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海兴:西路梆子传承焕生机
“黄沙百战穿金甲,平沙万里绝人烟……”隆冬时节,河北海兴县香坊乡寇庄村格外热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西路梆子传统剧目《阳关折柳》在这里巡演。整场演出散发着非遗剧目独特的艺术魅力,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
西路梆子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间,前身为山陕梆子,经商人传入今河北海兴一带。当地人结合本地的哈哈腔、罗罗腔、柳子戏、渔鼓戏、秧歌剧及地方民歌、鼓词等说唱艺术,及武术、杂技、舞蹈等民间技艺,形成了西路梆子,并迅速传播至北京、天津、上海及河北、山东的大片地区,受到观众欢迎。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许多老艺人相继去世,西路梆子逐步濒于失传。”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杜中华介绍说:“西路梆子不仅是河北梆子的雏形,也为京剧等戏曲艺术提供了借鉴,传承西路梆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近年来,海兴县戏剧史调研组经调查考证,掌握了大量文史和口碑资料,搜集到大量相关实物,包括清末至民国期间的手抄剧本四十余件,其中不乏已经失传多年的剧目。在海兴文化部门的努力下,西路梆子在海兴一带再次焕发生机,海兴县乐苑梆子剧团、新馨民间艺术协会、马厂村剧团等民间艺术团体把西路梆子重新搬上舞台,原汁原味的西路梆子戏在海兴一带再次传唱开来。
在海兴县香坊乡尚德小学,西路梆子市级非遗传承人张月英、王福霞每周都来指导小学生们练习西路梆子的基本功夫,孩子们一招一式练得有板有眼,“这所小学我每周都要来一次,向有兴趣学习西路梆子的孩子们教授戏曲艺术,让孩子们爱上西路梆子这门非遗艺术、传承发扬下去。”张月英说,在尚德小学,爱好西路梆子的小学生已有30余人,其中不乏能唱上几段的小票友。
今年,《黄鹤楼》《阳关折柳》等西路梆子传统剧目深入到全县农村,先后演出60余场次,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非遗文化大餐。“我们现在又整理完成了两部新戏,马上就能和观众们见面。”海兴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非遗办主任李志兴说。(记者骆学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