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烟雨蒙蒙处 仙境大片出

2016年03月23日08:54 | 来源:广州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烟雨蒙蒙处仙境大片出

  迷雾中犹如仙境。

  景物在远处“消失”。

  以近处突出目标为对焦点。

  以近处突出目标为对焦点。

  本报摄影记者传授摄影技巧 手把手教你透过烟雾拍出大片

  雾蒙蒙、湿漉漉、黏糊糊,广东的春天总是来得那么不痛不快。持续不断的雨雾天气能见度低、光线昏暗,对于那些游玩山水想要拍摄美景的人来说,这种天气条件下似乎拍不出什么好照片。其实不然,这样的天气有着另一番独特的魅力,如同中国山水画一样朦胧淡雅。本期摄影学堂,邀请本报两位资深摄影记者,手把手教你透过烟雨迷雾,拍出如仙境般的大片。

  文/广州日报记者高敏华、何波、张宇杰

  图/广州日报记者何波、张宇杰

  观点:烟雨天气也能拍出好照片

  大多数朋友喜欢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的时候去拍照,因为此时随手拍的都是美景;也有朋友喜欢黄昏时候去拍照,因为那时柔和的光线能创造出一幅令人愉悦的画面。殊不知,即使在最近广东各地整天烟雨迷蒙的时候,也可以拍出极具特色的风景。

  或许大家都欣赏过有雾景的漂亮照片,犹如仙境般迷离。画面看上去之所以漂亮,并不是迷雾漂亮,而是由迷雾所营造的画面意境,让人觉得即使很普通的景色也变得美轮美奂。同样在淫雨霏霏的日子里,因为空气中悬浮水汽,总会让远方物体像是蒙上白纱一般,而近处的物体更加清晰,只要耐心构图,便能拍出诗意的画面。

  更何况,烟雨天气时有一些只有雨天特有的场景,例如马路上雨水的倒影、人们打着不同颜色的雨伞、玻璃上悬挂的水珠、乌云密布的天空,以及行色匆匆的路人……这些拍摄的乐趣,也只有在这种“糟糕”的天气中愿意拿出相机,有心情拍照的朋友才可以体会到。

  实战:构图以近处突出目标为对焦点

  在拍摄雾中景致时,首先一定要想好构图。在这种能见度低的天气中,清晰度是随着距离减弱的,从近到远、从矮到高颜色越来越淡,直到变成灰蒙蒙的一片空。因此以近处一个突出的目标作为对焦点,是理想的拍摄方式,因为这种突出可以是形状也可以是颜色。

  其次是需要一个能体现远近的空间作为背景,例如一片树、一排路灯、一条路……景物与拍摄者的距离不同,在画面中就会体现出色彩的浓淡不同,能让画面更有层次感。

  最后就是一定要能看到景物在远处“消失”,与灰蒙蒙的天空融为一体,就像是中国画的适当留空,是一种“气”的延续,让画面在看见与看不见之间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雨雾中光线较弱,相机ISO应稍为调高,根据当时环境ISO可以调到400至800左右。要拍摄远近纵深的景物,光圈不能太大,一般不要低于F4.5。

  全民拍客时代,入眼即是风景。如果你在行摄生活中有任何疑问、心得和见解,请发电子邮件至邮箱 1158860824@qq.com 一起切磋交流吧!

  技巧:运用明暗对比

  阴雨天由于雾气的存在,物体形态和画面的色彩较难表现出来,雾中景物若隐若现,形成近景清晰、中景朦胧、远景模糊的效果,反而使画面有丰富的层次感和透视空间。

  拍摄技巧,主要可以运用明暗对比手法。选择有一定轮廓,色调有明暗对比的景物作为画面的主体,用大面积浅色调的雾气来净化画面背景,使得画面简洁,突出主体;而前景可选择一些线条突出、色彩鲜艳的物体来加强画面的空间纵深感和丰富画面的色彩。

  拍摄时,要注意曝光量的控制,进行曝光补偿,适当增加些曝光量。欠曝的雾景照片,灰蒙蒙一片,画面也不通透,便没有仙境的意境。拍雾景由于能见度较差,为了有足够的景深,光圈可调节在F5.6以上,多运用雾营造虚实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雾气是在不停地变化的,好的瞬间稍纵即逝。用心观察,抓住雾气在浓淡、隐显不断变化中出现我们想要的画面,把握好拍摄时机,可使我们拍到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意境和效果。

  提醒:

  1.保护器材:潮湿天气必须注意器材受潮,如果碰上雨天可用食物保鲜膜将相机主体部分包裹起来。摄影者使用斗篷型雨衣最为方便,建议购买一件尺寸较大的雨衣,如此一来便可把随身的相机袋一并盖住,再把连着雨衣的帽一并戴上,为雨中拍摄作好准备。拍摄结束后将器材擦拭干净再收入防潮箱内。

  2.戴上遮光罩:如果镜头表面上沾了水滴,想要继续保持干爽和拍出清晰的图片会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拍摄时尽量保持镜头上没有雨点水珠,镜头最好笔直往前或者稍微往下,遮光罩才能发挥较大功能。

  3.注意安全:下雨时地面相当湿滑,注意谨慎慢行,摄影者宜拣选一双可防水防滑的鞋子,以策安全。(高敏华、何波、张宇杰)

(责编:张希、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