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新中国的“第一”·70年:第一家农家乐 徐家大院香飘万里

本报记者  张文
2019年10月05日09:1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近年来,农家乐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成为农民致富的好方式。图为云南省保山市一处农家院,秋景怡人。
  影像中国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都市友爱镇农科村是远近闻名的花草苗木基地,很多人慕名前往,采购苗木。好客的村民热情地免费招待客人。1986年,农科村一个叫徐纪元的农民突发奇想:为花卉购买者提供食宿服务,中国第一家农家乐—— “徐家大院”就这样诞生了。此后,各地取经效仿,这种新兴的旅游模式逐渐走向全国。

  

  亲历者说                 

  徐纪元:第一家农家乐创办者

  鸟语啁啾的徐家大院,游客络绎不绝。即便淡季,大院也要开餐三四十桌,日营业额过万。

  “开始的时候,别人给钱也不要。”1983年,徐家分到8亩地。徐纪元喜欢摆弄花木,便在地里栽种南天竹出售。

  那年,徐纪元一举成为县里表彰的万元户。为此,他还得了一个珍贵的永久牌加重自行车的购车指标。

  稍有积蓄后,徐纪元重修自己的家:13间房的川西民居平房,青瓦白墙,新房围修建了花台,摆放盆景花木,郁郁葱葱,在村里颇为亮眼。

  当时交通不便,县里的干部到村工作,因为徐家环境好,多被安排在徐家吃饭。“一碗豆花,一份腊肉,一只鸡。干部都主动付钱,但因为是自家东西,坚决没要。”徐纪元说。

  1988年,郫县搞赛歌会,徐家接待了不少外国人。因为人比较多,政府支付了费用。“当时还是没有想到要经营,再说也不晓得标价多少合适。”1993年,一位旅行社负责人联系老徐,提议合作成都郊县一日游:团费每人30元,老徐分20元。“那个月两个团到我这里,第一批就赚了200多元。”自此,老徐的农家乐正式开张。不久,农家乐在农科村逐渐形成了规模。90年代中期,农科村90%的农户都在经营农家乐。

  1996年后,市内、省内乃至外省的不少人到老徐家取经,农家乐在成都其他区县遍地开花。新开的农家乐起点高配套好,农科村的生意还被抢走不少。“2001年,我家的生意开始下滑,有时候一周都没有一个客人。那时候村里不少农家乐开始倒闭。”徐纪元回忆。

  作为农家乐创始人,徐纪元比谁都着急:“不能让农家乐就这么在农科村消失了。”2002年下半年,老徐与家人决定:投资200多万元,对徐家大院进行统一规划,修建住宿楼、多功能厅等设施,并对徐家大院的景观、建筑、道路、菜品、服务等统一规划,“农家乐的牌子在这里举起来,就不可能在这里倒下去。”

  此时,政府开始对农科村的道路进行改造,打造沿线的风貌。多方努力下,农科村的生意开始回升,又回到了那个“一桌难求”的火爆局面。

  “现在,很多喜宴、寿宴、满月酒等都选择在农家乐进行。”老徐说,农家乐消费群体开始出现多样化,这对农家乐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现在还是经常出去考察学习,学习其他农家乐做得好的地方,加以改进。”徐纪元表示,他经常带厨师到外地去品尝菜,要求他们每个月都要有一个新菜品出来,“只有不断学习,紧跟市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观贴士                 

  农科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境内,距成都市区28公里,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300余亩(包括庭院),花卉品种以金弹子、银杏、桂花、海棠、榕树为主,被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公园”。


  《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05日 07 版)

(责编:庄红韬、付长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