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环境更舒适 品种更多元 活动更丰富

走!到新华书店泡上一天

本报记者  张  贺
2019年06月13日08:1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核心阅读

  新华书店变了。曾经给人留下布局死板、服务单一等刻板印象,如今变身“最美书店”,读者评价“泡上一天都不愿意走,绝对颠覆认知。”

  变的不只是环境,更是内涵。从传统的阅读空间到各具特色、活动丰富的文化综合体,透过变化,能看到老牌书店的创新与尝试,也能看到文化需求的提升、文化消费的水涨船高。

  

  海南省万宁市石梅湾,有家书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书店距离大海仅50米,读者可以吹着海风、听着涛声,沉浸于书香之中。自2017年1月开业以来,这家凤凰九里书屋已经成为石梅湾旅游度假区的网红景点。

  上海的一座购物中心里,一处“光的空间”令人惊艳。在这个集书店与美术馆于一体的新型书店里,镂空书架产生透视般的效果,阅读与展示空间错落有致,自2017年12月开业以来日均客流3300人次以上,周末平均人流量为7000人次左右。

  北京市西城区虎坊桥永安路附近,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标准计量书店华丽变身。通透的落地窗、富有文艺气息的装饰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3家书店相距数千公里,却有着同样的基因——出自各地新华发行系统之手。

  转型升级,既满足需求又创造需求

  在许多读者的印象中,新华书店往往装修质朴,图书摆放得规规矩矩甚至有点死板,除了卖书和文具,几乎没有其他服务。

  这样的刻板印象是有原因的。面对网络书店的强烈冲击,实体书店的日子普遍不好过,新华书店也难以独善其身。全国1万多家新华书店,不少门店或是缩减图书营业面积,或是把门面出租给其他业态。与此同时,民营实体书店在阵痛中积极转型,西西弗、钟书阁等民营连锁书店布点全国,有的书店已经成为当地的网红景点。相比之下,新华书店的动作就显得迟缓了。

  “单一的图书销售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读者对书店的需求,新华书店必须转型升级,这也是我们打造‘最美书店’的初衷。”北京发行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龙晓雯说。北发集团旗下的新华书店永安路店、甘家口店、中国书店雁翅楼店等中小型书店率先转型。永安路店开辟“静谧书房”阅读专区、“梦幻童年”儿童阅读专区、“求知屋”学生读者自习专区和多元文创产品专区等多个区域,精心甄选图书,为读者创建优质阅读体验空间。

  提升后的书店环境也有效促进了图书销售,增强了对读者的黏性。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李爽说:“许多人会觉得,在这样优雅舒适的书店里逛了半天,不买一本书带走,就算白来了。”截至2018年10月底,开业不足一年的“光的空间”新华书店聚拢了很高的人气,销售图书超12万册,举办各类文化阅读活动60多场,服务读者逾70万人次。而这些新华系统的“最美书店”也极大颠覆了读者的印象。一位读者这样评价“光的空间”:“很舒服,泡上一天都不愿意走,绝对颠覆大家对新华书店的认知。”

  留住读者,靠优美环境更靠文化体验

  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六层,许多读者惊讶地发现这里竟然有一座图书馆。2018年7月,王府井新华书店开始和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合作。读者只需凭借阅证,就可以自主挑选喜欢的图书,选好的书可以由图书馆当场采购收入馆藏,读者随后就可以免费把新书借回家。“你读书,我买单”的方式极大便利了读者。

  龙晓雯发现,许多读者把新华书店当成了橱窗,在这里边逛边拍书的封面,然后去网上下单。“和网络书店拼折扣,实体书店肯定拼不过。我们要想办法把读者留住,靠什么呢?我认为要靠我们的服务和提供的体验。”龙晓雯说,“最美书店”当然要环境优美舒适,但这还远远不够,书店的美应更多体现在内涵上,比如内容的导向、图书的品质、承载的功能、活动的效果等,其检验标准是能否为读者带来丰富知识、愉悦身心的文化体验。“重要的是体验,是必须到书店里来才能体验到的那种,我想这才是‘最美书店’和以往新华书店的根本区别。”龙晓雯说。

  于是,在新华书店系统的“最美书店”里出现了读者休息区、咖啡馆、舞台、朗读亭,新华书店正在变成以体验为主的文化综合体。

  对海南凤凰九里书屋而言,留住读者的挑战更大。“这里的购书者以游客为主,带有极为明显的季节性,因此我们必须挖掘本地资源,让更多的本地读者走进书店。”店长陈润崛说。在石梅湾购房的业主中有1/3来自北京,其中不少是学有专长的人,为什么不借助这支力量,为当地的文化建设出把力?于是,凤凰九里书屋推出“最美守望者”活动,入选的“守望者”举办了一场公益讲座,反响特别热烈,一些外地读者甚至拖着拉杆箱来参加热门讲座。还有一次书店举办一场民谣音乐分享会,原本预计只会来几十人,没想到演出当天来了上千人,里里外外把书店围满。陈润崛说,当时既紧张又感动,“小城市也有文化需求。”截至目前,凤凰九里书屋已开展文化活动222场次,吸引游客读者达20万人次。

  虽然是工作日,但一大早,光的空间·明珠美术馆里便有不少参观者。李爽说,书店与美术馆共生,可以拓展阅读的领域,吸引更多读者。不到一年的时间,美术馆带来的观展人数超过10万次,累计举办80多场文化活动。“我们书店以思想、文化、艺术为选书重点,最初有同事质疑这样太小众,但我觉得,以中国的人口基数,小众也是大众。”李爽说,定位准确对于书店的经营有明确的指导性。为此,“光的空间”书店携手专业科技团队,自主研发了一套大数据选书系统,从数以百万计的海量图书中依靠算法筛选优质图书,还自主开发了基于人脸识别的“心情遇书”,根据年龄、性别、情绪等向读者荐书。

  继续探索,人才不足、机制不活等仍是困扰

  “最美书店”的大批涌现表明各地新华书店的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实体书店整体仍处于艰难的探索之中,新华书店的改革发展同样如此。

  人才不足、资金短缺、机制不活等问题依然是困扰。“对于新华书店而言,最大的挑战是人才,没有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很多工作就做不下去。”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利说,上海新华书店系统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只占全体员工的1/3。

  此外,新华连锁在上海有90多家新华书店,目前仅仅改造了其中的几家,离读者的需求还有很大距离。龙晓雯希望,能把更多的新华书店改造成“最美书店”,但这样一来,资金的压力很大,“我们希望政府对实体书店的扶持能加大力度,能更加精准。”目前政府每年扶持实体书店的资金主要用于补贴书店的房租等费用,而新华书店的物业大都是自有的,因此所能获得的补贴很有限。

  新华书店这个品牌有着沉甸甸的含金量,承载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凝聚着深厚的文化感情。“今天的新华书店不是单纯的商业设施,还承担了很多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这是新华书店的红色基因决定的,不管面临什么困难,坚持服务读者,传播先进文化,这一点是不会变的。”龙晓雯说,今天的新华书店经营者将倍加珍惜这个品牌,把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13日 12 版)

(责编:连品洁、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