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重读苏州园林,在时空与连廊中移步换景

2018年09月28日10:4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中国古典园林自春秋战国的苑囿始,便一直延续着其传统文化的形式。直至今日,仍有一些人以当代的方式延续着古典园林的精神,比如苏州当地的文人代表叶放、艺术家管怀宾、建筑师王澍等。

自明代计成所著《园冶》一书在日本被发现以来,中西方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注和研究开始有了较为系统的发展,从喜仁龙的《中国园林》、威廉· 钱伯斯的《东方造园论》,再到张家骥的《中国造园史》等等,逐渐成为了一种显学。

但现保留较为完好的名园只有十余座,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虽然不可再现过去的风貌,但我们可以由尚存的文字记述和图像资料,回到对过去的想象之中。正如明人汤传楹追忆其苏州西南私园荒荒斋所记:“每至明月之夜,倚楼吟眺,烟树惝恍,南望穹窿一带,山色有无,与云出没。”

Ⅰ. 叠加时间的视角

深奥曲径,通前达后,全在斯半间中,生出幻境也。

随着私家古典园林的公共化和景区化,这些名园每日都能吸引国内外诸多的游客。也有学者疾呼这样的参观形式是否有悖于园林中文人气质的延续,是否应该作为一种博物馆展品的形式来妥善保存。相关遗产保护的诸问题并非本文中试图要解决的,但这种针对“体验”所引发的讨论事实上带来了另一种更为重要的思考,即我们如何在当下来游览古典园林。

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提到了园林与苏州城市生活的关系,“狮子林和拙政园,皆为郡中名胜。每当春二三月,桃花齐放,菜花又开,合城士女出游,宛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也。”普通大众被吸引来到园林,正是因为它们是“园林”,是这个地区名胜的一部分,到这里比去远处的名山(苏州郊外的西山、东山)更为容易,慕名而来,一睹建筑与竹木山石。可以去“多奇石,阴洞典奥”的狮子林,还可以走访“聚奇石为十二峰”的留园。从这便可见,那时的游人把园林作为季节性出游习俗的场所,这些园子的价值在于提供了感官上的愉悦,并不在乎是不是重要的文化之地。更有园主陈设珍禽异卉、彝鼎图书,更是为了吸引参观人,有助于旅游热点和奇观的安排。

苏州沧浪亭

园林并不是幸存下来,而是保存下来。和传统古建筑一样,园林中的建筑与景观也是经历了反复的修建。我们很难用一个时间点来定义某个园林的场景。和园林有关的诸多文献总是按照各自的时间场域,实时地记述着园林的具体情况,这并非西方传统史学中与时空观念密切联系的黑格尔(或康德)的讨论。柯律格(Craig Clunas)曾说过,“没有任何一处明代园林景观以其初始的形式留存下来。”沧浪亭从宋人苏舜钦到清人宋荤反复易主,艺圃从 1560 年代袁祖庚的城市山林到文震孟的药圃,最终到姜实节的艺圃。园名、园址、空间,它们是在不断地甄别、揣度中的模糊不清中品味。正如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之言,“存留的形式变成了存留之物的内容”。“重读”一词的意味便在于不断地去叠加它们的意义和内容,一种时间上的延续。

苏州的城市身份使得古典园林不单单只是一种文学的载体,正如上文所提及的旅游热潮,它们也是享乐主义历史的见证。作为当下的体验,应让那些与传统园林有关的典故和文化内容不只是一种匆匆而过的旁白,而是和体验者的感官形式互相交融。园林中的一扇月亮门或是半掩着的木窗,便会让人联想到杜甫所言:“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或是谢灵运的名句:“罗层崖于户里,列镜澜于窗前”,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体验过程。历史性的脉络在文中将不再是主角,而是将视角回到历史文献和现场中那些细节和触发情绪的关键点。尝试一种将遗产面向公共开放的体验性书写的可能性。

Ⅱ. 超越体验感

或循池走,倚石而歌,琅琅震屋壁,与泉声相唱和也。

从历史的进程来看,作为观者的我们似乎都是园林历史剧作中的陌生人。我们临近,但是又那么的匆忙,试图在短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知识。这种文化意义出现在文献和导览词中,当我们来到园林的场景中,它们如何与我们的知觉产生联系,则是当下面临园林观赏和体验的重要之处。

近代的科学制图学(平面图)和摄影术为代表的“客观视觉”似乎给园林体验赋予了稳定的空间深度和尺度。留存在绘画和文学中的弹性(也可以指向冯仕达老师所称的非透视效果)似乎被淡化了,包括拥有着浩瀚文献和图像的苏州古典园林。

怡园曲廊视线景象,叶雨仪绘。

宋人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用“可行”“可望”“可游”“可居”来形容山水画的境界,作为表达绘画的语词同样被用作表达园林空间深远的视觉意象,如“深奥”“阴翳”“浩淼”等等。计成在《园冶》中记录的多是造园之法,此法并非只针对某个园林,而是表述和再现一种山水间感受的情态。“山楼凭远,纵目皆然”中主体视觉和楼宇高度的关系,“板壁常空,隐出之别壶天地。亭台影罅,楼阁虚邻。绝处犹开,低方忽上”描述了空间的虚实对于主体在高低体验上的差异。在有关苏州园林的图文中,宋人苏舜钦记沧浪亭“翠玲珑”有云,“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与现在的翠玲珑仍然有着相似的感受。清人陈栩在《游留园感怀诗》中有云:“小亭临水绮窗开,镜面波光绝点埃。”钱大昕记苏州寒碧庄(留园)之名有云,“竹色清寒,波光澄碧。”

留园植物的遮挡模糊了左右的方向,照片与画来自徐灵杰。

清人达桂在《网师园记》中写道:“或循池走,倚石而歌,琅琅震屋壁,与泉声相唱和也。”甚至从一些关于园林的绘画中,也能够让我们在园林游览中获得一种从诗句到在地的移情(empathy)。

Ⅲ. 双向曲回

园林并不是幸存下来,而是保存下来。和传统古建筑一样,园林中的建筑与景观,也是经历了反复的修建。

《园冶》有云,“深奥曲折,通前达后,全在斯半间中,生出幻境也。”这里谈到了园林中路径的曲折,它不只是连接了前后的方位,在行走的过程中会有不一样的情景出现。走在怡园的这条曲廊上,随着步伐逐渐前进,身体的方向跟着廊的曲折不断发生着变化,左边几乎五步一景,而从漏窗往外看,能看到近处同一假山的不同面向,同时也片段性地看到了内院的全景。景包廊,亦是廊包景,它尽可能增大我们与景的接触面积,在不经意间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景致。沧浪亭南部沿河处也有一双廊,其不仅在平面上有曲折变化,两侧地面高度上也有着差别。两侧行人,透过中间的漏窗,一会儿能互相对望,一会儿便不见踪迹,低窗可见园外河水,高窗则转移视线回望园内假山。

有一诗句题写在拙政园的梅亭处,以描写其窗之观景:“日气初高雾色降,青山幂历映船窗。”窗外的景致会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发生变化,“幂历”体现了不同空间层次的叠加。清人吴嘉洤在《游寒碧庄(留园)》写道:“不见窗前有落花,却看池上吹飞絮。”作者并不直接说(建筑的)窗和水面的关系,而是借助植物落和飞的动态来表现。青年艺术家徐灵杰回想起,并记下了在留园“活泼坡地”西处的一次经历,并用绘画形式进行了表达。

狮子林九狮峰小院西侧的一道海棠门上刻有“探幽”二字。

“10月23日的上午,天气晴朗,早上八点太阳光由温和不知不觉地变得浓烈。行走在假山的光影之间,视觉比触觉、冷热感觉、嗅觉等更能感受到明暗的变化——暴露在阳光下,视野中有暗部时总是不适的。在投射在植物下的暗部行走不全是平稳的状态,一缕缕的阳光从不规则形状的遮挡间穿过,刺激放松戒备的眼睛。从浓密的植物深处走向向阳的东侧,阳光逐渐由零散变成大块干净的样子。

“在返回的途中,远处墙体的距离感减弱,我甚至误以为这是假山最边缘,当我走到后面发现真正最后的路时,那条被隐藏的路又拉伸了墙体的距离感。是什么让我产生了这种误判?是强烈的光线吗?转折路径外围有一棵树,树后是外围的墙体,从东面打来的光线把视野中的内容干净地分为亮部和暗部,关注点更多会在形状整齐而零散的光线上,拉近远处的植物,因为眼睛在光线充足的状态对绿色和黄色光是最敏感的。绿色的固有色将远处和近处的植物连在一起,远处树大面积的黄绿色受光面非常吸引眼睛,从而拉近了距离。

苏州拙政园

“走到了大的青枫树下,光影在地上形成的图案模糊了垂直和水平间的关系,也分不清楚左拐还是右拐。左右两侧和前方都有遮挡物,不规则形状的光线淡化了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即交界处。强烈的光线模糊了边界,同时强调了上方树叶的形状。位于西侧植物的遮挡制造了暗处,加强左右两边的对称性,影响了判断。”

这番生动的体验让人想起了明人屠隆在无锡寄畅园中的感受,“间至山穷水尽处,谓无可复通道,忽折而别开一径,景物严然。”以及清人刘恕在留园所记:“石磴崎岖径自转,参差进退两逢迎。”环境的参与使得园林的体验变得丰富,一些日常的判断也变得难以琢磨。这恰恰表明了园林多样的情态,也提醒了游观者需要敏锐的观察。

无锡寄畅园

多种材料间的类比,图像、诗文、摄影、在地,甚至是记忆,这里不断丰富其自身的“观念堆积物”。正如清人蒋和在《画学杂论》中所云,“游观山水,见造化真景,可以入画。布置落笔,必须有剪裁,得远近回环映带之致。”园林的观赏就像一次想象力的实践。这似乎暗示了园林的游观并不能依靠地图或是笛卡尔的空间体系。这种在地性的书写也似乎指向了德塞都(Michel de Certeau)的“游览与图认”(touring and mapping)概念。园林的游观正是在于书写和现实的异同,正如《园冶》所暗示的,园林的书写本身就是开放的,它能指涉我们当下的共通体验。除了自古的诗文所暗示的体验外,我们在现场所获得的新感受,也将超越实存客观的、典故性的或技术层面的园林。(图片来源:百代旅游)

(责编:蒋思宇(实习生)、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