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专题>>“藏源山南”优秀征文选登

山南是心灵的栖息地

2016年08月05日19:25 |
小字号

西藏是故乡一样的地方,外乡人看不懂听不懂属于藏族的语言,却会与文字与音调产生共鸣,由心底去微笑。多么神奇啊,于是来过的人都在西藏找到了过去,找到救赎,找到归属。西藏就在无数的人,无数的文章、书本、歌曲之中,清晰在俗世间,又渺远于凡尘。

“你一定要去山南,一定。”远房姑姑从西藏回来,背着她徒搭进藏三个月的行李找到我,说了这句话。我注视着她的眼睛,鲜活而干净,眸底的清澈像是雅砻河,还倒映着山南的蓝天白云,我突然不知道说什么,面对这种朝拜一样的虔诚信仰,我觉得惶恐,却又惊诧万分。

那是三年前了,偶有一日,她来唤我同行,徒搭,进藏,而我最终也没有勇气就那么随着她去,在火车站,她很坦诚的对我说,她把今天的活都做完了,然后就出门,买了火车票,除了我没人知道,孩子在婆婆家,丈夫还没回家。我说你真够疯狂的,她只是笑笑,说:“我只是想去那个故乡看看。”

三个月,我每天都会去她的空间看看,她每天用手机拍下她眼中的西藏,她眼中的山南,传上去。那里的天是蓝色的,干净的不染一丝纤尘,那里的人们是虔诚的,磕长头,转经,祈祷。那里的地形起伏,没有城市的方圆对称严密逻辑,那里的美是野性的美,野性里带着祥和。日复一日,在我没发现的时候,我已经爱上了那个地方。的确,它就是那么有魅力,它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都是一种召唤,仿佛我们本就从它而来,终要归它而去。

如今有太多的人盲目追随“藏迷”,好像爱它,迷恋它,去过它,就是一种很骄傲的东西,然而只有真正洗涤了心灵的人,才会明白西藏不只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片世界,一方净土。我渴望自己也有像姑姑一样执着的信仰,它不言语,却自有普度众生的力量。于是姑姑回来不久,我动身了。

十六个小时的火车,我踏上西藏的土地,正值中午,日光城车站附近有很多人,坐着的,站着的,本地的,外乡的,阳光晒得我几乎眩晕,我就地坐下来,听着人们用各种语言交谈,心好像刹那间就安定了,那是一种什么感觉?魂归故里。

第一站就是山南,藏民族的摇篮,坐在大巴车上,耳机里放的是大冰的《陪我到可可西里去看海》,他唱道:“谁说拉姆拉措吻不到沙漠,谁说我的目光流淌不成河”。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我想起家乡的天空,灰蒙蒙的,像与建筑物紧贴,也许它也曾高远,也许它也曾湛蓝,我不禁想人类这些年,究竟失去的是什么,继而我在西藏找到了答案。

住在一栋栋小房子里的人们缺少信任,缺少信仰,丢失了笑容,丢失了虔诚与坚持,大家只是在为了活着而活着。在山南的几天我见过了朝圣者,磕长头的人们一步一步远去,阳光过去月亮升起,突然发现原来活着是这么幸运这么幸福的一件事。西藏确实是故乡一样的存在,在这里我所想到的过去的一切都付之一笑,家乡让你有身可栖,故乡让你心有可依,在这里我所想要追求的一切都不再那么重要,慢慢的,一步一步,该来的都会来。这里的日光有安抚人心的能力,这里的月光有洗涤心灵的作用,这里并不完美,但这里很美,属于人类的人性美,不言语,自有千钧力量。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从西藏回来三年,山南的一切依然清晰的映在脑海,山南的古寺,淳朴的阿婆,湛蓝的天空,祥和的笑容,它们教我的是如何用心去感受世界,用感恩去面对世界,这使我受益,我也像姑姑一样,对旁人说,有机会,你一定要去西藏,去看看山南,去看看那个藏文化发源的地方。

藏源山南,身之所栖,心之所向,愿有更多的人真正明白藏文化教给人们的启世思想,愿有更多的人心灵纯净,愿万物生长,生生不息。

(王晖)

来源;地方供稿

(责编:赵鹏(实习生)、秦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