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最美不过重阳节

梁 冬
2018年10月15日07:1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临近一年重阳节。走进大街小巷、家庭院落,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息,弥漫着清香的芬芳,沁人心脾,让人心醉。多少亲人相伴老人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

  最美重阳节,因于一个吉祥的数字。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的“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举行祭祖与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中元三节并列为中国传统里祭祖的四大节日。相传重阳节的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最美重阳节,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小伙,他听老人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祸害。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于是他拜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为师,一年又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桓景回到家乡,带领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高山。他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又把菊花酒倒出来分给每人一口,说这样瘟魔便不敢近身,方可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只身降妖。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那瘟魔出水走上岸来,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桓景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了重阳节,有了重九登高的习俗。

  最美重阳节还得于德孝文化的传承弘扬。九月初九,“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民间在重阳节开展敬老爱老的活动。重阳节敬老,最能体现古人德孝这一独特而朴素的自然道德观。在古代,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人们祭天、祭祖,向天地、先祖表达感恩之情与崇敬之意。如今,祭祖这一传统礼制还在一些地方延续,谨守“秋祭”习俗。而“敬老”传统,不仅得到保留,还被当代人发扬光大。

  今天的重阳节,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农村、社区都组织老人吃长寿面、排练文艺节目、秋游赏景,临水玩乐、登山健体,让老人们的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许多晚辈也会搀扶家中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优质可口的美味,充分展现和传承了中国崇尚礼仪的传统文化。尊重老人,爱护老人是传统的美德,是社会的责任。再过两天,又是重阳,请大家行动起来,让老人笑过重阳,让老人们老有所乐,真正分享和谐社会带来的祥和与温暖,把最美丽的祝福送给全天下的老人。

(责编:易潇、刘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