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守护苗寨瑰宝 靠技术也要靠年轻人的关注

2018年09月25日09:35 | 来源:人民网-旅游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杨僧宇) “苗绣绣法多种多样,双针绕线绣是其中非常古老、复杂的一种,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曾经有六七十年,都是几乎失传的状态。” 绣娘李敏介绍说,她所在的雷山县丹江镇猫猫河村位置偏远,不是游客常来的地方,村子里继承的双针绕线绣法,更加少为人知。

看到年轻人们带着摄影摄像设备走进村子,百度匠心中国行贵州站调研队伍中有几位格外年轻的面孔,他们来自山西、福州、内蒙古等地,年龄在19到24岁之间,很多是第一次亲身与传统手艺人接触。而这样的青年学生调研项目,正在全国几十个城市同步展开。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需要年轻人

从台江县城出发去施洞镇,坐完大巴车又要走很远才能到非遗传承人吴水根的家。

吴水根是苗银锻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打银已经32年了,随着科技的发展,有段时间银匠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吴水根的众多同行和徒弟中,已经有很多人不沾银了。

吴水根告诉我们,银饰是苗家姑娘嫁妆里必不可少的部分,一套完整的苗银嫁妆包括头帽、手镯、项圈、脚钏等,重达十几斤,即使像吴水根这样的老银匠,每天打制也要耗时近50天,一年只能打八至十套。

看到吴水根可以仅凭想象而不用借助任何度量工具,就能把一块碎银子捶打成脆响的铃铛、栩栩如生的蝴蝶、弧度优美的项圈,年轻人们赞叹不已。从吴水根家里回来,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的陈宇飞连夜剪出了一个10秒小视频发到了朋友圈:“现在的青年人就应该更多地去关注这些老手艺,并把他们的了解与认识传递给周围的人。

来自山西的李俊楠同学在参与活动之前仅仅听说过一部分比较出名的传统老手艺,“很大程度上,它们只存在于书本、电视上,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并不深入,亲眼看到比想象的还震撼,感觉自己该学的太多了。”吴水根的银饰让他惊叹,欧东花的苗绣技法更让小李心生崇拜。

欧东花所在的凯里市苗侗风情园民族服饰博物馆,距离吴水根家不到半天车程,这里珍藏着她多年收集的苗绣作品。欧东花8岁开始便跟着祖母、母亲学习刺绣,至今已有40年。她不仅熟练地掌握了苗族传统的平绣、打籽绣、堆绣、叠绣、贴布绣、马尾绣等技艺,难度极高的施洞破线绣也不在话下。

准零零后女生陈思涵这次从福建飞来贵州,对苗寨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到了欧东花的博物馆,一看到老织布机,便忍不住坐上去。在欧老师的指点下,小陈有模有样地学着纺线,在绣娘李敏的家里,她又学起了编线的手艺。小陈说,“这看上去简单的手艺,其实学问可大了,我学了半天,织出来的线还是松松垮垮,希望有机会多花些时间在这里学苗绣。”

据了解,这些调研的学生记者们均来自百度与中国青年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大学生发起的“百度shǒu艺人—亮手绝活儿”公益行动,活动吸引了200多个校园媒体单位、2000多个大学生记者参与,此次随队参与贵州非遗调研的几位学生便是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

新技术的支撑,让更多人了解传承

不管是贵州的苗银、苗绣、老北京的兔儿爷、陕西的皮影,这些老手艺在互联网时代似乎越来越不受年轻人的关注。如何让更多人年轻人认识、了解并喜欢上传统文化,一直是很多文化传承人的一块心病。吴水根说,寨子里年轻人越来越少,他跟外界的联络只能通过自己孩子,“很多人愿意买路边地摊的银器银饰,以为那就是正宗手工打制的苗银,其实那不能代表苗银的手艺,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年轻人们。”

调研过程中,学生们向手艺人展示了为其制作的信息流传播画面和明信片,手艺人们很是欣慰。吴水根、欧东花都告诉学生们,自己不懂上网,李敏也坦言自己连电脑也不太会用。传统手艺的传播,更多还需靠青年人与新的平台与技术一起来推动。

此前,百度将吴水根、欧东花、李敏的故事放到百度信息流上,在喜爱传统文化的人群中精准推送,每个都有50万以上的曝光。百度还将他们的故事免费投放到机场、电影院、取票机和餐厅等线下场所,让更多人看到他们、了解这些传统手艺。

新技术也需要好内容。“百度shǒu艺人”项目组成员告诉记者,百度的初衷便是通过校媒记者实地走访调研,让年轻人关注非遗的同时,把全国各地的手艺人故事带回来,并通过百度信息流、AR等技术和产品,更广泛地展示给更多人。

据了解,这样的学生调研项目正在几十个城市同步开展。哈尔滨师范大学的邸月丽和同伴们采访了黑龙江民俗画的传承人郑洪光,“当我去看她作品时候就好像感受到了黑龙江人民那个年代的生活。门前的大红灯笼,冬天冻的硬邦邦的冰糖葫芦,五颜六色的大厚棉袄??这个项目给了我们学生一次深入了解非遗的机会,我学到了很多,也很热爱非遗,会去用自己的力量传播和守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与河南禹州钧瓷传承人苗长强采访的大学生潘奕良参加活动时也是既兴奋又紧张,“因为自己虽然是河南人,但对钧瓷是一无所知,真的非常感谢这次经历,能够让我这么近距离的感受河南的钧瓷文化,感受一个老手艺人对自己所传承的国家非物质文化的热爱与执念,这种切身的体会是任何老师都讲不出来的。”得知自己写的内容要上线到百度平台上,小潘非常高兴,“很开心能通过我们的笔把手艺人的故事记录下来,传播出去。”

年轻人的关注、新技术的的加持也给了老手艺人信心。在欧东花看来,只有更多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参与到观赏、制作、创作的过程,成为日常喜爱的消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文化及工艺传承的问题。

所谓非遗传承,无非就是在老艺人和年轻人之间撑船,而摸索出老手艺在新时代下的传播与传承机制,把非遗文化推向年轻人的视野,也正是用技术拯救非遗的关键所在。     

(责编:杨僧宇、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