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借助“天眼” 贵州打造全域旅游新样本

2017年11月13日19:02 | 来源:羊城晚报
小字号

中国天眼FAST——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平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贵州平塘天文小镇的“天幕” 平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策划:孙爱群

采写:羊城晚报记者 李国辉

中国天眼,简称FAST, 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这一面积足有30个足球场大的巨型“天锅”,可以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宇宙信号。自去年落成以来,中国天眼已成为全球天文科技学界聚焦的中心。

因为有了天眼,贵州黔南平塘县成了“全球看得最远的地方”。巧的是,天眼落户的乡镇,自古名叫“克度”(与“刻度”谐音),仿佛早已预示着与精密的天文刻度盘息息相关。

而今,借助天眼的吸聚效应,平塘打造了集天文科普、宇宙探秘、旅游度假和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天文小镇,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成为贵州黔南探索全域旅游发展的又一样本。

1 天眼成天文科技旅游胜地

距离贵阳两个小时外的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天眼FAST是人类直接观测遥远星系行星、寻找类似太阳系或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潜在智慧生命的重要设施,其科学目标主要是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发现新脉冲星、主导国际甚长基线网、探测星际分子、寻找地外文明等,在航天工程及其他领域也具有广泛用途。

2016年9月,天眼正式落成投入使用,让全球的目光望向了平塘。这里,变成了一个“世界上看得最远的地方”,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而今,就在天眼5公里核心区域外的地方,正围绕天眼,大力发展天文科技旅游,并建立了一个以天文科技为主题的平塘天文小镇。

来到平塘天文小镇核心区内,有一座天文时空塔,寓意为“核心科技”。塔基半径23米,寓意着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从提议建设、选址规划到落成启用历时23年;99.999米高的天文时空塔,采用碟形塔基,寓意人类对 UFO 的定义,象征人类对未知宇宙的遐想。

而在天文小镇景观中轴线上,450米长的“天幕”也格外吸引着游客的目光,通过虫洞和流光天幕两大构筑物,营造出了神秘星空的天幕效果,让游客不由自主地仰望这片“星空”。

在国际射电天文体验馆内,游客可以了解射电天文学的发展史,也可以了解中国天眼建设的全过程,更可以通过天文体验馆内的“穹幕”,看看太阳系中的各大星球都长什么样。

“我们建设的天文小镇,就是围绕中国天眼办旅游,把天眼作为核心的旅游产品来打造,大力发展体验式的天文科普旅游。”平塘县旅游局副局长田茂刚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说。

为了让天文小镇充满天文科幻元素,小镇从高速公路出口一直到核心区域内,都让游客仿若进入了一个“天文”世界,每一座桥、每一条路、每一个建筑都是以天文元素命名。

“未来,在天文小镇内,我们会围绕天文科技游,把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手段,都运用到旅游设施中。”田茂刚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天文小镇如今已在策划建设火星基地度假村、月球基地度假村等具有天文科幻特色的酒店,并已对外招商。

去年以来,天眼已成为国际天文学术交流的中心,国家天文台的重要对外活动都在天眼举办,这为平塘带来了“国际视野”,也同时考验着当地的旅游服务水平。如今,平塘正在争取建设天文学术研究交流中心、国家天文相关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田茂刚说,平塘县将依托中国天眼带来的吸聚效应,打造科普夏令营、研学旅游等,最终要将平塘天文小镇建成集天文科普、宇宙探秘、旅游度假、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科技旅游目的地。

11月7日, 以“聚焦大射电·联通天地人”为主题的第十二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天文小镇举行。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为以天眼和天文小镇为核心的中国天眼景区“中国科技旅游基地”揭牌,这也是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之一。

2 以“科技旅游”带动全域旅游

在“天眼”的聚吸效应下,平塘主打“科技旅游牌”,已经有效带动了地方旅游产业井喷式发展,旅游产业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田茂刚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仅在2017年上半年,平塘就接待游客近514万人次,增长高达40%,旅游收入也增长了40%。

以“天眼”为核心的平塘科技旅游,已经成了贵州发展旅游的成功示范。但这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的平塘来说,这还只是一个起步,未来必须通过天眼为核心的科技旅游带动,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

田茂刚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平塘的全域旅游战略,就是以中国天眼和天文科技游为核心,以地质科普、山水风光游、民族文化游为支撑,开发全域度假旅游产品,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天眼所在的大窝凼喀斯特洼坑,本来就是游客惊叹的世界自然奇迹。在平塘,还有着一大片天坑群,可以欣赏到世界地质奇观的神秘壮美,让游客叹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魅力。

未来,平塘将以天坑群为主体,建设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生态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景式、综合性山地生态旅游区。

“天坑群、地下暗河等地质旅游特色,让游客来到平塘,不仅能了解天文,也能了解地理地质,甚至了解地球演变进化的过程。”田茂刚说。

平塘以科技旅游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模式,也让许多企业从中看到了无限商机。

来自广州的科技企业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直是国内科技演绎艺术领域的佼佼者之一。平塘打造天文小镇,发展科技旅游,也给这家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450米长的“天幕”,就是由他们设计打造。

“既然要搞科技旅游,就必须要突破传统。我们设计的天幕用菱形图案,创意源于天眼的反射板形状,而且用的是全透明的屏幕,不会遮挡天空,就是要反映‘聚焦大射电,联通天地人’的主题。”该公司副总裁张远齐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仅在天文小镇他们参与的项目金额就高达1.2亿元。

张远齐认为,作为天眼的所在地,平塘以科技旅游作为龙头,带动全域旅游的发展,深受投资者看好,他们也准备投资更多的创新项目。

3 顶层设计打造全域旅游样本

在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汪文学看来,平塘以科技旅游带动全域旅游的模式,将全面深化对“大旅游”、“全域旅游”、“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等关键词和前沿领域的观念认识,也将推动贯彻落实贵州全域旅游和“旅游+”理念,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旅游服务内涵,推动旅游业发展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实际行动。

全域旅游的荔波模式,也是黔南乃至贵州旅游发展的一张名片。荔波县拥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品牌和国家5A级“樟江风景名胜区”的金字招牌,更有着300多个布依族、苗族、水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原始村落,还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乡。

早在20世纪90年代,荔波一直是“煤炭经济”驱动的城市,煤炭带来的财政收入一度占县财政收入的75%以上,粗放式的无序开采带来的是地表塌陷、污水横流。几经整治和探索,荔波才逐步摆脱了“煤炭经济”的束缚。

2015年3月,荔波县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并形成了“545”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即从“全空间、全季节、全产业、全服务、全社会”五点上入手,把过去传统旅游的单一方式组合成一个整体,在改善交通、引进金融投资、吸引人才和建设大项目四方面下功夫,注重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互联网+、新的社会需求、良好的商业模式五方面相结合。

荔波县旅游局副局长尹汝余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围绕旅游交通、休闲度假、大健康、旅游景区项目开发,我们实行了很多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参与到重大旅游项目开发中。”

如今,荔波还依托贵州的大数据优势,组建了全省第二大的旅游大数据服务中心,为荔波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板块服务。

“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各大景区的人数,我们可以让游客提前看到每个景区的拥堵指数,游客就可以根据大数据选择目的地,实现智慧旅游。”尹汝余说。

无论是平塘还是荔波,交通一直是多年来发展的瓶颈。而发展全域旅游,交通基础建设必须先行。

尹汝余表示,荔波早已提出旅游交通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了景区与景区之间车程不超过半小时的“小环线”。

如今,从贵阳到荔波仍需3个多小时车程,待贵南高铁开通并在荔波设站,两地距离将直接缩短至40分钟。

平塘县旅游局副局长田茂刚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平塘也在全面提升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年还将启动两条新的高速公路建设,未来从贵阳直达中国天眼景区,只需要60分钟车程。

黔南州旅游发展委主任谭夔认为,全域旅游的发展,必须通过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对于黔南州来说,一方面要依托“中国天眼”独特的资源,举全力打造天文科普旅游,使“中国天眼”景区成为黔南乃至贵州走向世界的一张响亮的名片;另一方面则是要将素有“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之称的荔波县创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责编:初梓瑞、庄红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