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文化遗产日 故宫活动多

本报记者  李  贞
2016年06月13日08:1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中国文化遗产日纪念邮票首发,陕西西安古城墙举办《丝路系巾帼·城垣传非遗》展览……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全国各地纷纷以此为契机,举办相应的主题活动。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也开展了多项活动,与公众一起分享故宫文化。

  故宫文化带回家

  今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让人们感受故宫文化,并把故宫文化带回家,这是故宫近年来一直探索的方向。

  从故宫神武门向东,就能看到紫禁书院,当天上午,这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要再把这朵蓝色的花用上。”一名戴眼镜的小朋友对同伴说。这是故宫为庆祝中国文化遗产日而举办的宣传教育活动之一:来自西总布小学的孩子们,亲自动手给瓷瓶“变装”。

  活动先由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结合故宫藏品,向大家介绍不同时代瓷瓶造型的变化、用途、装饰技法等知识,然后孩子们可以动手制作皮球花或百蝶纹样的瓷瓶。“这样的动手活动,可以使小朋友们对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点、文化符号加深印象,增加他们对文物的兴趣。”故宫博物院宣教部孙晓晔表示。

  与此同时,故宫致力于让更多丰富的藏品向公众展现。位于慈宁宫大佛堂的“佛教造像馆”和其西庑的“砖石画像馆”展室近期已经正式开放。

  地下遗存揭面纱

  “地下遗存也是我们对紫禁城的爱的一部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对着近期故宫中一处新发现的遗址发出感慨。而这处遗址到底是什么样子,也在文化遗产日当天揭晓。

  从慈宁宫出来,在长信门西北侧,可以见到一处被写着“故宫考古”字样苫布围起来的区域。这里正是故宫最新的一处考古现场——今年5月由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发现的明代大型宫殿建筑遗迹。虽然现在游人还不能直接参观,但下一步,故宫计划将此处遗迹加装玻璃幕墙、照明设施、说明牌等,向公众直接展示遗址现场。

  外行人看来,这里只是一处坑洞,但在故宫专家的讲解下,会发现此处包含着一条明早期墙基,清晰可辨其底部的地钉、排木组成的桩承台、夯土夯砖层、建筑基槽等遗迹。这也是紫禁城内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的墙基以及建筑基槽遗迹。

  据介绍,这应该是紫禁城建造之初,具有宫廷分区功能的大型墙基。而从遗迹的工艺精湛程度看,“当时的工匠精神历历在目”。

  加强保护巧开发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欣赏养心殿,故宫在文化遗产日启动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是养心殿区域文物撤陈。

  单霁翔为大家讲解:“故宫每年接待1500万观众,其中1/3的观众要来养心殿参观。”养心殿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自雍正皇帝起,养心殿被作为历代皇帝的寝宫和日常理政的中心,几乎见证了清代中期以后历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但是,为了保护文物,此前养心殿只开放了30%的区域。

  所以,自去年年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正式启动。从今年6月11日开始,养心殿区域内的1890件可移动文物开始有序撤陈,为下一步修缮做准备。在撤陈工作现场,还同时开展文物除尘和基础影像采集工作。全部文物撤陈工作预计在3个月内完成。这也是养心殿内文物第一次“离家”。

  在养心殿重新开放时,90%的区域可供参观。殿两侧将会设置文物展览,使其文化价值得到进一步开发,让人们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

  另外,根据此次对文物的详细测绘,新版的养心殿VR(虚拟现实)视频也在制作中。“我想养心殿再开放的时候,将会展现出故宫展览陈设的最高水平。”单霁翔说。

(责编:刘佳、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