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乡村+农业”休闲观光游 打开青海省乡村振兴致富路

2018年06月22日15:36 | 来源:青海日报
小字号

农庄一角。

儿童乐园。

廊道。

行走于湟中县田家寨镇窑洞村的田间小路上,沿途草木葱茏。几年前,这里曾是一个增收难、路难行、村容差的贫困村。只有光秃秃的山,沟壑纵横,人迹罕至,当地人多在外务工,靠山吃山行不通。

“这里是我的家乡,我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孩子。”从2006年开始,在西宁市湟中瑞泰山水农庄总经理姜文宁的努力下,他在村里带头办起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依靠劳务输出、养殖、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实行“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运行机制,与农户签订入股协议,明确责、权、利,实现合作社与贫困户的双赢。

在青海省贫困山区,生态问题往往与贫困伴生。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自2016年以来,从合作社到生态旅游的发展,通过姜文宁的湟中瑞泰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开发建设,他将村里的2000亩土地流转,以旅游产业助推窑洞村精准扶贫工作,窑洞村从一个贫困的小山村蜕变成为集夏都西宁的生态休闲后花园、休闲度假的娱乐园、户外运动的健身园等诸多称号的户外旅游运动胜地。

走进山水农庄,美景映入眼前:螺旋架上无土栽培的青菜郁郁葱葱;温棚里熟透的草莓让人赞叹不已;林谷小屋,健身徒步通道,牡丹花海,以休养为主健康养生区、充满传统韵味的民俗文化展示区……这里是一处集自然生态景观、农业生产、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民俗文化、体育赛事、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绿色综合性实体。近两年的发展,体验农业与休闲观光相结合综合田园体初步形成。人工湖景观、垂钓区、水上游乐区、儿童乐园、农耕体验区、游客集散中心、自行车赛道、停车场、拓展训练营、休闲花海观光区、游乐区、农作物迷宫、农作物观赏区、生态小道、蒙古包住宿餐饮服务区等旅游配套设施应有尽有。

严进洪是土生土长的窑洞村人,这些年村里的变化他全看在了眼里。“一年比一年变得好,“以前我农忙时就在家种地,农闲时外出务工,现在的地也被流转了,每天我就去农庄的温棚里打工,一方面能就近照顾好家庭,另一方面在自家门前就能挣到不错的收入,年底还有分红,生活各方面也变得越来越好了。”严进洪直言,村里搞起旅游,不仅改变了村庄的模样,也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而严进洪只是窑洞村受益村民其中之一。据了解,窑洞村现以旅游观光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总体带动周边6个村农户1000多户,受益2400多人,带动本村农户328户,受益1328人,其中贫困户34户,93人,同时对本村贫困户进行重点帮扶。以“产业带动地方,项目推进帮扶”为出发点,引进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按照高于银行利率2%的方式给村集体分红,其中30%用于贫困户精准帮扶,70%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年收入。

此外,农庄积极为窑洞村及周边村民提供各种就业岗位,通过项目完善了该地区水电配套设施,改善了贫困群众生活条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贫困户采取扶智与扶志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与贫困户座谈、组织去周边省市考察学习、在本村组织种植、经营等培训指导,使当地农户及贫困户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通过给贫困户无偿提供种苗及温室,带动了整个村子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而严进洪所说的温棚是瑞泰山水农庄引进的国际农发温室建设,据瑞泰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振华介绍,农庄目前已建成132栋高标准日光节能温棚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结合新型智能温室建设,转变种植结构,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做足“农业+”文章,推进“农业+旅游”。“我们在庄园里通过美化山水林田湖、创办农业嘉年华、建设休闲农庄等新模式,不仅提供特色果蔬采摘,同时可让游客在温室中进行游乐项目,让市民在农村住下来、游起来,更好地享受青山绿水带来的愉悦。”贾振华说。

而这种“乡村+农业”的乡村旅游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经济业态,在我省多地落地开花,成为我省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引擎。

在互助土族自治县麻吉村油嘴湾景区,蜿蜒的小路延伸至山顶,一路上摆放着由当地农户种植的绿色天然蔬菜水果、手工制作的洋芋粉条和酿造的青稞酒等特色产品。

据了解,2017年以来,互助县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建设了集花卉观赏、农事体验、古窑洞文化体验、徒步健身、特色小吃为一体的麻吉村油嘴湾生态休闲农庄,并直接和间接带动周围60余户农户就业,户均增收1万余元,其中贫困户增收8000余元。今年,农庄提档升级,计划重点打造智慧游乐区、动物乐园区、跑马休闲区、健康养生区等核心区域,项目建成后将直接带动1558人就业,人均增收2.4万元以上,将辐射带动麻吉村周边实现稳定脱贫。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景阳镇汇丰景园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是一家集合了花海、餐饮、农业科普、采摘体验及民间艺术欣赏为一体的近城休闲旅游度假中心。景园以景区项目和生产基地为依托,自2016年起每年为帮扶村2户贫困户免费提供2栋温室大棚,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每年为500户失地农户低价提供1000栋温室大棚,户均增收4万元左右。同时,景园还聘用周边村庄农户约700人左右,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起到积极作用。

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通县自2016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以来,着力打造以“引导休闲潮流,创造健康生活”为理念,以度假、乡村格调休闲为主题的景阳汇丰现代农业观光园。同时,依托景阳汇丰现代农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实现生态文化旅游业态融合发展,以景阳汇丰农业观光园为龙头,带动周边村庄发展。

“生态文明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青海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规划建设处副处长李旭辉说,青海省当前许多景区与生态功能区重叠,为了落实保护优先原则,正在委托中科院编制《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用制度打实生态“底子”,铺实乡村振兴路。

据了解,我省去年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6亿元,实施了52个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906户、14195人。

发展乡村旅游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青海人从绿水青山中找寻“致富密码”,走上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发展之路——(记者 谭 梅)

(责编:杨僧宇、刘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