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武夷山茶届大咖解读武夷岩茶品牌价值获评627.13亿元

2016年12月16日14:0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12月12日,“2016年度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武夷岩茶”品牌价值获评627.13亿元,位居全国驰名品牌价值排序的第11位、茶类品牌第2名。武夷山知名茶叶专家纷纷对此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叶启桐:“对武夷岩茶价值进行评估,让‘无形资产’有形化,这种价值的认识很重要。武夷岩茶具有不可替代性,原产地的不可替代性、山场环境的不可替代性、制作技艺的不可替代性以及深厚的武夷茶文化底蕴不可替代性,这些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可以说是无价之宝。用现行的标准来进行有价的衡量,既可以进一步认清武夷岩茶的优势,又可看到未来的提升空间,我觉得意义重大。对地理标志产品,根据综合指标来计算和评价品牌强度系数和品牌价值,是一个趋势,在认清品牌含金量的同时,不以‘产值论英雄’,而是让生态贡献、质量特色、保护制度、监管体系建设、监管成效等指标得以凸显,这对促进产业发展转型有益。”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顺明:“对于这次的品牌价值评估,我认为武夷岩茶是实至名归。我们武夷岩茶有历史、有文化,有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还有独特的制作工艺。武夷岩茶是传统的品牌、历史的品牌,是今天市场的驰名商标。而且,武夷岩茶是‘珍品’,仅限于我们2183平方公里区域内可以生产,在2002年就被国家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价值可见一斑。从茶学角度来说,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的完整与复杂,是茶叶制作史上的里程碑,古人说‘武夷焙法,实甲天下’,现代陈椽教授也说‘武夷岩茶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技术’。”

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早在公元二世纪,武夷山就开始种植茶叶;南北朝时期,武夷岩茶已声名远播。生长在武夷天心岩九龙窠高岩峭壁上的六株‘大红袍母树’,品质超群;传统精湛的加工技术,更使母树所产‘大红袍’独特岩韵得以展示,驰名中外。根据联合国批准的《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大红袍母树作为古树名木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2003年,武夷山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武夷山是世界乌龙茶的发源地,武夷岩茶继承了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又独具‘岩骨花香’神韵,其制作工艺、技能具有科考、科研价值,期间经历了千余年历史,形成了具有高超技能和鲜明地方特色的一整套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平市海峡茶叶交流协会副会长黄勇:“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武夷岩茶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岩茶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写诗文或记叙岩茶故事的人物初步计算有二百多位。武夷岩茶最早被人称颂,可追溯到南朝时期,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唐朝孙樵写的《送茶与焦刑部书》,将武夷茶拟为‘晚甘候’。宋代,在范仲淹、苏东坡、欧阳修、苏轼、蔡襄、丁谓、朱熹等人士的称颂之下,武夷岩茶逐步名扬天下。元代专设御茶园,千载贡茶文化,使武夷岩茶品质益精,影响日大,独秀于茶坛,为世人所青睐,奠定了武夷岩茶深厚的文化历史地位。古人讲究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品茗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现今,我们提倡茶和天下,茶文化的普及和武夷山茶产业的升级,让越来越多人了解武夷岩茶独特的内涵和文化底蕴,这都提升了武夷岩茶文化价值。在历史品牌价值的推动下武夷岩茶愈加广为人知、广受赞赏,品牌价值提升空间不可限量。”

武夷山天心岩茶村村主任林小荣:“打响武夷岩茶品牌,品质是提升品牌价值的核心,我们茶农需要转换经营思路,形成品牌意识思路,联手互动发力,迈出新的步伐,给时代留下武夷岩茶烙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提升岩茶品牌价值的有效措施。由于茶叶消费习惯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是特定区域自然与人文因素结合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原产地特征,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监督,有利于留存武夷岩茶特有的岩韵,让‘岩骨花香’成为武夷岩茶招牌。要坚持手工制作。20多年来,我一直控制自己茶园规模,拒绝机械化生产。‘身在茶中,就是一个做茶的手艺人’。传统的制作方式是以对待艺术品的态度做茶,保有一种匠心。我会坚定不移地往前走,武夷岩茶需要手工制作保障它的品质。所谓‘匠人精神’核心是:树立对工作的执着、对生产产品的精益求精、对事物精雕细琢的专注精神。这需要几代人努力,追求一种完美的极致精神。”

武夷山茶文化研究专家黄贤庚:“丰厚的内涵支撑着武夷岩茶的诸多桂冠,盛誉之下,我们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珍惜‘武夷岩茶’品牌?好山好水方出好茶,我认为应该提倡生态化管理。选取低洼、坡小、土壤适合、不暴晒的山场,栽培适宜的品种;勿过度追求产量,要注重‘质’,比如每一季都采摘,水肯定薄,为了产量而施肥,茶的味道肯定不好,这样不仅降低品质,而且导致恶性循环。同时,要保护好周边整体生态环境,配合种植树木;种树可以降低地表位、保护水土,落叶会增加土壤有机质,树木的花香能增加茶叶的自然香气。就制作工艺而言,当继承传统,保真溯源。地道的‘食材’(茶叶)配合传统的工艺才能最完美地将武夷岩茶的形、色、香、味呈现出来。2006年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国家收录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第一批非遗中的唯一一项茶叶制作工艺,含金量是非常高的。三百多年的传承,二十多道工序、五十多项制茶工具,传统的采摘制作技艺十分高超;虽然现代配合机器制作,形式改变了,但根本目的不变——做好茶,机器亦讲究传统工艺,机器和手工可以结合,重要的是‘水要走透,青要做熟,火要焙透’,岩茶重在吃水,以味取香。风物长宜放眼量,保护原生态、继承制作传统才是正道,吾辈任重道远。”

点击这里收看中国最棒的视频旅游资讯>>

(责编:李雅文(实习生)、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