起粤曲星腔,不得不提李月友。李月友是“星腔”的第三代传人,也是土生土长的三水人,在学习星腔10年后被小明星入室弟子陈锦红发现并吸纳成为弟子,从此走上了传承星腔 、传授教徒的道路。

  目前,三水的粤曲星腔艺术研究中心,也是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平时,有来自省内各地的学生,韶关,广州番禺、佛山顺德等地都有发烧友过来交流和学习。“目前,在约有20多人在学习星腔。” 为培养下一代对粤曲艺术的热爱,李月友在寒暑假举办广东音乐演奏培训班,聘请熟悉粤曲星腔的师傅前来指导和培训。李月友表示,希望家长重视传统文化,支持子女学习粤曲等本土音乐。

  管粤曲星腔的传承在有起色,但是李月友也感慨,近年来,学习星腔的青少年越来越少了,现在仅有几名青少年在学习。(刘鹏飞)

(责编:冯亚涛、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