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寻找刀刻的信仰:探访中国最早开凿的石窟

2017年08月24日09:48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作者:一柄锈剑

须弥山石窟为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坐落在宁夏固原西北的须弥山南麓,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有着“宁夏敦煌”之称。据史料记载,须弥山石窟初创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至499年,兴盛于北周和唐代,先后开凿石窟130多处,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其艺术成就可与山西云冈、河南龙门大型石窟造像媲美。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绵延近两公里,场面甚是壮观。

千百年来,须弥山石窟造像长期遭受了风雨侵蚀,岩石风化,自然坍塌,地震破坏和人为的损坏,致使许多精美雕像已面目全非,甚至荡然无存。虽然如此,须弥山仍有一大批规模较大的石窟造像比较完好地保存至今,在国内石窟造像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精湛的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宗教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实物资料。

作者:一柄锈剑

须弥山石窟最著名的造像,就是景区入口处的弥勒大座佛造像。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弥勒佛坐像,大佛仪态端庄而安详,为唐代武则天时期开凿。佛像占整座山头的上半部分,光一只耳朵就两人高,一只眼睛足有一人长。这尊高耸的大佛造像虽是砂崖雕凿,但造型和雕凿的刀法却给人以泥塑一样的温柔。大佛造型比山西云冈第19窟大坐佛还高7米多,也比河南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高,是全国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作者:一柄锈剑

须弥山汉代称逢义山,北魏、隋、唐称石门山。从须弥山石窟1号窟中一则西夏时的题记“拱化三年七月十五日……须弥山巡”看,“须弥山”的称谓,最晚应在宋、西夏时就有了。拱化三年,即公元1065年。

作者:一柄锈剑

须弥山石窟脚下的两山之间的小道,就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关隘:石门关(古称石门水),这里一度是唐朝的国门,也曾是宋和西夏兵戎相见的战场。就是眼前的这条丝绸之路,既孕育了须弥山石窟,也见证了佛法东来、丝绸西去。遗憾的是明代以后,尤其是近代以来,丝绸之路的衰落逐渐使这里与外界中断趋于闭塞,再加上历代文献记载较少,几近被淹没。

来到弥勒大座佛脚下,只见那佛高大魁梧,身披袈裟,头流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神情庄重,十分壮观。佛虽大,但雕刻却十分的精致,专家说,这完全是一块完整的罕见巨石雕琢出来的,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雄伟气魄。

作者:一柄锈剑

须弥山山岩为中粗粒砂状结构,岩质疏松,因其松软便于开凿和雕刻,所以可说正是这种岩质造就了须弥山石窟。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假使找不出有效的保护措施,须弥山石窟终将毁于这种岩质。在景区内行走,随时能够感受到须弥山的风化、消蚀——登道上山,脚下的阶梯上,铺了薄薄一层红沙粒。

作者:一柄锈剑

须弥山本来还有一景,那就是“须弥松涛”。据闻风起处,低回时如浅呤低唱,高亢处如千军万马。在许多年前,须弥山本来林木繁茂,“苍松挺拔,桃李郁然”,后来因被大量砍伐,如今松柏寥落,松涛之声日趋渺然。

作者:一柄锈剑

北魏以前开凿的石窟,集中分布在“子孙宫”区,因第25窟在明清时被改塑成送子娘娘庙窟而得名。这里是须弥山石窟群中最先开凿出的一批塔庙窟,遗憾的是现在大部分都已损毁成空窟。

作者:一柄锈剑

“子孙宫”的石窟多为中心塔柱式窟,柱身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式形状,塔柱四面分层开龛造像,少者三层,多的七层,窟室四壁,有的也开龛造像。这种石窟形制,是从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来的。

作者:一柄锈剑

圆光寺。须弥山石窟称谓的演变过程:十六国前秦、北朝时期,是须弥山石窟的开创期,唐代是须弥山石窟的鼎盛期。唐代在大佛前已建有规模宏大的景云寺,唐朝睿宗皇帝有个年号叫景云(710—711),景云寺可能就是景云年间睿宗皇帝救赐名而来的。宋代须弥山曾有过短暂的繁荣,是在宋微宗统治的二十多年间。宋夏战争起来后,固原成为两阵的前沿,须弥山自然是萧条了。金代虽然统治短暂,却对景云寺有过大规模的修建,而且管理也很规范。明代正统八年(1443),景云寺僧绰吉汪速在旧寺基上重建佛殿廊庑,之后上奏英宗皇帝,乞望敕赐寺匾。英宗允应,遂题“圆光寺”匾。明代,是须弥山石窟再度兴盛的时期,但主要是寺院建筑的修缮,而不是续开石窟。由于寺院殿阁的修茸,须弥山已随着人们的审美时尚发展成为一处风景名胜。明清时期的文化人,在游览须弥山石窟、景致之后也留下了自己感悟后的文字,成为流传后世的诗文,明、清地方志书里都有载记,如《登临须弥山阁》、《须弥松涛》等。清代初年,西北用兵,须弥山殿阁得不到修缮和管理,直到康熙年间,才有过一次较大规模的修复。康熙三十七年《重修须弥山禅院碑记》记载这次修复过程,仍是寺院建筑,与石窟已无缘。

作者:一柄锈剑

北周时期,须弥山石窟开凿数量多,规模大,造像精,在整个须弥山石窟造像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时期开凿的窟室主要分布在圆光寺、相国寺区域。遗憾的是1920年海原发生大地震,使须弥山石窟经历了一次浩劫。地震中,被誉为“须弥之光”的第51窟相国寺前室完全被毁,只有后室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留存下来的盘腿大坐佛,造型精美,气势雄伟,栩栩如生,是须弥山石窟造像中的精品之一,也是我国石窟艺术的杰作。

作者:一柄锈剑

1958年固原地区在此修建寺口水库,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工人白天到须弥山伐木,晚上到石窟中生火取暖。致使“须弥松涛”毁于一旦,洞窟内许多造像也变成了“黑面佛像”,令人扼腕叹息。

作者:一柄锈剑

唐代是须弥山石窟艺术的繁荣时期,无论凿窟数量,还是雕塑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楼、相国寺和桃花洞三区。

作者:一柄锈剑

唐代须弥山造像风格,已明显地表现出世俗化的特点,即以丰满为美,以雍荣华贵为美。无论佛还是菩萨,弟子、天王还是力士,都雕凿得丰满圆润,栩栩如生,内着僧衣,衣薄透体,自然流畅。菩萨上身袒露,斜披络涎,下着贴腿裙,腰间系带并折出大裙一角,显得体透轻纱,多姿多彩。力土袒露上身,下着短裙,采取束扎带,光脚,攒拳怒目,表现了男子的健康之美。天王身着铠甲,下着战袍,手执兵器,脚踩夜叉,显得十分威武。

作者:一柄锈剑

作者:一柄锈剑

喜高温高湿的佛教圣树菩提树,本来并不可能生长在西北宁夏,然而在须弥山相国寺、子孙宫一带,却生长着十来棵,尤其是这棵最高大的菩提树格外引人注目。据说林业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实验,想人工繁育“菩提树”,但始终没有成功,成为未解之谜。

有人说,宁夏须弥山石窟,是一部刻在石崖上的百科全书。因为能从形态各异的佛像身上看到南北朝至隋唐的文化变迁。当年虔诚的信徒,用刀刻出的不仅是对宗教的信仰,还有历史的年轮、战争的刀光剑影、丝路的繁华盛景……

(责编:王文婧(实习生)、刘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