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城市“如厕难”调查 北京公厕新标能否回应公众期待

2016年04月25日08:15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小字号
原标题:城市“如厕难”调查 北京公厕新标能否回应公众期待

在中国诸多城市中,频频上演着找厕难、脏乱臭的“公厕囧境”。近日,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公布,新的《北京市公共厕所建设标准》有望今年10月前出台。同时,北京年内将建百座“第五空间”公厕。相关消息一出,引发广泛关注。分析认为,破解公厕尴尬,需先解决找厕难、脏乱差、排长队、设施缺漏等基本问题。

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公厕指示标。吴合琴 摄

新标如何破解城市“找厕难”?

据北京当地媒体报道,北京市市政市容委21日公布,今年10月之前,新的《北京市公共厕所建设标准》有望出台。年内北京将对重要街道附近的首批700座公厕进行改造提升。同时,要达到300-500米之间就有一座公厕。

“请问哪里有厕所?”“还有多远能到?”日常生活中的公厕难寻,难倒了不少人。

其实,就公厕设计标准,2005年出台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规定,需要根据所在地区的重要程度和客流量,建设不同类别和不同规模的公共厕所。

而早在2003年实施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对城市公厕设置间距和数量就有明确规定,即居住用地设置间距500—800米,3-5个/km;公共设施用地设置间距300—500米,4-11/km;工业、仓储用地设置间距800—1000米,1-2个/km。

北京市2014年出台的《公共厕所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也明确规定公共厕所的间距或服务半径:主要繁华街道宜为300m~500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m,一般街道宜为700m~1000m。

公厕隐蔽、密度小,“找厕难”几乎每天上演。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在人流较密集的北京市王府井大街仅找到2座公厕,且都在逼仄的胡同里。

中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要解决找厕难的尴尬,仅增加厕所数量是不够的。在中国,很多商场、餐厅、影院、体育场等服务性场所的公厕是内部化的,这是造成找厕难的主要原因。

此外,潘家华表示,办公场所若能摘掉“闲人免进”的牌子,使厕所对外开放,也能有效缓解找厕难现状。

潘家华还建议,在厕所规划设置时需要创新手段,如在人流密集的广场等处设立露天简易厕所。“让如厕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不再躲躲藏藏,不再有尴尬,这种认知很重要。”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26号的一处公厕门已坏,只能半掩着。吴合琴 摄

公厕何时不再“脏乱臭”?

公厕可以反应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厕所找到了,却往往不敢进。在中国诸多城市中,公厕脏乱臭一直令公众诟病。记者走访美术馆周边、灯市口等北京老城区公厕时发现,停水、漏水、冲水故障等问题较为严重,且普遍臭不可闻。

对于厕所臭气问题,国家《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规定,厕内清洁,无蝇蛆,无臭或基本无臭。记者梳理发现,北京现行的公厕标准对臭味达标标准是“基本无臭”。

臭气拒群众于千里之外,公厕的另一尴尬是没门,有门的也没锁。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26号的一座简易公厕,门坏了只能半掩着,有位姑娘在如厕,其同伴不得不站在一旁为其“放哨”。

随后,记者拨打了公厕墙体上的监督电话,问什么时候能修好,对方说:“我告诉修理工一声,至于什么时候能修好,那就不知道了,我只是个接电话的。”

潘家华说,造成公厕脏乱臭的根本原因是管理不到位。“很多人以为厕所建成了就大功告成,对随后的设备维护、维修一概不管了。这就造成公厕卫生领域很多人没事做、很多事没人做的现状。”

记者在北京灯市口大街上找公厕,问及路人,对方颇为无奈的说:“找厕所,就钻胡同吧,要么去商场。”拐过一个丁字路口,记者来到一座商场一层的公厕,四个女厕蹲位有三个被封了起来。保洁人员抱怨,厕所已坏了很久,但凡节假日排长队,清理卫生很麻烦。问及是否有过修理,对方说,“修也没用,修不好”。

资料图:2014年5月1日,游客在故宫临时厕所外排长队。张一正 摄

女性如厕何时不再排长队?

近年来,社会对于公厕“如厕囧境”的抱怨还集中在男女厕位比例。据报道,北京市新公厕标准中,男女厕位比例不再“一刀切”,将根据女性比男性如厕时间平均多1.5倍、不同地点男女如厕人员数量来调整。这让很多遭遇公厕排长队的女性颇感欣慰。

其实,对厕位标准配置,国家发布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对不同场合男女卫生设施数量有具体标准。如,在机场(火)车站、综合性服务楼和服务性单位,为顾客配置的大便器:男,每1-150人配1个。女,每1-12人配1个;13-30人配2个;30人以上每增加1-25人增设1个。

2012年,广州、郑州等地上演了“占领男厕”的行为艺术,引发社会关注。事实上,在历经数年厕位之争、各地频频上演“占领男厕”运动之后,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多地,已有针对公厕厕位比例的改革措施,然而,地方探索均难见实效。

对此,潘家华表示,男女厕位问题并不难解,根据不同场所、不同人群及群众特性进行实际调研,然后合理科学规划即可。比如,在商场逛街的女性居多,女厕位可多设置;在体育场所,男厕位则要多设置;而在居住、办公区男女厕位各占一半。

公厕是先求豪华,还是先保基本?

北京市市政市容委表示,北京今年将在房山、通州建设100座“第五空间”。那么,“第五空间”到底是个啥?

根据规划,北京市百座名为“第五空间”的公厕,在保留如厕功能的基础上,还包括数个其他独立区域,如第三卫生间以及专为残障人士、老人以及母婴的如厕设计。此外,还将配备缴费、取款、WiFi上网、休息室等功能。

对此,潘家华表示,厕所的主要功能是如厕,保障其干净、舒适、卫生等是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需求,没必要搞奢华、讲排场。

“第五空间”覆盖WiFi的消息一出,就有网友调侃,“能先有纸吗?”家住北京石景山区的林女士此前在公厕就遭遇了没手纸用的尴尬。因毫无征兆拉肚子,林女士在上班路上如厕,不巧包里没纸巾,但又不得不如厕,无奈之下,她只好用口罩解决……

“把厕所当事业做,没有做不好的,卫星都能送上天,哪有厕所搞不好的。”潘家华表示,公厕改革不应该只停留于口号,甩开“公厕囧境”还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厕所事业”的进步、发展,除相关部门的努力外,还需要全民参与维护。在中国,多数人都将自己家的卫生间收拾的利落、干净,但一到公共厕所就“胡来”。潘家华建议,国民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尤其需从小学教育开始,培养民众的公共卫生意识。(吴合琴)

(责编:叶欣、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