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伙村

贵阳市花溪区把伙村地处北纬26°24,东经106°41’,位于清溪办事处东部,东抵陈亮村,南抵扬中村,西抵营上村,北抵麦乃村,国土面积7.5平方公里。属中丘陵地貌,红黄土壤,平均海拔1130米,水资源较差,森林覆盖率达80%,以马尾松及灌木林为主,矿产资源有紫砂岩等。
把伙村村民委员会设在大塘,距清溪办事处4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496户,1734人,把伙村支部设五个党小组,党员人数46人,耕地面积53公顷,其中田50公顷。村民水资源主要靠山泉灌溉,生活用水以自来水为主。村民居住在砖混结构的房屋内,但仍有保留完整的传统房屋。
把伙村民居建筑
把伙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主要是外出打工以及种植经济作物,辖区内有企业2个,沙厂的入驻,给村里每年支付3.5万元租金农业产业结构较合理,农业科技含量达85%,粮食产量478吨,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村集体收入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91.80元,1998年达国标小康村。村民主要收入来自种植传统农作物以及经济作物,有草莓450亩、杨梅300亩、艳红桃220亩。1997年随着福泽园的入驻,村内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同时直到如今福泽园给村民缴纳三分之二的医疗保险。
交通较为方便,村级公路直通村里,有小学一所,目前有3-6年级共计50人左右,教师6人,私人承办幼儿园一所,农家书屋一个,藏书3000余册,村临近花溪区清溪社区卫生院,村民就医方便。
把伙村有布依族、苗族、汉族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2%。以陈、吴、唐、徐四大姓氏为主。
布依族占总人口的40%,把伙村的布依族村民虽然在语言上没有很好的保留,但是在服饰与习俗上却是代代相传。
布依族古时服饰,古朴典雅,简洁端庄,是集纺织、印染、扎花、刺绣等手工艺术于一体。几乎多数人家都有织布机,买上棉花,妇女日夜不停纺纱、织布、印染,做成衣料。
在色彩上,一般是外罩青、蓝二色,内衬白色,比较淡雅。妇女身上多穿大襟衣,下多穿长裤,衣服和长裤的边缘都镶花边。长衣长至膝盖,有小领,从右开口上扣,脚穿花布鞋,头戴青帕。
领口
服饰上精美的刺绣
布依族的迎客仪式——拦门酒,便是布依文化中的一股清泉,它世世代代长流不息,清澈秀远,彰显着布依人民的纯美心灵。布依族拦门酒,作为当地布依人民一种隆重的迎客礼仪,一般除白喜事外的所有喜事都要用上栏门礼仪,如结婚、嫁女、乔迁、满月、做寿等等。
布依族拦门酒
当地的苗族属于“青苗”支系,他们的朝门歌以及服饰也有着很好的传承。当地村民每逢喜事就会在家门口等待宾客的到来,以山歌对唱为主,表达称赞与感激之情。且“青苗”的服饰也是由村民自己亲手缝制的,以黑色、紫色为主要色彩,布料上绣有苗族独特的花样,最为独特的是头顶上的帽子呈圆锥形,这也是村里人辨别苗族姑娘是否婚否的一大特征。
青苗服饰
圆锥形的帽子
(图文均来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字化采集》摄制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