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专题>>“藏源山南”优秀征文选登

山南·俯瞰尘世的圣地

2016年08月05日20:24 |
小字号

这是一块圣洁和神秘的人间净土,是一处让灵魂飞扬的精神高地。无论是从地理的高度,还是精神的高度,这里都让我们虔诚的仰头凝视。不要以为我们去过拉萨,朝拜过布达拉宫,就自以为得到了藏民族的精髓,或者领悟了藏传佛教的真谛。只有来到这里,亲身融进这神圣、神秘的疆域,你才会由衷的感到,这里才是藏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摇篮,是藏民族最富传奇的发祥诞生地。这就是山南——雄踞在雪域高原的仙境、俯瞰凡间尘世的圣地。

到山南,容不得你有些许的亵渎和轻慢,容不得你有半点的不屑和张狂。这里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每一片河谷、每一处寺院和宫殿,都是神圣和庄严的,都是原生态和处子般的。走近它们,你的心中自然而然的生出虔诚、生出仰慕、生出肃穆、生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和感恩,一种对自然的敬重和敬畏。

到山南,与其说是旅游,不如说是朝圣。这个“圣”,既是藏民族先民创造的人文圣迹,也是大自然的钟灵毓秀镌刻出来的山水胜景。而且圣迹和胜景几乎都是相互依托,浑然一体的。当我们伫立在岗巴拉山口,匍匐在巨大的玛尼堆前,倾听纵横交错的彩色经幡猎猎的呼啸,我们的心顿时沉静下来。远方,是开阔的雅鲁藏布江河谷,隐隐可见油绿的青稞田和金黄的油菜花田。山下,有“天鹅湖”之称的圣湖——羊卓雍措,静静的安卧在蓝天之下,荡漾着宝石蓝、孔雀蓝、碧玉绿、猫眼绿的涟漪。这是怎样的一泓碧波圣水啊,如此深邃、如此晶莹、又如此的充满幻彩。与圣湖遥遥相映的是瓦蓝碧透的天空。轻盈的白云,犹如3D动画,立体般的悬浮在天空。天的蓝将云凸显的更白,云的白又将天衬托的更蓝。这样纯粹的蓝天白云以前只在大海深处才看到过,可这里高出海平面几千米,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大海能比吗?

拉姆拉错的海拔比羊湖还要高几百米。当我们艰难跋涉到那里时,我才真正感悟到这个湖在西藏民众心中的神圣地位。这个湖不愧为“天女之魂”,宛如仙女安放在高山怀中的一面宝镜。不管你信不信,历代高僧大德的转世灵童都是在此观湖卜相,受到神示而去寻访到的。我们当然入乡随俗,随着善男信女们来到神湖边朝拜,去探求自己的前世今生。一个圣湖,一个神湖,既让我们领略了雪域高原的雄浑大气、原始洪荒,又让我们的心灵经受了一次超凡脱俗的荡涤。

告别神湖,我们去朝觐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哈布日神山。神山脚下有西藏的第一座寺院——桑耶寺。从下往上,分别是藏族、汉族、印度三种建筑风格,体现了三种文化的融合和渗透。寺院背依神山,静卧丛林,溪流环绕,禽鸟徘徊,一幅悠然闲逸的伊甸园画图。我们静穆地徜徉在寺内,观赏精美的壁画,瞩目西藏地区的第一口铜钟,揣摩方形石碑上的古老藏文,朝觐如来和诸菩萨的神像,所有的杂念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无形中感到一种神圣的力量左右着,让人们的心空透灵碧起来,冥冥中有了一份“无边”的“存想”。离桑耶寺不远,更有一处令人神往的地方——青朴,那是绝壁上的静修之地,是西藏的灵魂所在,是藏民族心目中最为向往的圣地。据说那里有108个修行洞、108个天葬台、108处泉水、108座佛塔。西藏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高僧都曾在此闭关修行。而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眼中,青朴更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是一处与世无争、无忧无虑的人间仙境。

雍布拉康——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宫殿,雄踞在巍峨的高山之巅,在蓝天白云的烘托下,庄严挺拔,刚劲峥嵘。远远望去,碉堡式的造型、雪白的外墙、赭红的女墙、闪耀的金顶,莫不让朝拜者心生敬仰。这是一座比布达拉宫要早上八百多年的历史建筑,开启了西藏宫殿的滥觞。现在,它已演变成一座寺庙,殿内的壁画生动地描绘了西藏第一位赞普、第一座建筑、第一块耕地的历史故事。 放眼四望,群山绵绵、阡陌纵横、绿畴万里、彩幡飞舞、花木葳蕤。那一份旷远、一份幽静、一份神奇令人久久难以忘怀。当然,我们没有忘记到“嘎泉”去捧一掬能医百病的泉水。这可是绝对没有污染的圣水啊。

离开神殿,我们此行的最后一处朝圣地锁定在昌珠寺。这是西藏最早的佛堂,与拉萨大昭寺的兴建时间和格局大致相同。我们把山南最后的行程定在昌珠寺,不仅是文成公主曾在此驻足修行,留有遗物供我们瞻仰,也不仅是镇寺之宝——珍珠唐卡有一段美妙的神话,而是昌珠寺有一条漫长的、绘满色彩斑斓壁画的转经长廊。我们绕着长廊虔诚的绕行,心里吟诵的不是佛经,而是仓央嘉措的诗句:那一夜,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刹那间,我觉得到山南的所有的辛苦和疲惫都值得了。

离别山南,沿着雅鲁藏布江驰行。远方是圣洁的雪山,近处是开阔的河谷。路旁的杨柳行行排排,田野中野花星星点点,那是西藏民众最喜爱的格桑花——幸福花、吉祥花。而我们带回去的不正是圣地赐予我们的幸福吉祥吗? 

(施谦)

来源:地方供稿

(责编:赵鹏(实习生)、秦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