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替河山妆成锦绣 把宝岛绘成丹青

2017年03月31日08:20 | 来源:海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替河山妆成锦绣 把宝岛绘成丹青

绿的树枝,绿的风。

吹开春意盎然,吹来阵阵林涛。2011年,一场充满希望、饱含深意的行动在全省拉开序幕——我省开展绿化宝岛大行动,以“一区一带,两环两点,四园万村,五河多廊”为总体布局,推进“八大工程”建设,在全省掀起造林护绿之风。

如今,一幅描绘海南青山绿水的黛墨画卷一笔笔挥洒而就——截至去年年底,全省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74.1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2.1%;森林覆盖率保持年均0.3个百分点的增长,森林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年五载耕植不辍,荒山变绿兮,百万余亩;口碑永立兮,一世之情。

琼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的深情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清晰“路线图”,各市县、省直有关单位和全省人民共同扛起绿色画笔,不断推动绿化宝岛大行动的前进步伐,替河山妆成锦绣,把宝岛绘成丹青。

绿色崛起的海南路径:八大工程补绿翡翠宝岛

这幅黛墨画卷,起笔于积极担当政治责任,以定位清晰的行动目标、密集推进的举措,逐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和制度体系,镌刻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2011年,省委书记罗保铭提出大力推进绿化宝岛大行动,“既提高生态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为建设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打下重要基础,又增加森林碳汇,为明天上项目预留环境空间”。2012年,省第六次党代会就海南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路径选择,为海南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5年10月,罗保铭在参加海口市秋季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绿化是海南生态环境中的核心利益和核心要素,我们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代代相传,打一场绿化宝岛大行动的持久战,让海南天更蓝、空气更新鲜,满眼春色。省长刘赐贵多次到林业自然保护区调研。他强调,海南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优势,同时还有经济特区优势、国际旅游岛优势。这三大优势中最基础的优势就是生态优势,经济特区优势和国际旅游岛优势都是建立在生态优势基础上的。

绿化宝岛大行动以“一区一带,两环两点,四园万村,五河多廊”为重点,在全省稳步铺开;以城市森林建设、通道绿化、河流水库绿化、海防林建设、热带雨林和湿地保护、林业开发与林场建设、村庄绿化以及盆景花卉与种苗等为八大工程,统筹推进,将无限绿意不断铺陈、蔓延,描绘海南画卷,筑起绿色保护屏障。

对于四面环海、多台风的海南来说,绿色保护屏障的第一道防线,无疑是海防林。

但大约在十年前,我省海防林破坏严重。围海造田、采矿挖钛、房地产热、高位池海水养殖、砍伐毁坏以及台风侵袭等等,让海防林“伤痕累累”。2007年,省委、省政府发出“筑我绿色长城,护我宝岛家园”号令,决定用3至5年时间,全面恢复毁坏的海防林带,牢固海岛“绿色长城”。

绿化宝岛大行动,为海防林恢复添力。当时,面对绵长的“受伤”海防林带,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林业人,也坦言“真难”——退塘还林工作难推动,养殖户心里有抵触;林地落实难,林地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多且复杂;沙地造林成活难,水土条件有限。

怎么办?绿化宝岛大行动一项项解开难题,退塘还林采取补偿和激励方式,打消养殖户顾虑;林地纠纷一宗宗调解,落实林地;加强打击毁林行为,抓海防林建设示范点;想方设法科学选树、种植、管护,改造海防林质量,让种下的树和林浓绿起来,固住了沙的侵蚀,挡住了风的横行。

自2011年开展绿化宝岛大行动以来,全省累计完成海防林工程建设12.3万亩,全省上千公里沿海防护林带得到修复。在琼海,昔日七倒八歪的木麻黄残次林,已被改造成为椰子、榕树、凤凰木等多树种构成的景观海防林带;在文昌,台风毁坏的90.8公里海防林带去年实现了合拢,“受伤”海岸上,再次绽放出绿色希望。

正是有着这样绿化宝岛大行动强硬姿态的全力推进,琼州大地上刮起了增绿兴绿、爱绿护绿之风——

3600多名林业职工作为主力军,常年奋战在造林护林第一线;陶凤交、万宁凤凰山护林队等绿化先进人物和集体不断涌现;一片片“党员林”“青年林”“巾帼林”等纪念林破土而出。

绿化宝岛大行动之愚公,以拳拳红心绣画绿地,矢志不移在绿色崛起路上前进,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植绿为民的海南情怀:城乡绿化提升百姓福祉

绿色,作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强调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向青山要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们修复的山体植被生长茂盛,基本上与周边自然的山体融为了一体,特别是位于华盛水泥厂的抱坡岭Ⅱ号受损山体,现在形成新覆绿面积约有17万平方米。”面对这座曾经裸露的山体,三亚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刘关山颇为高兴,因为这里如今已是绿树成荫。

近年来,三亚市结合绿化宝岛大行动和“双修”“双城”建设,实施山体修复,让秃山披上了绿衣。而“两河七园”一批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的建设,让市民和游客,近在咫尺就能找到诗和远方。

绿化宝岛大行动作为一项生态建设工程,融入了海南动力,体现着“绿色”理念的大智慧——为发展,为民生。

这样的大智慧,是懂取舍。面对已批出去的投资数十亿建房地产的黄金地块,三亚市通过用情说理、依法置换等举措,坚持收回来改建公园,还绿于民、还海岸于民。

这样的大智慧,是知优劣。海口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的过程中,注重让绿化与美化双管齐下,在造绿、增绿的基础上,补上造景、造彩、造美的短板,将省花三角梅打造为城市靓丽名片;结合“万村绿化”工程,鼓励农户利用“四旁地”“撂荒地”植树栽花,提升村庄“颜值”。

这样的大智慧,是重实用。儋州建设的城西公园,因地制宜,运用自然手法装点理念,将现有绿化景观和建筑景观等元素结合起来,打造山水园林城一体化的特色城市绿景,瞬增魅力。

一点点改变,就会有不同。截至去年年底,绿化宝岛大行动全省累计完成村庄绿化23.2万亩,通道绿化7.5万亩,各市县城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道路绿化达标率达到95%以上。树绿花红,是海南百姓习以为常的生态美景。

在生态美景中,绿化宝岛大行动还巧妙地将树和林变为“藏宝的银行”,藏富于林,藏富于民。

乘着东风,各市县在提升造林质量的同时,谋划林业产业发展,通过供苗、实行造林补贴等优惠政策推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自发种植花梨、沉香、木棉等乡土树种的积极性,建设绿道、小景区,发展特色村镇发展乡村旅游,既实现了村庄的田园化、生态化,又保障了农民经济增收,一举多得。

绿化宝岛大行动践行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智慧,将蓊郁多彩缀满城市乡间,换来人们生活愉悦,换来“绿色银行”。

岛礁绿化的海南担当:南海深处筑起绿色长城

家门口那棵树,往往是人们最依恋的景。这抹绿色,即使再遥远,也不会在记忆中缺席。

今年植树节,在三沙市永兴岛上,三沙市永兴值班领导、各企事业单位的党员撸起袖子,栽下一株株树苗,开启2017年“绿化宝岛三沙在行动”的序幕。

三沙已经连续5年开展绿化宝岛大行动,每年新添的绿色,都是最生态最深情的颜色。

去年,一张三沙岛礁工人搬运树木的照片在网上走红。照片上,五名工人拖着数棵树木在海水中艰难前行,他们身子往前倾斜,衣服浸在水里,身后那沉重的浮板,全凭手中绳子拽动。看过照片的网友,把他们称为“南海上的纤夫”。

用这种特殊方式,三沙的植树者们将树苗搬到岛礁上,种到岛礁上。

搬运树苗艰难,种活树木更加不易。为了提高岛礁植树的成活率,鸭公岛的植树者们想了不少法子:在每棵树的坑内先填埋100多斤沙土,然后种下树苗,接着填埋由80多斤椰子丝和100多斤沙土搅拌而成的混合物,树种下后用稻草包裹好树干,每天定时定量浇淡水……

“每一棵树木都是花费了好多心血栽种而成。”正如被派驻到西沙洲上的一位同志所言,许许多多三沙人怀着“绿岛梦”,为岛礁绿化尽心尽力。

树和海,是最美妙的色彩搭配师,它们以翠绿与湛蓝,勾勒出三沙的勃勃生机。

海南绿化宝岛在行动,将“增绿”“护蓝”责任扛于肩,筑起南海深处的“绿色长城”,守护家园的颜色。

生态文明制度的海南探索:依法护绿巩固发展成果

回眸来路,绿化宝岛大行动步步踏实,推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换来不易成果。

前些年,一些市县存在采取化整为零、调整规划等方式违规审核审批林地项目、林地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非法占用林地和毁林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推进绿化宝岛大行动,与这些问题“迎面撞上”。

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修改《海南经济特区林地管理条例》从立法上加以解决,完善林地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但林地管理“病症”不一而足,要如何改?林地红线事关生态安全,要如何筑牢?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从2013年开始,修订《海南经济特区林地管理条例》和研究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权调整等工作列上日程,经多轮打磨,2014年7月1日,修订后的《海南经济特区林地管理条例》正式施行。

《条例》实施后,全省林地资源管理显现出“强劲力道”。

这一修订,通过调整林地的界定,解决林地范围之争;完善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将市县林地审核审批权上收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统一行使;完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变更,加强规划管理;加大林地保护力度,保护林地生态红线;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等,强化对林地资源的集中管理,有效杜绝乱批乱占林地资源行为,全省林地红线得以筑牢安全保障。

六年来,绿化宝岛大行动不断见证着海南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的征程——

2014年3月,《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在海口市人大常委会表决获得全票通过,从区划与法制的角度入手,完善长效机制,解决制约东寨港湿地系统保护的系列问题。

2015年12月,三亚市首部地方性法规《三亚市白鹭公园保护管理规定》正式实施,为市民保留贴近自然的公共绿地,让景于民、让绿于民,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指数。

2016年9月,《三亚市山体保护条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数次易稿,终于经省人大批准决定施行,以法制化的手段,巩固绿化宝岛大行动和三亚“双修”“双城”成果。

……

往日,绿化宝岛大行动和全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足迹依旧清晰;今日,专属海南的好消息随着春风传来:2017年3月14日,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将《海口市人民政府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工作实施方案》等三个文件向全国林业系统印发,为各地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提供学习借鉴,海口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办法获全国推广。

替河山妆成锦绣,把宝岛绘成丹青。绿化宝岛大行动挥出厚重之笔,不仅描绘出美丽的黛墨画卷,更驱动着海南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入崭新阶段,深谋远虑,敢作敢为,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担当起“模范生”的角色。

(周晓梦)

(责编:魏欣宁、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