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之南

羊卓雍措
雪山边缘,白云正在迁徙。
积雪醒目,身在高处。卡若拉冰川,独美一处。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
记忆的片断: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天鹅之湖”,一滴硕大的蓝,倒映天空。一副珊瑚枝,守候,蓝宝石的节拍。
天空之色如梦,悬挂于神赐的圣湖。湖水濯洗的天空,相互映衬的神韵,一眼生情。心生无限赞美,却倍感词穷。
深入,灵魂深处,缓慢起伏。湖边畅饮的羊群,心在天空。镶嵌在岸上的玛尼堆,柔软的光,倒映湖面。透过湖心的灵脉,心扉和目光一样敞亮。
神性贯穿,晚祷的雪山。饱满,丰盈的羊卓雍错湖,眼眸中的惊叹,灵气和高贵,一览无余。
风吹凉来自深处的躁动,心生安静的山水,脱去,凡尘的衣袍。
贡布日山
雅鲁藏布江南侧,贡布日山的美,被峰峡挟持。
三山并立,缭绕着一朵雪白的祥云。一本《邦贡恰加》的经书,深藏,隐匿的神山。
云朵、星空和距地4472米的畏惧,敞开与生俱来的庄严。在雪山安家的猴子洞,隔着传说中的迷局。与群山相依相许的洞穴,独立于星空的另一面。
大自然有妙手之奇。画卷之上,鹰背上的云朵让人仰望。闲云与积雪,兜一圈,就耗费了百年。
天心空阔,山之巅看星星很惬意。预知未来的灵异,在云里养神。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初醒的眸子里,透出清丽、纯粹的明澈。
众山安神,世事历练出新的审美观,高蹈的梦,不被尘世左右。
升腾的悟性,静即永恒。
桑耶寺
一座坛城,红墙金顶。
触摸尘世的河流。藏传佛教中的大千世界,让时光安静。
古寺的钟声,悬挂着不同颜色的经幡。哈布山下,藏、汉、印度三种风格,宗教经典与建筑艺术上的完美结合,披彩挂釉。
佛、法、僧三宝俱全。窄门里的对话,眺望世外风尘。用哈达包裹的经书,念念有词。喇嘛诵经的呢喃里,终究蕴含了多少执迷不舍。
打坐,干净的魂魄必须弯向静寂,匹配各自向上生长的经幡。青石板路上,一些来去的人,被时光反复洗礼。
触摸神性,用禅意释解宇宙观。匍匐,默诵经卷,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朝拜藏文化千年的历史图卷。
桑耶寺,漫过酥油灯盏的诵经声,传闻和隐秘在香火间飘摇。
存想寺,落日温暖,点亮心灵的灯盏。
雅砻河谷
开篇。打开雪山冰川的序言。
雅鲁藏布大峡谷,驮着阳光,孕育出千年雅砻文化的河谷,走过积雪隐退的山坡。
青葱的田地,林木茂盛。河滩谷地,互换角色。雨林垂直分布的西藏西双版纳,独自抱紧,田园牧场。将清高的质本,深藏于心。
神赐的仙境,组合唯美。青翠的树,月光的雪,它们是灵魂安宁的部分,不含虚词和漂移的动作。
古老文化遗址,自有朴素的角度和方向。一幅神秘、古朴的画面里,一部《巴嘎布》的藏戏正在上演。年代久远民风民俗,任何修辞都配不上它。一条长长的路,被文字和音符,记载流传。
昌珠寺,点燃精巧的酥油灯,驻足形色匆匆。寺外柳林,远处的神山和近处的草甸,文成公主的行程,接近,开悟的云朵。
洗礼。珍珠唐卡里的精神图腾,尘世静息。
(张威)
来源:地方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