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扰绕村

2019年05月13日15:54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扰绕村,云隐雾绕,天高净远,徐徐清风。望月可知圆缺,摘云伸手可得,低头可见绿腰。绵延群山,沟壑其间,峡谷绝壁,叠田稻香,曲章成合。

扰绕村自然美景

扰绕村位于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地,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0%,树木种类繁杂。

扰绕村自然美景

扰绕村国土面积2.2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共120户,376人,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村寨。扰绕村历史悠久,全村并非原始居民,而是自其他地方迁徙而来。在时代的高速发展中,扰绕村还保留着一些历史、民族文化。

扰绕村背靠丘陵处,是一古营盘遗迹。古营盘早年用于屯兵和躲避山匪所用,现在只能作为历史遗迹观赏。要想见得古营盘的面容,就需要拾缎而上,穿过层林。扰绕村古营盘遗迹有两个石门,一侧刻有矢忠,一侧刻有永靖,石门至今依旧保存完好。营盘内随处可清晰寻见石阶,但石阶两侧也杂草丛生。用石头垒砌的营盘墙体被绿苔包裹,墙体中的瞭望口还保留着,依旧可观望外面的情况。

扰绕村的水源较为丰富,村中多井,除了村中最大的一口水源修葺石台用以保护之外,其余的水井也相应的得到了保留。

扰绕村经过立面改造,大部分传统建筑都已经重新或者翻修,只留下少部分保持原貌的传统建筑。扰绕村是布依族村寨,其传统建筑,不是干栏式房屋,是吞口屋。材质主要以木质结构为主,建在垒砌平整的地基上,门前有台阶,以单数为主。以木质结构为框架的吞口屋,其墙体是用竹条交错编制,再敷石灰、泥土而成,外墙大体呈白色,密不透风,屋顶上盖以瓦片。扰绕村吞口屋堂屋除了大门,还有一小扇门,门上刻有辟邪用的吞口。扰绕村吞口屋民居常见为三间并列,上下两层。第一层居中的一间为堂屋,屋外壁内缩一柱形成吞口。一般堂屋两则是卧室。第二层则是客房与仓库。

扰绕村布依族青壮男子衣饰主要为斜襟短衣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斜襟长衣或长衫,较为简单。其头饰是用青布围绕而成,造型古朴。扰绕村女子衣饰图案华丽,图案繁多,以斜襟短衣和长裤为主。斜襟短衣前还会带有一块围腰。老年服饰其颜色较之年轻女子深。

男子服饰

扰绕村人大多会从市场上购买布料,自己绣制自己的衣服图案,其以纺布作为基础,用各色的针线勾勒出各种方形图案。平日休息时,扰绕村人会聚集在一起刺绣,一针一线,背靠故居,伴随着远处的稻香风鸣,互相指点着对方的刺绣,切磋技艺,和谐欢乐。

休息时,聚在一起刺绣的扰绕村人

农闲时扰绕村人不仅会刺绣,还会在风景如画的稻田中男女对唱。轻声柔唱,歌曲伴着稻香随着秋风在这片天地间洒开了去。歌声与苍野呼应,与稻香作伴,歌声中带了让人心旷神怡的稻香与旷野。

稻田对歌

有歌自然有曲,扰绕村人的叶哨采自大自然,几乎随手拈来,扰绕村人吹奏它时,清脆的乐曲回荡在稻田中间,稻穗也会为之回馈,鸟鸣风回,合成一曲奏鸣,让人怡然自得。说到歌和曲,扰绕村的布依族古歌,深奥难懂,却有一股魔力将人深深吸引。布依族古歌以布依族语为载体,古歌缓缓吟诵,道尽了万里岁月。布依族古歌的沧桑悠远,这种悠远在沧海桑田的时光里延续至今,在声音所及之处混着稻香,在山间回响。

扰绕村有耕地面积700亩,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水稻,其中玉米200亩,水稻480亩。玉米年产量12万斤,水稻45万斤。现年人均收入7000余元。扰绕村利用它独特自然风光和地理条件,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村外有一条104县道。

扰绕村在高坡苗族乡独树一帜,是唯独一个布依族村寨,北面还是有名的红岩峡谷,是花溪区乃至贵阳市潜力较好的一个旅游胜地之一,现在扰绕村已经属于花溪区溪南十锦项目规划范围,其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吸引游客,增加收入,村内多有为游客提供食住的农家乐。除此之外,扰绕村还有一个野外露营基地,同样也为扰绕村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

扰绕村交通便利,紧邻乡公路主干道,村内道路已基本硬化。“四改一气”已基本实现。随着房屋立面改造的深入,扰绕村房屋面貌为之一改,村貌干净整洁,其道路铺设完毕,交通条件较好,人居环境较之以前有了极大的改变。利用现代建筑工艺和建筑材料,扰绕村现在的民居在不失现代美感下,还添加了几分古朴,加上干净整洁的路面,扰绕村的村容村貌优雅适住。

扰绕村的学生现在全部集中就读于大洪村的小学和高坡乡小学,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给扰绕村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扰绕村新农村建设较好,还有一个文化广场,广场为平日的日常休闲活动提供了场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扰绕村人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文化广场中还有建有健身设施,健身设施给扰绕村人日常锻炼身体提供了条件。

扰绕村是一个利用独特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快速发展的布依族村寨,它跟随时代的潮流,同时保留着本民族的文化,不在高速发展的今天迷失自己。它正在以一个淳厚的文化环境和优雅的人居环境、充满魅力的自然环境展现给世界。在不断发展中,扰绕村人不失本心,悠然南山一样平淡的生活,忘忧、忘扰,也许这正是扰绕村扰绕二字字面的解释。扰绕村承担了一个少数民族村寨的责任,做出了新型农村的典型示范,大步向前,勇于开拓。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责编:李心怡(实习生)、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