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开启全域旅游发展新纪元
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
魅力沙湖。
“十二五”期间,宁夏旅游业发展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旺盛势头,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旅游收入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5%,旅游业跨入了宁夏支柱产业行列。7月28日,宁夏召开全域旅游发展推进大会,全面部署全区旅游新一轮发展,并为宁夏旅游发展委员会挂牌,宁夏旅游又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
宁夏旅游业起步于1986年,经过30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截至目前,宁夏旅游企业已达到900余家,A级以上景区达到58家,其中5A级4家、4A级16家,星级饭店102家,旅行社121家,乡村旅游点380家,支撑了全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中卫市和泾源县、平罗县、青铜峡市、永宁县、西夏区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旅游业直接从业5万余人,间接带动就业近30万人,宁夏旅游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7月28日,宁夏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徐晓平表示,今后,将坚决贯彻宁夏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全景、全业、全时、全民”要求,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力争早日把旅游业打造成开放宁夏的先导产业、富裕宁夏的支柱产业、和谐宁夏的富民产业、美丽宁夏的绿色产业。
A.宁夏旅游业提档升级
在新起点上继续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7月28日,宁夏党委、政府进一步推进发展全域旅游,把全区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并对宁夏旅游发展进行战略再定位:从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跳出单一的景区、景点、饭店、宾馆的格局,把全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旅游产业的全链条再造、旅游服务的全流程优化、旅游基础设施的全体系建设,切实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同时,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域旅游发展要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按照“全景、全业、全时、全民”模式,全面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18年,全区游客接待量突破25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40亿元以上,占全区GDP的比重6.7%以上,把旅游业发展成开放宁夏的先导产业、富裕宁夏的支柱产业、和谐宁夏的富民产业、美丽宁夏的绿色产业。
B.打造全景覆盖新品牌
在7月28日召开的全域旅游发展推进大会上,明确提出,全域旅游首要的是把宁夏作为一个大景区来看待、来规划,实现景区、景点的全覆盖。要按照全域化的要求配置旅游资源、规划旅游布局、推进景区建设、融合产业发展,统筹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唱响“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品牌。
以《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统领,着眼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编制《宁夏全域发展规划》,把全区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系统规划,将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合理配置,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保等各级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和融合,推进“多规合一”,力求突出特色、体现个性,为全区旅游业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做好顶层设计;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各类资源和公共服务的全域再配置,在编制实施道路交通、农林水利、美丽乡村等专项建设规划时,不断优化旅游发展布局,科学配置各类资源投向,一张蓝图绘到底;抓好《宁夏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6~2018年)》的落实,全面构建“一核、两带、三廊、七板块”的全域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同时,城镇建筑风格、村庄规划各方面都要充分考虑旅游发展需求和旅游功能的体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布局一批特色化、主题化的旅游村镇,完善服务设施,一镇一特色、一地一风情,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能力,使新农村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舞台;各市县至少要建成10个以上美丽乡村旅游经营示范点及30个以上三星级农家乐,支持条件好的村镇参加全国、全区优秀旅游村镇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创建活动,提升区内外影响力;到2018年全区建成1000家以上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农家乐和乡村民宿,努力把全域旅游特色村、小镇、街区培育成为宁夏旅游业发展的新载体、新亮点。
C.落实全业融合新举措
全域旅游不是旅游行业的单线发展,而需要各行各业共同开发、共同建设。宁夏将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拓展覆盖面,延伸新业态,打造旅游全产业链。
在工业旅游方面,将支持现有工业园区、特色工矿企业、历史工业遗存等进行旅游化改造,利用废弃矿山、工厂,保留鲜明时代特征的建筑、设备,开发遗产观光、创意文化等旅游项目。在农业旅游方面,充分挖掘农业和农村环境的潜力,培育一批以枸杞、硒砂瓜、酿酒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观光农园、农业公园、采摘基地等新业态,发展田园观光、农事体验、自助采摘等乡村旅游产品。在会展旅游方面,将借助中阿博览会的品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参会参展。此外,还将发展商贸旅游、林业旅游等等,实现旅游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与新型工业有机结合、与现代农业紧密衔接,推动旅游产业多样化、现代化。培育发展旅游+教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健康养生、旅游+新型养老、旅游+互联网等全域旅游新业态。打造集“食、住、行、游、购、娱”和“环境、科技、文化、休闲、信息”诸多要素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D.开发全时体验新项目
全天候、全方位、全感官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特征。今后,宁夏在发展全域旅游工作中,将推出更多特色产品,千方百计吸引游客,让游客一年四季都愿意来,一天到晚都有的看、有的玩。到2020年旅游人均消费从870元提高到1200元,旅游产品占旅游收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
按照《宁夏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宁夏将着力打造“一核”(将银川建设成为宁夏全域旅游核心区)、“两带”(黄河金岸旅游带和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带)、“三廊”(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旅游廊道、清水河流域丝路文化旅游廊道、古军事文化旅游廊道)、“七板块”(大沙湖休闲度假旅游板块、西夏文化旅游板块、塞上回乡文化体验旅游板块、边塞文化旅游板块、大沙坡头休闲度假旅游板块、韦州历史文化旅游板块和大六盘红色生态旅游板块),形成以点带面、以线连片的全域旅游布局。
并以黄河为轴线,将沙坡头、黄河体验等为一体的黄河金岸旅游精品线;以特色文化为主要脉络,将镇北堡西部影城、西夏陵、贺兰山岩画、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旅游长廊、水洞沟遗址等串起来,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线;依托区内路网,将葡萄酒庄、沙漠戈壁、黄河景观等串起来,建设清水河流域、六盘山地区、东部边塞等旅游景区,形成全区旅游大发展的新格局。
此外,宁夏还将实施淡季旅游产品专项开发计划,提升夏季、突破春冬、拓展秋季,重点发展电子竞技、低空飞行、汽车拉力赛、沙漠穿越探险、自驾露营等特色旅游项目,逐步推开贺兰山和六盘山登山、攀岩、徒步等极限运动游。开发一批冰雪运动项目,办好“冬游宁夏”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苏峪口、鸣翠湖、六盘山等冬季趣味滑雪赛事活动,让游客充分体验“塞上江南”冬日的别样风情,让冬春旅游也能“火”起来。同时,精心策划一批夜间文化娱乐活动,保持全天候的吸引力。规划建设好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的旅游购物街区,集中为旅游团队提供明码标价、货真价实、特色鲜明的购物服务。重点在银川、吴忠和固原等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街区,形成全国知名的清真美食旅游聚合洼地,让各地游客在品味特色美食中享受文化盛宴。
E.营造全民参与新氛围
全域旅游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行业多、范围广、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据悉,宁夏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后,将履行综合协调、产业促进、资源统筹、服务监管等职能,统筹协调全区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将动员全区力量,调动各方面支持旅游、参与旅游的积极性;拓宽融资渠道,坚持市场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同时,支持旅游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通过收费权、经营权抵押等方式融资筹资,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旅游大项目。重点培育10~20家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知名旅游经营企业,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全域旅游示范市县区在行动
中卫市打造全景中卫
中卫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作为宁夏唯一一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地级市,围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按照“一核,两翼,三带,四区,六线,多节点”的空间布局。并确定了发展战略构想:沙坡头区做片,中宁县做线,海原县做点,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利用三年时间,沙坡头区进入“全域旅游时代”,中宁海原两县进入“景区时代”。近期,中卫市正在组建公安局旅游分局,旅游警察将强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中卫也将成为继三亚,桂林等城市之后,专门设立旅游警察的城市。同时,明确了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径:重点实施城市综合提质,景区提质扩容,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强化,乡村旅游培育,品牌战略营销,服务质量提升,文化旅游融合“八大工程”,确保2016年27个全域旅游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总投资161亿元,年内完成投资48亿元。
西夏区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银川市西夏区,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西夏区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业态丰富、旅游特色鲜明、文化旅游业优势明显和突出的优势,坚持全域景区化、景区特色化、镇村景点化、配套景观化、景区要素完备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六化”,打造全国知名的贺兰山岩画史前文化体验中心、贺兰山户外运动中心、影视文化创意中心、贺兰山葡萄酒休闲养生中心和贺兰山神秘西夏文化旅游目的地“一地四中心”,形成处处是景点、全城是景观、满眼是风景的便于自驾自助的优秀旅游目的地,着力把西夏区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永宁县实施旅游+农业发展策略
银川市永宁县,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中,实施了旅游+农业,以“四个十万亩”工程为核心,通过土地集约化管理、农机社会化服务、产业特色化集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对鹤泉湖等景区(点)实施免费,以全域旅游思维重点打造乡村农旅度假游;旅游+房地产,以三沙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投资近千亿元的文化旅游地产项目,提升永宁县的旅游品质;以旅游+葡萄,依托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长廊核心区,规划建设了20多个旅游特色的葡萄酒庄,重点打造葡萄休闲自驾游;旅游+扶贫,以全国东西扶贫协作的典范——闽宁镇为中心,打造扶贫旅游观光体验游。目前,旅游+项目进展顺利,并已经显现出成效。
平罗县塑造旅游新形象
石嘴山市平罗县,推动旅游产业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打造精品旅游景区体系、特色旅游城镇体系、乡村旅游度假体系等,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着力开发“河、沙、农、情”生态旅游资源,做响做靓“黄河湿地休闲游、大漠风光游、生态农业观光游和塞上江南风情游”四大特色生态旅游,不断打造旅游新产品、塑造旅游新形象、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大沙湖国家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核心区、塞上风光健身休闲观光带、百里画廊黄河生态文化旅游长廊、雄浑贺兰历史文化体验长廊、塞上江南生态农业观光长廊、贺兰山历史文化探秘探险区、湖光山色塞上江南体验区、黄河大漠特色生态旅游观光区和陶乐——休闲养生慢城市度假旅游基地、黄渠桥——清真特色美食名镇,姚伏——特色商贸旅游重镇,崇岗——贺兰山文化小镇,灵沙——穆斯林风情旅游小镇等全域旅游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青铜峡市展示黄河文化魅力
青铜峡市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在发展全域旅游中,重点是打造一个品牌,突出“三条”主线,通过连珠成线、串线为片,实现城市与乡村、农业与旅游、一、二、三产互动融合发展,打造黄河文化游、田园风情游、寻古探幽、养心健身体验游新名片,把青铜峡市打造成国内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区。通过资源整合、规划衔接等方式,加快旅游与文化、旅游与农业、旅游与城乡建设跨行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游,加快舌青葡萄长廊、龙门村特色村、红十月采摘园等乡村休闲带项目,开发建设了一批农业旅游观光园、农家乐、渔家乐、采摘园等旅游产品。
泾源县建设特色风情线
固原市泾源县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在全域旅游发展中,提出以香水河、泾河为主线,对沿线村庄民居风貌进行特色化改造,打造旅游特色村寨、民族风情园、观光植物园、农家旅馆、回乡家坊等特色风情线。实施乡村旅游建设工程。开工建设全域旅游要素完备的美丽村庄,改造提升现有“农家乐”,争取实施“特色种植观光带”、“生态牧场观光园”、“苗木花卉基地”和“十里香水滨河区”、“千亩泾河游览区”休闲游乐项目,打造滨水休闲旅游圈。实施旅游交通道路建设工程,优先安排全县旅游交通道路建设与改造项目,实施景区交通环线工程,打造老龙潭、胭脂峡、弹筝峡旅游环线,开辟老龙潭、胭脂峡自驾游旅游专线,建成辐射重点景区、支撑城镇、便捷通达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现区域优势与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的全面融合,全力打造“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四季有景”、“四季皆游”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带动整个固原市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鲍淑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