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厕所革命需务实推进

邓建胜
2018年01月08日08:1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落实“厕所革命”要求,应当尊重群众习惯、尊重自然条件实际,让老百姓方便使用、整洁使用才是王道

 

  最近在调研中,一个发现令人深思。在某知名景点,相距不到30米的两个厕所特别显眼:一个是“味道十足”的简陋旱厕,有人把守,进门得付费两元;一个是瓷砖贴到屋檐,轮椅通道、洗脸池、纸巾盒都很齐全的星级厕所,玻璃门上写着“免费公共厕所”,但“铁将军”把门,看上去至少三四个月没有开过门了。

  向旁边的小卖部店主打听,才知道这个星级厕所建成后用了没多久就关门了,原因是这里海拔高,哪怕盛夏,一到晚上就结冰。“就是能冲水,冲下去的污物还是与旱厕一样,都积在下面了,臭气熏天。荒郊野岭的,哪能为这厕所铺设上百公里的排污管道?”店主这样说。据悉,在如此高海拔地区建一个星级厕所,造价至少六七十万元;为保证正常使用,每年管护成本也得几万元。花这么大的成本,其功效还不如农家几千元建的简易旱厕,问题出在哪里?

  其中肯定有多种原因。比如,上级部门刻意追求高标准,只按照规划进行验收考核,不考虑高海拔地区的实际;基层部门为了完成指标、应付检查,只能按图索骥,硬着头皮蛮干;所在单位使用不便也维护不起,索性闲置了事。与其靡费许多来打造一个面上好看的“样板”,不如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让百姓用得更方便更舒心。

  小厕所,大民生。近年来,“厕所革命”逐步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延伸到农村,受到普遍欢迎。解决群众如厕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有共性的东西,但也有很强的个性。比如,人口集中的地方尤其需要注意环境整洁,所以有必要把是否贴瓷砖、盥洗室要配备哪些东西、冲厕水量大小乃至每天擦洗地板几次都规定详细,并以此作为星级厕所建设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规范。而在一些人口聚集度不高、生活污染问题并不突出、无地下配套管网,甚至不通水不通电的边远地区,方便使用则应放在第一位。

  我曾到只有9户人家的西藏隆子县玉麦乡住过三天。这里的藏族群众,创造性地把厕所建在沟渠上,用两块大木板在沟渠上搭“桥”,再在“桥”上盖个棚子。这样的“直排”不但解决了群众的卫生问题,而且给附近高寒贫瘠的土地增加了有机质。落实“厕所革命”要求,应当尊重群众习惯、尊重自然条件实际,让老百姓方便使用、整洁使用才是王道。要是在这里也按照“五星级”标准修建厕所,最终只会沦为代价高昂的摆设,而且很容易在群众心目中产生负面影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就提醒我们,尽管财政宽裕了,群众腰包更鼓了,但是底子薄、人口多仍是我们的国情,公共服务和扶贫帮困等社会建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是最根本的要求。实事求是、科学施策、精准施工,惠民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有自己居家过日子的劲头。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景区,如果把建星级厕所的钱拿出来改造现有旱厕、补贴给那个管理旱厕的农户,估计花少得多的钱,就能取得好得多的效果。

  (作者为本报西藏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08日 05 版)

(责编:连品洁、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