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山南

人,在繁忙中寻找偷闲的时光,在大山大水中寻找自己心目中的风景,在风景当中寻找舒心的愉悦,在愉悦中寻找生动的表情。我们都是有见地、有目标选择的游者,特别选择那些能让视野开阔、清新自然、能感动生命的景色。山南,就是这样的地方!山南,就是这样的好去处!山南,是藏民族的发祥地,有藏民族之宗、藏文化之源的美称。当集结者们面对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奔腾的雅鲁藏布江,是没有办法遏制内心的欲望和涌动的,必须集结山南!
在山南的那些日子,我一直感到小小的一双眼睛不够用,看不尽山南万古长存的巨大奇迹,看不尽山南的神山圣水,看不尽山南多彩的藏民族文化。天荒地老、一言不发的雪域高原,究竟包裹着多少遥远的故事和美丽传说?空阔与宁静,原始与纯朴,具有神一般面孔的雪域高原,称其为神的山,它超然镇定,丝毫不会为各种名利的羁绊所缠绕。阳光下的雅鲁藏布江像一条银链,高贵、典雅,具有较高的精神含量,置身于神性的磁场当中,不分昼夜地闪光,不停擦拭着我们的目光,洗涤着我们的灵魂。以流畅的谦卑,赢得了集结者无比的敬意。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听到雅鲁藏布江的名字,是从一出小歌舞里记住的,歌词轻快地唱道:雅鲁藏布江水清又清,做完了早饭我洗衣裳……这样的旋律我唱了很久。没想到此时此刻,竟是近距离的、面对面的欣赏。我沿着挂满经幡的半圆围栏走动,感觉风特别的有活力,不时呼地过来,呼地过去,只有看到水浪花轻快地、高高地跳起,才知道这是风和水开始了对话,这是属于它们之间的一种交流;抑或是在念诵经幡上的经文,让内心的感悟漫漫飞扬;当然,也可能是在给我们讲述古老的故事,并送来绵绵的祝福。美妙啊!这样的对话、这样的讲述、这样的情怀,正是我们在山南寻求的精神境界以及自然的和谐状态。这样的集结,完全不是谁为了谁来,而是一种发自心灵的需求与呼唤,是来自山南的呼唤。
丰富而高远的山南,天蓝水清,阳光普照,大地清澈。朗朗的晴空下,又听到熟悉的《山南之歌》:山南,藏族的摇篮,山南,西藏的江南;你使我神往,梦见你吉祥如意,走近你一生平安。翻阅山南的古老文化,聪明和智慧处处像阳光闪耀。西藏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西藏的第一座寺庙——桑耶寺、西藏的第一座佛堂——昌珠寺,还有第一部藏戏——《扎西雪巴》,都是诞生在山南大地。这是一群何等虔诚的圣者,从内心到信仰都是那般坚定,他们对于一座寺庙、一座佛堂、一部藏戏的理解,即是永恒的意味和高贵的延续;是让人走进来就可以获得秩序感和生命庄严感的圣地,是听过一次,就难以忘却和无限回味的神韵。
终于看到了卓舞,从1300多年历史中舞之蹈之而来的卓舞,众人围成圈,动律舒展,气势轩昂。在脆脆的鼓声中,那长长的发辫被巧妙利用成为舞蹈元素,优雅地甩动,威武豪放,时而空中飞扬,时而扫地旋转,男舞者如雄鹰展翅,女舞者似凤凰悠扬,“哑哑”强有力的呼叫,迸发出生活的明亮。
把这样的舞蹈记在脑海里吧!把山南镌刻在心灵里吧!我忽然想到,我们从四面八方集结山南,事实上就是把山南作为我们生活热爱的单位,当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对山南的感受写在记忆,也许是山,也许是水,也许是某一道风景;也许是歌,也许是舞,也许是一座古老的寺院。但只要每个人都从山南带回些记忆,这样的集结便有了最大化的辐射,所有集结的思绪便会汇聚起来,变得越来越清澈、越来越宽广,对山南本真生活的朴素情感,便会越来越浓、越来越留恋。于是,我在山南特地选了一个做工精细的木碗,装进囊袋。因为,我记起了山南人说过的一句话:木碗远比黄金珍贵。还有山南人唱的美妙情歌: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怀里头。现在,我可以用木碗把山南的自然景色、人文景色、藏民族文化装得满满的,揣在怀里头,装在思念里头了……
(毛健)
来源:地方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