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专题>>特色乡村巡礼

走进淅川荆紫关 一脚踏三省

2016年08月25日18:20 |
小字号

荆紫关的古街从北到南,不过2.5公里,在五月的阳光里,走走停停,也不过几十分钟的路程。回过头,却要用整整一个人生去回味。它临街七百间店面,统一是黑漆的门板门楣,灰墙土瓦的建筑,风格却千变万化,既恢宏大气,又精致细微,柔和着典型的江南的细腻和江北的宏阔。山陕会馆雕栏画栋的廊柱,平浪宫外气势磅礴的钟鼓楼,禹王宫里精雕细琢的“门当”“户对”,在悠长的时光剥蚀下依然鲜亮如初,恢宏依旧。从远处山顶上腑瞰,灰瓦青砖的小巷里,幽暗的灯光,暧昧地闪烁着,像是藏匿了一载风花雪月的故事。

荆紫关鸡鸣三省

荆紫关北接秦川,南通鄂渚,重要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是兵家必争的要塞和商贸繁盛之地。

细究起来,荆紫关的繁盛从唐朝就开始了。那时,长安的物资很大程度要靠丹江的河运。荆紫关作为丹江河的中转之地,码头上每天都是船来船往,热闹非凡。到了明代,荆紫关已是“康衢数里,巨室千家,码头上百艇接樯,千蹄接踵,熙熙攘攘,异常繁华。”随着商人越来越多,荆紫关的五里长街,聚集了南北各地的人,到了清朝,这些商人渐渐形成了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三家骡马店二十四家商行------筑成了荆紫关鸡鸣三省的繁华和传奇。一脚踏三省界碑,不过是荆紫关的白浪街和陕西白浪、湖北白浪之间,朝秦暮楚的一个见证。

明清长街

京汉铁路的修筑,湮灭了丹江的百年繁盛。没有了百里帆船的壮观,清幽的丹江水位一再地下降,直到枯萎。干枯了的丹江像一条被缚住了手脚的巨龙,雄姿不再。几百年的繁盛,就留给了荆紫关一条不可复制的明清长街。

一脚踏三省

一脚踏三省的界碑,位于荆紫关西3、4公里处。因一条白浪河流经此处,有了白浪街这一诗情画意的名字。界碑位于街中心。所以三省皆有以白浪命名的街。三省的居民世代同居一条街,虽风俗习惯迥异,但相处非常和睦。虽有各自不同的方言,但为了友好,他们一律讲"普通话"。

"三省开亲"

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这儿的婚姻状况,"三省开亲"乃是一大特色。年逾古稀的魏长水是陕西人,妻子是湖北人,儿媳是河南人,真可谓是"三省大联合"。在这里,类似这样的家庭比比皆是。河南的女子嫁给了湖北的小伙儿,陕西的汉子却去娶了湖北的妮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亲情。有一年,河南一老汉办八十大寿,分别嫁在三省的几个女儿都回来祝寿,三省人济济一堂,吆五喝六,在当地传为美谈,老汉也因此有一个雅号"三省总督"。这里往往一家"过喜",家家都送上十块八块钱,以志新禧,婚姻,成了他们联系感情的纽带。难怪人们称这儿是"三省友谊街"。

白浪街

小小一条白浪街,却是三种文化的交汇点。从这里向北,是以古都洛阳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向南,是以雄奇三峡为代表的长江楚文化;向西,则是以古都西安为代表的秦晋文化。于是,便有了颇为有趣的风土人情。走在街上,你可以听到不同店铺的收音机、电视机播放的河南豫剧、陕西秦腔、湖北汉剧;你可以闻到从农家飘出的陕西羊肉泡馍、河南胡辣汤、湖北三合汤的不同香味;你可以听到迥然不同的三乡口语,说一句话的三种不同腔调。

最有趣的是,隔了一条街或是一堵墙,打个电话过去竟是省际长途。于是,为了方便、省钱,更是发展经济的需要,不少做买卖的家庭都同时装了两三部电话,往哪个省打电话就用哪个省的电话。而这里的公鸡似乎也与"众"不同:不鸣则已,一鸣惊三省。

来源:地方供稿

(责编:赵鹏(实习生)、秦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