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保星村

2019年04月09日11:09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贵州省开阳县宅吉乡保星村距离省会贵阳117公里,位于开阳县宅吉乡北部,距县城38公里,距宅吉乡政府所在地5.5公里,为省级二类贫困村。东与瓮安县以乌江为界;北与遵义县团溪镇、铁厂镇毗邻;西与楠木渡镇接壤;南与米坪乡隔清水江相望。

保星村村貌

保星村辖27个村民组,1336户5638人,其中劳动力2406人,外出务工人员2109人,贫困人口50户214人。保星村的居民以汉族为主,另有少量苗族居住,约占总人口的3%。

保星村苗族服饰

保星村全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900米,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域,平均气温14°C,年降雨量1131毫米,无霜期315天,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现已查明的植物有700多种,其中药用30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40%,以松树为主。古树有马鞍树、柏树等。自然资源有铝钒土、铁矿、高岭土。

保星村曾荣获“贵阳市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乡”、“贵阳市无公害农产品之乡”等称号。

全村25个自然村寨道路已实现硬化。有田1042亩,土2934亩,林地22000亩,林地果园8100亩,主要支柱产业为烤烟。烤烟种植面积1000余亩,并建有烟叶站。辅助产业为生猪养殖,玉米、洋芋种植。从2016年 9 月开始,新建茶园500亩。

村内现有贫困户50户。通过产业发展扶贫。村集体经济经营所产生的利润35%为村集体统筹使用,65%分配给贫困户。大力开展农民劳动技能培训,积极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实地指导生产,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全村农民增收。

保星村还保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戏。

阳戏表演者

阳戏表演者

阳戏全称舞阳神戏,主要流行于四川、重庆、湖南、贵州等地。是在祭祀及节庆仪式中进行的神祀活动和戏剧性表演。以纳吉和娱人为目的。因其表演过程一般先叩许心愿,然后再还愿,因而叫“还阳戏”,又称为愿戏。

阳戏是中国傩戏的一种,最早的演出都要戴面具,到近现代大多演化为涂面化妆表演。演出分为内坛和外坛——内坛主要做法事,外坛主要唱戏。

开阳阳戏,始于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由南龙李姓始祖从江南带入贵州开阳县地界。至今已传约10余代。因为受巴蜀文化的影响,阳戏班不仅唱阳戏,还唱梓桐戏、观音戏等,内容偏重于“孝”,戏中故事多发生在四川、贵州等地,以真人真事穿梭在神话故事当中。演出时间一般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即二郎神生日祭祀;另外在每年腊月、正月,应还愿人家邀请唱戏,是为消灾祈福而进行的娱乐活动。

除阳戏以外,保星村现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古磬、神像雕塑、传统古通书择(日)期、看(土)地等。

保星村民间文娱活动有吹芦笙、唢呐、葫芦丝,拉二胡、练气功等形式。村内苗族民居建筑以木房为主。现仍有一些民间工匠。从事木工、打铁、石刻等工艺。

编辑整理:王韵茹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责编:李心怡(实习生)、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