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市副市长杜学刚:发展全域旅游要做到三创一落实

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 自“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各地都在转变思路,如火如荼的推进。康定市副市长杜学刚对如何发展好康定的旅游产业、如何统筹旅游市场经济和旅游产业联动的发展模式、如何落实全域旅游政策、如何将康定旅游产业理念向旅游经济理念的转变、如何在全域旅游的理念引导下,各行业积极融入旅游产业发展中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杜学刚认为,全域旅游是旅游资源的全景化、旅游产业的全覆盖。“在康定这样一个旅游资源相对富集、文化独特的特定区域,全域旅游的提出对康定旅游发展来说意味着康定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将以旅游发展为先导和主线。全面发展、落实好康定全域旅游,他认为要做到三创、一落实。具体而言,三创就是指全域旅游在康定的实现,需要结合康定的实际情况做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一落实就是将关于全域旅游的政策、规划等等均应落到地、落到实处。”
全域旅游的理念创新
全域旅游的理念创新是指革除康定旧有的对旅游产业的既定看法和思维模式,以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新的思维模式,形成新的结论或思想观点,开创康定旅游发展的新局面。具体而言,康定全域旅游的理念创新包括资源观的创新,产品观的创新、产业观的创新以及市场观的创新。
资源观的创新。首先,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认识要以游客为本,不能遍地开花,必须“好中取优”。其次,对康定旅游资源体系的认识要以平衡为主。再次,对康定旅游资源延续性的认识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产品观的创新、产业观的创新。旅游产品观的创新就是要实现“资源导向”的产品观到“市场导向”的产品观的转变。旅游产品营销计划中必须对营销要素进行精心的安排,以市场为导向,资源才得以成为旅游资源。此外,全域旅游概念中,旅游的发展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在产业融合中共同发展。市场观的创新。全域旅游不仅要为外来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居民的利益。
全域旅游的模式创新
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当作一个大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融合的科学的系统旅游。康定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突破了政府主导型、市场驱动型、经济驱动型、传统旅游模式、区位驱动型、资源驱动型等传统旅游模式的限制、体现了发展“大旅游”、构建“大产业”的全新概念,实现了从产品开发到产业开发,再到产业融合产业发展的思路。
康定全域旅游的模式创新大致包括景区覆盖全、旅游季节全、要素发展全、产业融合全、组合营销全的模式特点。通过调动目的地居民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成为旅游营销的主体;将区域内所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统一包装后用同一个旅游品牌进行宣传和推销;细分客源市场,运用差异化的营销策略,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不同的旅游产品,最终实现旅游市场的全覆盖。
全域旅游的制度创新
康定全域旅游的推进急需政府旅游管理制度的相应创新。只有对旅游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才能推动经济及社会的发展。
更新政府旅游管理的新理念。政府在创新旅游管理制度时,要树立服务主导、公民本位、有限政府、透明政府的新理念。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起完善的旅游管理制度相关的法律体系,从而实现依照法律来规范、引导、制约和保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强化政府旅游管理主体的责任感。旅游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公民、旅游企业、社会团体等。作为责任主体,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培养市民的公共理性。政府应该积极地培养市民的参与意识,并有效地增强市民的整体素质及政治能力,让市民参与到旅游管理制度的创新过程中,进而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主人翁,最终实现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目的。
全域旅游理念的落实
全域旅游理念落地,需要在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等八个层面加以落实。具体措施包括:强化规划衔接融合,实现康定旅游规划全域化;立足地方特色,打造独特旅游全域化产品;加快旅游品牌创建,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完善旅游要素,提升旅游惠民水平;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构建智慧旅游体系;立足旅游品牌推广,提高市场营销水平。
杜学刚指出,康定旅游全域发展,由于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困难重重,但当前时机却是千载难逢,作为康定人民的一员,必将全身心的投入到康定旅游全域发展的浪潮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