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警惕网络消费“陷阱”

韩维正
2019年03月25日08:1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互联网时代,网络消费的形式多种多样,网络消费的“陷阱”有时也令人防不胜防。日前发布的网络投诉研究报告显示,消费者账户被“不明扣费”的投诉量最多,在总投诉中占比高达34.2%。

  “未经本人同意部分软件系统自动扣费”,我们身边这样的“套路”并不鲜见。比如一些手机付费应用打着“免费”的旗号把消费者领进门,结果免费期、低价期一过,一旦消费者没有及时取消,免费期中默认的“自动扣费”勾选,就会把消费者“强制”加入到会员充值的大军之中,消费者本来的自由选择变成了“被动扣费”。

  于情于理于法,设置“免费期”的应用软件应在免费期结束前,对消费者进行有效告知,由消费者自己决定是否需要充值,而不是“诱骗”用户消费。事实上,部分商家的这种做法变相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不仅会引来消费者的厌恶,情节严重的还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对于消费者来说,网络生态高速发展,各类商家良莠不齐,我们应当时时擦亮自己的眼睛,提高网络消费的警惕性。在应对一些软件弹出的选项时,不妨认真阅读,辨识清楚,看清默认勾选的选项中是否包含对自己不利的条款。

  对软件商店等平台服务商来说,既然用户选择从平台中下载软件,就表明了用户的信任,同时也正是用户的信任才支撑起了平台的收益。因此平台本身对于营造透明消费环境就担负着一定的监管责任。一方面要在软件入驻平台之前就设置过滤环节,另一方面针对被用户投诉多的软件,建立黑名单和追偿制度,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对于软件的开发运营者来说,本来设置免费试用期是想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体验,从而增加对用户的吸引力,可一旦在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底线问题上耍了“小聪明”,必然会引起用户的反感,闹出“丢了西瓜拣芝麻”的笑话。因此,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消费者,最终靠的还是自身硬实力。谁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更干净的消费环境,谁就能赢得用户的口碑与忠心。

(责编:连品洁、刘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