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湘西土家人“赶场”

向青平
2017年06月19日08:3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凌晨5时,湘西深山里一片漆黑。年近60岁的彭延昆夫妇扯了灯线,钨丝灯泡微黄色的光从木房的窗棂里洒出来,柔和地照在庭前的枇杷树上。夫妇二人早起,是要去永顺县大坝乡盐井村赶集。

  赶集,是湖南永顺农村里盛行的一种商品交易方式。在湘西,赶集也被称为“赶场”,地点一般是乡镇的经济文化中心。关于赶场的时间约定,这里多数人已说不清其来历,但却熟知要以农历计算。有的地方人口多、购物需求的旺盛,赶场就比较密集,日子定为农历的二、五、八,或是三、六、九;有的地方人口稀少,便隔5天、10天才有一次集市。

  湘西赶场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土家族的民俗风物在其中得到最原本的体现。

  天微微亮,月光还未完全退去,彭延昆将刚采摘好的新鲜豇豆用棕树叶捆好,装入大箩筐里。他家位于山腰的旧街上,两边都是土家族的传统木房。木房一般分为3部分,中间是堂屋,神龛上设有“天地国亲师位”的牌位,湘西土家族信儒家文化,牌位宣示着土家人敬天、爱国、重孝、尊师的传统;左右两侧是大小一致的厢房,厢房里一侧有土家人火坑,中间支起一个做饭、烧水的三脚架,火坑上面是用来熏挂腊肉的铁钩,土家人吃饭、交流、冬季取暖都聚在火坑周围。

  彭延昆夫妇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街道里的村民也都零零散散地起了床,妇女们坐在自家的门槛上梳头。夫妇俩挑着两大箩筐豇豆向前走,街坊邻居间“你今儿赶不赶场?”的问候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从旧街到集市差不多有一公里。夫妇俩赶到集市,放下背篓,在街道两旁买米豆腐作早餐。赶集吃米豆腐,是当地人的一种习惯,电影《芙蓉镇》里就呈现过这种湘西特有的小吃。做米豆腐时,将粳米加碱熬成米浆,倒进圆形漏斗里,漏斗下面是清凉的山泉水。不一会儿,水里就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类似于小鱼儿形状的米豆腐,吃的时候放上葱、醋、酱油、辣椒等作料,味道香嫩爽滑。

  7时左右,天亮了起来。四面八方的村民陆续来到市场,而在这之前一定经历了一段“跋山涉水”的时光。山上村民需要顺着羊肠小道沿山脉盘绕,上山时缓慢,下山时非常急促。过去,土家人经常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来赶场,长途跋涉中不用带水杯,因为一路上有好几个自然水井,用大理石沿着水眼砌成水槽,村民只要将山里的树叶卷成小水杯,就可以喝上清凉甘甜的大山水。除了赶场,每逢稻谷秋收时,土家人也得走好几里山路,背着100多斤的“水谷子”(未晒干的稻谷)。艰辛的“路途跋涉”,造就了湘西土家人忍受苦难、坚韧不拔的性格。

  清晨的湘西土家族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货品琳琅满目。与此同时,这里还是土家人自由恋爱、交流感情的地方。

  过去,已出嫁的女子不便频繁回娘家,就会在赶集时见娘家人。除了亲人团聚,湘西的青年男女也在集市上“看人”。认准意中人后,胆大的就直接向对方唱歌表示,胆小的便回家请媒婆帮忙。男女青年充分了解后,各自告知父母,双方家长也会约定在集市上见面,完成从“取八字”定亲到结婚等一系列当地婚礼婚俗。

  在盐井村的集市上,如今依然能见到头包青丝帕、身穿深蓝色对襟上衣的老人。这些土家长者来自湘西深山的各个角落,熟知当地的鬼神故事。他们有的会将一生中听到、看到的有趣故事告诉外乡人,有的则非常擅长唱山歌,吸引很多人驻足观看。由于儿女们外出打工,村寨中孤独的老人只要行动方便,就会去赶场,在与大家聊天中得知乡邻大事,体味百家人生。

  在湘西,土家人是背篓不离背,而背背篓赶集是当地的一大特色。人们在山区行走,背篓不仅能运载重物,还释放人们的双手去做其他的事情。这对农耕文明深厚的湘西来说,是勤劳与智慧的象征。湘西的背篓由竹子的外皮制成,用同一宽度的竹条沿着纹理围成一圈。刚织出来的背篓是绿色的,一个个苍翠欲滴特别好看。

  太阳落山前,彭延昆夫妇也像众人一样,在山路上映着夕阳回家,集市上的热闹氛围也逐渐消散。三五成群的土家人背着背篓,分享着集市上的新鲜趣闻,甚至剃头师傅的手艺也成为人们的谈资。

  3天后,又是盐井村赶集的日子,人们会迎着朝阳赶到集市上,就像湘西深山里千百年来的袅袅炊烟一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责编:连品洁、刘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