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旅游景区紧抓细节促管理 把握平衡提升复工效率

2020年04月28日09:35 | 来源:人民网-旅游频道
小字号

为响应国家统一部署要求,文化和旅游部于今年2月发布了《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近日,又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发布《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有序恢复行业运行提供了必要的、及时的政策指导。

根据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中“全国性文体活动及跨省跨境旅游等暂不恢复”,本文旨在讨论各省区市如何实现属地内“防控为主、限量开放”的景区管理目标。

旅游景区为何仍要“防控为主”?一是因为随着境外输入压力的增大,对疫情防控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人群聚集区的旅游景区需要时刻绷紧防控这根弦。二是因为旅游活动的天然属性(聚集性人类异地流动)为病毒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与其他经济社会活动不同,旅游活动非常依赖异地之间的游客移动,移动性属于旅游业的天性之一。一座工厂如果做好防止外部输入的措施,内部可以做到相对安全;一所大学如果围墙之内没有病例而且严格做好外部输入管控,同样可以做到相对封闭的自我运行。旅游景区则不同,游客的自由流动性带来了无限制传播性,热门景区点的人流密度在特定时段易于稠密的流动特点又进一步加剧了疫情传播风险。

既然旅游活动带有较强的病毒传播风险,为什么旅游景区还要开启“限量开放”的管理模式呢?“限量开放”的中心词是“开放”,即旅游景区需要开门迎客。大多数旅游景区是企业市场化运营,受疫情影响,面临高额的成本支出,承受了极大损失和生存压力。此外,还有依赖旅游景区维生及其上下游关联企业和农户,涉及人群数量更为可观。按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占到总就业机会的10%的估算来测算,我国目前总就业人口约在7.7亿人,10%就相当于7千多万人。旅游景区不开放,周边的酒店、餐饮、娱乐、交通运输、农产品供给等行业也要蒙受损失。在疫情低风险地区促进旅游景区的恢复开放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此外,根据旅游学、生理学和保健医学的研究显示,旅游活动可增加游客户外运动量、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免疫能力,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治疗因长时间隔离而产生的心理疾患,出门旅游,接触大自然、了解文化遗产,可以起到提升幸福感等社会作用。因此,景区开放给予了因长时间隔离而产生一定程度抑郁的国民独特的治愈方式。

旅游景区如何做到“防控为主”与“限量开放”之间的平衡?诚如上述,旅游景区在当前形势下,“防控为主”和“限量开放”是权衡利弊、综合治理、因省制宜、维护稳定的重要政策选择。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能力就是“平衡”的把握,所需遵循的资源管理原则就是对“类别”的判断,必须采取的管理艺术就是“细节”的设计。

防控与开放之间的“平衡”,既要考虑到景区所在地区的疫情防控形势,也要考虑景区资源的空间特点,还要考虑旅游者在景区内的行为特征。《通知》提出了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当地政府和景区管理者还需制定、调整、响应、反馈不同的平衡节点和管理措施。

不同资源类型的旅游景区,其疫情防控的特征、难点、痛点各不相同,需要判断景区具体属于哪种“类别”,以便于采取不同的防控和响应措施。山岳型、湖泊型、湿地型、海滩型、溶洞型、草原型、文物古迹型、历史街区型、主题公园型……这些不同类别的旅游景区,其出入口、游线、游览组织形式、聚集停留点多寡不尽相同,所对应的游客管理措施也都各不相同。

即使是同样的山岳型景区(如黄山、华山),管理的“细节”设计对于成功的双目标实现来讲具有很重要的、甚至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两部门发文规定景区一天内限定的最高人数应控制在核定最大容量的30%之内。然而是否实行预约、预约的要求是否设计到几点几分、采取单入口还是多入口验放游客、进入景区之前当地交警是否配合景区进行流量分时段测控等等,这些细节的设计是否完美,针对同样的30%可能会引起完全不同的防控和运营效果。希望景区管理部门依据《通知》精神,要因地制宜制定严密细致的可操作执行的实施方案。(北京大学 吴必虎)

(责编:田虎、刘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