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打好文化惠民“三张牌”
“排上了,终于如愿以偿了!”10月26日,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文化馆公布第28期全民艺术共享课堂公益培训学员名单,53名幸运地排上号的新学员欢呼雀跃。
青秀区文化馆开设的全民艺术共享课堂是最受当地市民欢迎的公共文化品牌之一,每期的内容包含艺术名家讲座、亲子音乐沙龙和书法、国画培训等,已形成每周六固定举行的常态模式。此外,青秀区文化馆还有月月演、青少年音乐普及、亲子启蒙教育等十几个常态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据青秀区文化馆馆长彭志伟介绍,自2017年起,青秀区大力倡导共享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将辖区内多家企业、商业小区等的活动室充分利用起来,建立了青秀区文化馆分馆,并尝试在分馆开办青秀区全民艺术共享课堂,推进全民艺术普及。
青秀区文化馆丰富的服务活动只是南宁市文化惠民的一个缩影。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南宁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打好“阵地牌”“服务牌”“特色牌”,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高实效,让贴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市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打好“阵地牌”,夯实文化设施。夯实基层综合性文化设施建设,注重人、财、物配备,实现5县7城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共建成884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覆盖全市64%的行政村;夯实全民阅读文化阵地建设,建成图书馆联合分馆47个、图书流通站172个、图书小站26个、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11个、农家书屋1443个,扩大了服务覆盖面,提升了服务效率;夯实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启动民歌湖“周周演”活动提升工程,升级“百姓大舞台”,满足包括露天音乐会、话剧等各类艺术演出的不同需要,有效推动了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体系化、常态化发展。
打好“服务牌”,丰富产品供给。突出“三推动”,通过流动文化服务带活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阅读进万家,构建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城乡一体化图书服务网络,最大限度统筹了全市的文献信息资源,实现了307万册图书资源共享;组织开展“书香绿城·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绿城蒲公英讲坛、爱薇园绘本故事会、汽车图书馆进校园等阅读品牌活动,让阅读融入生活,让城市散发书香。推动活动乐百姓,不断提升民歌湖“周周演”活动质量,推出新春惠民演出、“相约民歌湖畔·共眷天下民歌”大型民歌专场等主题活动,依托品牌活动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培训惠民众,持续开展阵地公益培训、“文化志愿春风行”培训、“百姓歌圩”千人培训活动以及扶持乡村社区业余文艺队等,年均开展各类培训4700多场,培训人员2.3万余人次,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转变。
打好“特色牌”,深化惠民服务。南宁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创新文化惠民的内容、形式和载体,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
“主要是抓好文艺活动进基层、公益电影入社区、免费场馆常开放、广播电视到村屯等工作。”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有关负责人说,以“送戏下基层”“送戏进校园”为载体,推动专业文艺院团以“红色文艺轻骑兵”的形式深入基层演出;将电影放映纳入文化惠民常态化服务项目,让越来越多高品质的电影作品进入百姓视野,同时丰富百姓生活;扎实做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免费开放工作,组织开展文艺演出、讲座、展览、培训班、创意教室等活动,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面抓好贫困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无线网络覆盖工程、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实施乡镇广播电视网络整合,有效丰富和提升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内容和质量。
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南宁全市已开展“送戏下基层”演出300场、“送戏进校园”演出50余场,开展社区电影放映2400余场,参与群众153万人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