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专题>>“藏源山南”优秀征文选登

桑耶悟禅

2016年08月05日19:18 |
小字号

青藏高原,藏源山南。桑耶寺一游,赋予了我一个全新的自然观和生命观。更让我体味到沁人肺腑的禅意生活!

仲夏时节,去桑耶寺的路上,路过雅鲁藏布江。蓝汪汪的天空,飘荡着白净净的云朵,惊心动魄的蓝,比大海的湛蓝多了几分明净;赏心悦目的白,比雪团的冷白多了几丝绵柔。劲利的天风,犹如有力的大手,推动着白云方阵,向江心游徙,高原的皓日,散发出耀眼的白光,从云朵的裂缝中投下,更多的则是从云团中折射下来,光柱和云影浸入蓝汪汪的江水里,耳边的风,轻扬起褐色的砂粒,打在我的腮边,有一点儿疼,有一点儿麻,风过处,细草摇曳,杂花拜舞,天地如此辽阔且肃穆。

不知怎的,在内地养成的、急匆匆的步履,在不知不觉中慢下来。路边的玛尼堆,是那样的神奇和亲切,似乎在梦中与她相遇,我犹如赶赴一个前生的约会,飘扬的经幡,尖硬的石子,向天地传递着无言的箴言。而在山间、路口等处的玛尼墙,则是由刻写上经文、佛像和吉祥图案的玛尼石构筑而成的,在亘古的天地之间,传递着对佛祖的崇敬。而且,这些承载着祈愿和祝福的玛尼堆或玛尼墙,在如此特定的时空下,已超越了石头的本色,瞬间升华为灵性的圣物,代表着一方神灵,或者说是那一方天地的主宰了。在一刹那,让我似乎穿越无限的时空,领悟到远古的呼唤,生命的音响,以及自然的密码。诚然,在如此地广人稀、环境恶劣的世界屋脊,在地面之万物、生灵最接近天庭的地方,在风云变幻、气象万千的所在,在人类尚未完全探知世间奥妙的今昔,玛尼堆和玛尼墙的出现,又是多么的适得其时啊!试想,在如此广阔无垠的高原上,远古的人们,倘若没有保持对天地万物的崇拜,没有保持对于这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的敬畏,脆弱的生态环境,则早已不堪一击了。正是这里的人们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保持着对大慈大悲的佛祖的信仰,才让青藏高原之上的人们永续昌盛。存在的,就是必然的;必然的,也是合理的,天经地义的,这是文化多样性的反映,也是人类历史文明多样性的体现!

面貌红黑、身着藏袍的男、女,不时从身边摇着转经筒而去,五体投地、匍匐长拜者,目光坚定,清澈单纯,没有一丝儿功利心,有的只是对佛圣的信赖,对佛法的皈依。她或他在敬佛的路上,诠释了人类追求精神依赖的本真与良知。我的心灵在巨大的震憾中,感受到了宗教之于民族的力量。

坐落于一片谷地的桑耶寺展现在我的眼前。桑耶寺建于779年,是由印度僧人莲花生大师选址,寂护大师设计,松赞干布的第五代王权传人赤松德赞亲自主持修建的。桑耶寺不仅在藏传佛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其建筑艺术也在西藏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偌大的寺院,殿塔林立,主殿高三层,坐西朝东,高大巍峨,绚丽多彩的壁画、历经千年沧桑,而依然生动如初;大殿的每一层都自成风格,底层为藏式风格,四周有转经回廊;中层为汉式风格,顶层则为印度风格,这种藏汉印合璧的建筑格调,在建筑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所以又称桑耶寺为“三样寺”。寺外绿树环抱,与古朴的红墙,鲜明相映,而远处便是粗犷的、苍凉的大山,山是亿万年的沉默,光秃秃的,寸草不生,也许是风光孤寂太久了,盼来了一颗内蕴丰富的心,而这颗心便是桑耶寺了。

身披着红色僧袍的年轻僧侣,在寺院中虔诚诵经,他们是那样的薪火相传,诵经不断,传诵了千百年,永远不知疲倦;而经书仿佛是浩瀚的大海,泛滥着无穷的大慈大悲,僧侣和佛经,真正是这一方圣土中“营养剂”,更是这一方圣土的文化基因。

在如梦似幻中,我在内地养成的行色匆匆,焦躁不安,以及患得患失的性情,便莫名其妙地土崩瓦解了。而得之于青藏高原的山水风物,似乎都如佛袍圣衣,随风飘舞,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了我的心,健康、纯净的生活,无需多少身外的浮华,更无需身外的奢欲——大道至简,越是至简,才能够至纯,而唯有至纯,才是真正的人间至美啊!

游历位于藏源山南的泽当,让肉体呼吸到绿色、甘醇的空气,更让心灵捕捉到弥漫天地间的诗情画意。而曼妙无比的禅悟,从胸襟中如苗芽儿一般滋生,油绿绿的,光润润的,无言的舒爽,真是少有的体验!肉体与灵魂的自我修复与完善,让我体味到别具一格的生命状态,这才是我梦寐以求的禅意生活!

(徐景春)

来源:地方供稿

(责编:赵鹏(实习生)、秦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