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七大会址
构筑第一座理论大厦(党史纪念地巡礼)
游客参观中共七大会址。 |
8月的延安,夏意正浓。
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第一眼望见的就是中央大礼堂。青砖灰瓦,古朴大气,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一面红旗在礼堂顶端迎风飘扬。1945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里召开。
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礼堂,仅从外形看,具有明显的苏联式建筑特点,内部却是陕北窑洞的石拱结构。这座建成于1942年的大礼堂是特别为召开中共七大而修建的,也是当年延安唯一的有木梁和木柱的大型建筑物。因为前六次党代会都是在别人修建好的房子里召开的,所以,朱德风趣地说,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开代表大会。
1945年,从4月23日到6月11日,“七大”一共开了50天,与会代表755名。会议期间,毛泽东代表中央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通过了新的党章,同时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在自己建的房子里,中共中央构筑了第一座理论大厦——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从而使全党在思想上工作上有了牢固的理论基石。这次会议,使我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步入礼堂,代表们当年坐过的长木椅,已现出斑驳的痕迹,贴在椅背上的名字曾经对应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各个代表。主席台上悬挂着的毛泽东、朱德巨幅画像,画像上方的石拱上写着“七大”的政治口号——“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墙上的V字形木架是英文VICTORY(即“胜利”的缩写),上面插着的24面党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1945年所走过的24年……一切仿佛还是当年的样子,站在礼堂中间,耳畔恍然听到“七大”代表们纷至沓来的脚步声。
时隔70多年,出席会议的代表大多已经离世,当年开会的情景被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然而只要一走进当年开会的这座礼堂,你依然能触摸到历史的痕迹,不仅是当年的陈设,还有墙上定格瞬间的历史照片,以及照片之外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在其中蜿蜒展开……
历史已逝,精神力量却从未走远。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17日 06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