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东莞:深夜食堂 满满的市井烟火气

2017年07月07日08:30 | 来源:南方日报
小字号

近来,由黄磊主演的《深夜食堂》中国版引发热议,该剧在上周收官,并以2.7分的豆瓣评分惨淡收场,观众们频频吐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剧不够接地气,缺少人情味,没展现出中国深夜食堂的市井气和烟火气。

东莞的深夜食堂是怎么样的?它可以是一家能够让你“一人食”的小店,可以是熙熙攘攘的夜市,也可以是遍布街头巷尾的24小时便利店。“重要的不是吃了什么,而是跟谁吃。”对东莞食客来说,果腹固然重要,但在深夜时分,与友人聊聊近来的快意与失落,更能寻得一份现代城市难得的人情与慰藉。

【小店】

“两点一线”之外的小小驿站

在热闹商圈或者商业街,晚上9时过后,很多食肆都陆续打烊。而此时,一些小店正忙碌地准备开门迎客,他们一般供应粥、粉、面、糖水、凉茶、卤水和油炸物,分量不会太多,一人吃刚好。如果是三两知己相约,就会再多点一份小吃一同分享。

东莞美食公众号运营者、《味道东莞》主编方丽明几乎每天都跟美食打交道,但方丽明喜欢的夜宵却非常简单,一份有热汤的宵夜就能给她的心和胃带来温暖感。有一次她去旅行,回到东莞已经是晚上9时多。她拖着行李箱,手里还提着几个大包,疲惫到极点。但她并没有往家的方向走,而是去了厚街新塘鲫鱼米粉店点上一碗鲫鱼米粉。“一口热汤喝下去,一路舟车劳顿的疲惫感已经消了一大半。”方丽明说道。

城市里有着许多像鲫鱼米粉店这样的小店,它们可能隐藏在不显眼的地方,一般没有精致气派的装修,座位也有点拥挤。在这里很少看到一家大小来光顾,三五好友或者情侣倒成了小店的常客。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年轻人愿意为工作、为梦想付出更加多的时间和精力,常常单位和家“两点一线”往返。这些小店就成了一个小小的驿站,让他们为自己、为朋友留出休息时间。方丽明说:“吃夜宵的一个原因是自己想过过嘴瘾,而另一个原因是想慢下来,能有一个不用赶着做事的时间,放下手机,跟朋友分享我今天的喜悦、吐槽我今天的遭遇。”

2016年初,《2015年中国城市包容度排行榜》公布,东莞以77%的外来人口比例超过了北上广深,成为全国包容度最高的城市。因此,除了本地人开的夜宵店,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店也在东莞扎下根来。

在城区一条路上,有好几家重庆烤鱼店。其中一家的店员冯女士告诉笔者,这家店刚开的时候,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能让在莞打工的老乡能吃到正宗家乡菜。结果,在老乡之间口口相传下,他们的生意逐渐旺起来了,现在每到晚上饭点,就有不少老乡在这里聚餐。有一位食客说,他在一锅烤鱼里,吃出了家乡熟悉的味道,所以经常会光顾这家店。

有人说,在日版《深夜食堂》中,传达的其实是一种理念:“重要的不是吃了什么,而是跟谁吃。”对东莞食客们来说,出去吃夜宵,除了可以饱腹,更是一个与朋友们相聚的时间。那些挂着“潮汕砂锅粥”“重庆鸡公煲”“湛江烤生蚝”的招牌和灯光箱,就像是信号灯,提醒着远行的游子,这里有最正宗的家乡味道。

“虽然这几年东莞的宵夜街没以前那么热闹了,但感觉东莞还是我去过的城市中,最适合生活的。”老柏是一名跑夜车的快车司机,他经常会在东莞各大夜市吃夜宵,对老柏这种资深食客来说,有时候哪怕是凌晨一两点,只要朋友来个电话,他就会一起出去吃夜宵,用几个小菜满足胃里的馋虫,和友人聊聊近来的快意与失落。

【食街】

有烟火气,也有人情味

光明路是东莞不少深夜食客的根据地,因为这里开业超过20年的老字号店特别多。冠群饮食店、津津小食店、容师傅大包、高佬粥店等许多吃货心中元老级的“深夜食堂”都位于这条路上。

说到“食夜粥”,曾是粤港澳地区形容练功夫的代名词,如今人们去光明路喝上一碗粥,都会笑称:“我可是食过下夜粥(学过功夫)的。”

“是不是要肉丸粉肠猪腰走葱?”“系啊,这几天热气,不要油炸鬼。”高佬粥店老板娘袁阿姨正招呼着老顾客李叔。一名伙计马上用筷子将这两样食材扒到小碗里,放进装着白粥的小煲里,不一会,粥就做好了。袁阿姨马上端给李叔,然后跟他再闲聊几句。

在老店中,常常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客人还没出声,老板就已为客人点好菜,这是老板与熟客之间的默契。“吃了那么多年,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啊,就是习惯来这里。”李叔说。

附近的居民陈阿姨告诉笔者,以前交通没这么方便,晚上主要是一些街坊或者住附近的居民来吃的。现在网络发达了,许多人都知道来光明路“揾食”(吃东西)。“我女儿嫁人之后,偶尔回我这里坐坐,晚饭吃我煮的饭,但她有时特意很晚才走,就是为了吃顿夜宵。”陈阿姨说道。

在许多镇街都有这样的人气食街,店铺的招牌菜式各有不同,油盐姜醋糖全凭师傅娴熟的手艺,这些“不标准化”却充满了人情味的食店,吸引着许多其他镇街的食客慕名前往。

面对如今层出不穷的饮食市场,这些食街在包装上可能没有太多优势,但人们往往最享受的正是这种简单的、带有烟火气的市井气息。

国内有许多著名的夜市,比如南京夫子庙夜市、长沙坡子街夜市、重庆黄桷坪夜市,东莞也有属于自己的“深夜食堂”。距离光明路不远,有一个名为新光明市场的夜市。与光明路的店铺式经营模式不同,这里以小摊档为主。来这里逛的食客,往往是左手一支烤串,右手一杯茶饮,眼睛还扫着四周的摊位,成为夜市众生相的一员。

新光明市场夜市在2014年底开业,这里的摊档主都非常年轻,摊档名字和广告紧跟网络新语,食物包装也比传统食店考究。烧烤、日式章鱼丸、柠檬茶、猪扒包、棉花糖、臭豆腐、鸡蛋仔、钵仔糕等组成了新光明市场夜市的主打小食,相较于老字号摊档的市井气,这里展现了年轻时尚的夜市气息。

钟哥和太太经营的柠檬茶摊是最早进驻夜市的摊位之一。由于钟哥擅长手绘,因此他的摊档从招牌到杯子都印上了他画的画,他还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卡通形象“桃子大叔”。他们的漫画画风非常可爱,配色以暖色调为主,看起来非常温馨,因此受到不少女生欢迎。

钟太透露,曾经有一个湛江的男生想要追求一个东莞的女生,当他知道这个女生喜欢唐老鸭和椰子后,他就请求桃子大叔用这两个元素画一张画,想要送给心仪的女生。桃子大叔就利用下班时间为他设计了一张画。“他们后来有一起来买东西喝,希望他们能幸福。”钟太太笑着说。

钟哥和太太都非常年轻,在做夜市生意前,钟哥从事活动策划工作,点子特别多。但他认为过往的策划是帮别人实现内心的想法,而自己创业可以尝试实现自己的想法。整个夜市不过一百多米长,但容纳了六七十家摊档,这当中,不少档主像钟哥一样,能以较低的成本起步,开启自己的创业梦想。

严格来说,夜市很难被定义为“食堂”,因为夜市的摊档并没有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但钟太表示,跟店铺相比,夜市显得更开放、更有包容性。人们成群结伴而行,在这里走走停停,看着老板亲手娴熟地将小食做好装盘再确定要不要品尝,小小的夜市能人逛上一个多小时,花费不多,但非常满足。

【便利店】

满足“即时而微小”的需求

说到深夜食堂,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是某家店、某条夜街,实际上还有一种“食堂”就隐藏在你我身边,那就是城市便利店。它们因其方便和随处可见的特征,为许多夜归人点亮一盏温暖的灯火。

日前,笔者在深夜走访了几家东莞的便利店,试图寻找这些“食堂”的故事。深夜11时30分,白天人来人往的某写字楼附近已是万籁俱静,但仍有一间全家便利店处于营业状态。店员小徐正和同事对食物柜进行清洗消毒,他遗憾地告诉前来觅食的笔者:“11点后这里的热食、便当都估清了,不过凌晨1点开始又会有饭出售了。”

据了解,全家便利店在日本就有“家庭冰箱”的美誉,快餐食物、家常小菜和新鲜糕点这类食品在其总销售额中占比很大,包括盒饭、饭团、三明治等。小徐说,晚上11时之前,有不少加班到深夜的上班族会来这里,点上一份夜宵。

快凌晨1点时,在莞城某个夜市仍有不少食客,不远处是一家天福便利店。店员阿芳经常会看着顾客们进出,不时微笑打招呼,偶尔还跟他们拉一些家常。她说很多客人都是熟客,她甚至可以预先猜中一些顾客的购买需求。

阿芳来东莞已经有13年了,看得出她很受周边消费者的喜欢。有个顾客在附近的夜市打包了一个炒米粉,带到便利店里吃,他会边吃边和阿芳闲聊,呈现出一种自然放松的姿态,这位18岁的小伙子开玩笑说:“这里是我另一个家。”

在南城的一家美宜佳便利店中,笔者遇到来买零食的市民赵先生,他说每到深夜肚子饿时,一般都不想自己动手做菜,就会到楼下的便利店买点吃的,便利店相当于他的第二食堂,“关键是美宜佳到处都有,很方便的。”

方便,应该是便利店的一大关键词。有人将24小时经营的便利店概括为:“店面不大,却彻夜不眠;货架不多,却商品齐全。”相比网购和大超市,楼下的便利店总是离消费者近一点,它们满足了附近居民“即时而微小”的生活需求。比如你只是想买一瓶水时,你首先想到的还是去附近的便利店,而不会想着跑到大超市去,这就是便利店的价值之一。

便利店的发达程度,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城市的服务功能配套的先进合理程度。行走在东莞的大街小巷中,各种便利店随处可见。今年5月,美宜佳便利店迎来了第一万家加盟店,这只是东莞便利店行业发达的一个缩影。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统计并发布的“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中显示,东莞位列全国第四,远超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据东莞市商务局统计,东莞连锁便利店总数超3万家,平均每年以1000多家的速度在递增。有业内人士认为,便利店之所以在东莞受到欢迎,这跟东莞城市结构有关。由于东莞的城镇分布较为分散,散落各区域的便利店可以有效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林玉清 柯秋彬)

(责编:王文婧(实习生)、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