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屯村

位于观山湖区百花湖畔的三屯村,是整个百花湖山水之最。百余个峰丛岛屿静卧水中,更有娇燕戏水、八仙过海、笔峰叠翠等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令人称奇。三屯村海拔112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19℃。全村围绕百花湖4公里,家家户户都能一眼望到湖景,而由于湖水调节气候,全年更无冰雹等自然灾害,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76%以上,主要树种为阔叶林与针叶林。波光粼粼的湖水影映青山,岸上农舍不时飘来炊烟阵阵,如此仙境散发着迷人的气息,让人想起金庸笔下远离纷扰的桃花岛。村内三屯五堡之间,百花山庄,百花游乐园,明月楼,观云楼,灵达度假村,星苑等都是集观光娱乐,会议休闲的旅游胜地,也是百花湖镇七片花海之地。片片花海花期交错,如今虽然正在建设之中,却已初具规模。
百花湖畔三屯村
三屯村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百花湖乡西部,行政区域面积18.6平方公里。村委会驻地新寨组,距离百花湖乡政府驻地8.5公里。全村有耕地面积653亩,以前属于五里区云归乡,1984年属百花湖乡至今。有汉、苗、布依等民族。全村辖新寨一组、新寨二组、岩脚组、塘冲一组、塘冲二组、塘冲三组、河边组、中十组等8个村民组,12个自然村寨,共有406户,1594人。主要姓氏有李、马、佘、冯、黎、黄等,其中塘冲组是布依族聚居地,共有40户布依族同胞,200人,约占当地总人口的16%。相传,明代朱元璋曾带兵屯军此处,故人们将此地唤作三屯村并口耳相传直到现在。而村寨形成也已经有了数百年的时间,可谓历史悠久。直到上世纪60年代百花湖筑坝,这里卓尔不群的自然条件更成为了整个百花湖的观景一绝,吸引无数游客。
三屯村村貌
由于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居的生活状态,布依族同胞与汉族同胞的生活习惯已经互相渗透,但村中的布依族老人对于自己的布依族传统却深深铭记于心中。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科技的进步,村民人人都住上了楼房,生活也越来越趋向现代化,可村中的老人们还是对以往的木房有着独特的情感依赖,虽然这些木房早已成为危楼,不宜居住,可这里寄托着他们一生的回忆与点滴。白发苍苍的马叔,谈起往昔的风俗旧习却是滔滔不绝,仿佛儿时的往事历历在目。
姊妹箫是布依族、苗族特有的吹口气鸣乐器。布依语称乌里乌鲁。相传在贵州南盘江北岸,古时候住着一户布依人家,他们家有七个聪颖、俏丽的姑娘。有一年秋天,七姊妹在竹楼上纺纱织布,架在楼上的七根晾纱新竹竿散发出阵阵清香,天天引来一群群蜜蜂。有一天,一根竹竿被黄蜂钻了一个小孔之后,一连七天, 每根晾纱的水竹都被钻了一个小孔。七姊妹正在烦闷之中,忽然吹来一阵秋风,七根水竹发出悠扬的“乌里乌鲁”乐声。第二天,七姊妹上山砍来一截水竹,大姐学着黄蜂先用锭轴在竹管上钻了一个小孔,六个妹妹也各钻一孔,做成了一支七孔箫,用它吹出动听的音乐,给布依族带来了欢乐。
姊妹箫
陈登林老人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布依族艺人,闲暇之余便整日研究传统乐器,月琴,二胡等都曾是布依同胞往日唱山歌的伴奏。
陈登林老人
2016年8月13日,三屯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荣誉称号。近年来,村内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村民以发展旅游业与农业为主,人年均收入7500以上。因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村内种植约150亩花海,每当花开时节,湖光山色中更添一丝浪漫色彩。
景区打造
村中年轻人原先都以外出打工谋生,如今在旅游路线的开发下,交通十分便利,村民纷纷都在自家开起了农家乐,带领游人划船赏湖,体会农家美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也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做起了民宿,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方便。
在党的富民惠农政策支持下,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三屯村村支两委经过努力,新建了村级综合楼,巩固了阵地,为群众来访、办事提供了方便。新修了沟渠、硬化了田间水泥路,解决了农民春耕秋收的大问题。
三屯村在抓紧经济建设发展不放松的同时,积极做好村民诚信建设,是全乡第一个诚信村,有诚信农户350余户,覆盖了所有党员。
新农村建设的大潮给三屯村带来了致富的机遇,也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别样的生活方式。村中的交通、教育、医疗、文体等条件都得到了较的改善。
在教育方面,三屯村有小学一所,及民办幼儿园一所。小学有教职工13人,在校学生120人。幼儿园教职工6人,幼儿40名。村内还有一间图书室,藏书3000余册,为村民的生活带来更多学习机会。文化活动广场4个,如今更是成为村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
村内幼儿园
三屯村目前低收困难户3户7人,2户低保户2人。政府针对特殊人群进行产业扶贫,为困难户送去猪种进行养殖,也在村中安排保洁岗位。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三屯村将继续发扬“重德、践行、和谐、共荣”的村训精神,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创建美丽村庄,推动三屯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为把三屯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村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图文均来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字化采集》摄制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