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

【决胜2020·河南更出彩】红色打底 绿色发展 信阳老区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奔小康

连品洁 丁亦鑫 徐驰 时岩
2020年08月09日10:10 | 来源:人民网-旅游频道
小字号

仲夏时节,大别山麓满眼苍翠,生机勃勃。一入信阳地界,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绿意。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依山傍水,豫风楚韵,红色与绿色在此交相辉映。

2019年9月,带着对老区人民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信阳,留下了殷殷嘱托:“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时隔近一年,“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团队走进信阳,感受老区人民的生活巨变。

擦亮生态底色 小村庄展开新画卷

田铺大塆黄色屋舍错落蜿蜒,镶嵌在青山绿水间。人民网霍亚平 摄

青山绿水间,数不清绕了多少个弯后,终于抵达了镶嵌在这座大山里的美丽村落——田铺大塆。刚下车,黄泥墙、黑瓦砖,一幅质朴的山水画映入眼帘。走了几步,一位坐在村口卖东西的小女孩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卖米糕的小女孩。人民网霍亚平 摄

“习爷爷来了之后,游客变得越来越多啦!我妈妈会做米糕,现在是暑假,做好了我就在家门口帮妈妈卖。10块钱一盒,我卖出去一盒妈妈就给我分一块钱,我现在都挣了两百多块钱零花钱啦!”小女孩甜甜地笑着,兴奋地拿出一个小布包给我们看,里面有一块、五块、十块面额的纸币,叠得整整齐齐。

田铺大塆的第一家农家乐老板许秀青说:“去年十一,我从中午11点开始炒菜,一直到下午4点,手都没有离开过锅铲。”去年一年凭借农家乐,许秀青一家收入30万元,在城里买了两套房。“要说小康,我觉得我们家早就奔小康啦!”

不止如此,“老家寒舍”——这家习近平总书记来过的民宿也成了网红。“去年十一房间早早都被订满了,来旅游的小车从停车场一直排到了山下。”民宿老板韩光莹介绍道,“今年疫情虽然有一定影响,但也借此给民宿更新改造。之前总有客人反映卫生间不够用,就特地给二楼加装了卫生间。还把一楼厨房改装成对外的门面当小卖部,又多了一项生意,也挣了不少。”

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已有20户乡亲开办民宿。为了高效经营民宿,他张罗成立合作社,统一承接订单,登记结算。下一步,他还打算跟其它村民们合伙做采摘园,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就这样,利用传统村落的地理优势、建筑特色,田铺大塆摇身变成了“网红村”,打造以大学生创业、农民工返乡就业为主的创客小镇,成为河南省第一个以“创客”为主题的新型美丽乡村示范点。据了解,2019年,田铺大塆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500多万元,吸纳就业120余人。

不只是田铺大湾,光山县也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开始打造“全域旅游”。“在光山,上午去司马光小镇体验农耕文化,中午在东岳村吃小吃,下午去油茶园体验茶文化,傍晚去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看白鹭,晚上去乡村会客厅住民宿,这就是我们的愿景。”光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潘信海自豪地说道。

昔日丑矿坑,如今美天池。息县县城旁边的濮公山,现在是息县人最爱的城郊公园。拾阶而上,山色翠绿,碧水湛蓝,人流如织,个个笑颜。2012年,息县政府关停了这里的碎石矿,“吃饭盖着碗,睡觉蒙着脸”的情况得以改善,但依然是满山粉尘遍地灰,山石裸露荒草丛。

为还市民原来的绿水青山,息县成立濮公山管理区,将原本的旧矿坑不断进行修复。经过几年努力,残存的石灰石红砖窑,也淹没在碧水青山间。“没事我就带着孙子来玩,这才是穷山恶水回变绿水青山,又成金山银山。”市民刘大爷开心不已。

特色农产品、乡村客厅、精品民宿、矿山公园、农家乐……利用生态优势,产业带动,小村庄展开新画卷,走上了小康“高速路”。

激发农村活力 三产融合带来“金钥匙”

万亩油茶绵延于山峦之间,绿意无限。人民网霍亚平 摄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还未进入光山县的司马光油茶园,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就映入眼帘,一排红色大字伫立在绿油油的茶园里。

总书记的话为油茶产业吃下“定心丸”。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老百姓坚定信心,加大油茶产业发展的步子。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表示,目前全市油茶面积发展到90多万亩,带动贫困人口3.7万人。

“油茶园要扩大,之前农忙时才来帮工,最近天天都得来了。我们的活儿多了,收入也就多了。”村民陈文珍说,“去年年底刚买了个冰箱,今天3月份又买了个冰柜,好吃的多得放不下啦!”

据了解,油茶基地与周边贫困农户签订用工协议,在基地建设、管理等方面优先使用贫困群众,带动基地周边390个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常年解决3000余农民就近就业,实现人均年增收2800元。

村民在油茶园劳作。光山县宣传部供图

巩固和拓展扶贫成果离不开延伸产业链,深度挖掘产业附加值。“之前我们的油茶果成熟后,只能拿出去代加工,现在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深加工厂。”联兴油茶产业公司总经理陈世法说,下一步计划重点建设一个年加工3万吨茶籽茶油加工厂并进行茶皂素研发,从而间接带动周边旅游、种植、采摘、运输、包装等产业发展,提升油茶附加值,延伸产业链。

杨长太向记者展示贫困户参与制作的蜂蜜。人民网鄂智超 摄

在离油茶园不远的东岳村,今年50岁的杨长太是村里的名人,3年时间,他完成了从贫困户、脱贫户、致富带头人的身份转变。流转村民土地,成立四方景家庭农场,种有机水稻,乘电商快车,他用勤劳的双手实现幸福生活。仅去年9月到12月三个月,杨长太的家庭农场就卖出了150万的销售额。

“你们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不仅自己脱贫,而且要争当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总书记的话时常回响在杨长太的耳边,他说:“我一定要谨记总书记嘱托,作为一名党员,我会更加努力,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发展生态农业,共同致富奔小康。”

为了践行自己的承诺,杨长太想办法为贫困户谋福利:贫困户们可以把自家的土地流传给杨长太的家庭农场获得收入,还可以优先在农场里务工,按天结算工资。流转土地、雇佣贫困户,目前,杨长太的家庭农场已带动50户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下一步,他打算继续扩大规模。一方面,发展“后备箱经济”,让每个来东岳村旅游的人都能带上名副其实的好农产品回家。另一方面,做好农副产品深加工,发展第二三产业,延长产业链。

产业扶贫给息县发展同样带来了“金钥匙”。息县静缘农业园区的葡萄架上,一串串青翠欲滴的葡萄十分诱人。在这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龙小娟,她笑着告诉记者:“我家在这里托管了两亩地,园区给我们分红,去年分了一万二呢。”龙小娟的丈夫是残疾人,还有两个孩子,生活一度十分困难。

据园区负责人娄静介绍说,这里种植的是高端葡萄品种,市场价能卖到50-120元每斤。采用六个一托管模式帮扶贫困户:统一种苗、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等。“目前共接受了6户贫困户的16亩土地托管。这些接受托管的群众基本是丧失劳动力的,园区给托管的贫困户直接分红,保证亩产利润至少5000元。还有些可以在园区内务工,年收入达2万多。”

红色文化赋能 铺就小康精神文明底色

“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这是去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时所说的话。

信阳是革命老区,是无数先烈们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无论是将军县,还是何家冲、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似乎都向大家昭示着那曾经属于信阳的峥嵘岁月。如何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弘扬大别山精神,是摆在信阳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和光荣的使命。

游客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参观。人民网霍亚平 摄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率先作出反应,开展“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送展送课活动、发挥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打造系列红色教育课程、开展征集革命文物活动,已经征集到530多件(套)。未来,还将扩建展馆,深化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创建工作。

刘小妹是革命烈士刘名榜的孙女,她和丈夫继承了革命前辈优良传统作风,生活勤俭,待人谦和。直到2013年大别山干部学院品牌课访谈式教学“大别山红旗不倒”邀请刘小妹作访谈嘉宾,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大家才知道她是革命后代。

回忆往昔艰苦生活,刘小妹给记者讲起爷爷为了躲避敌人“倒穿草鞋”的故事,依然热泪盈眶。“我去大别山干部学院讲课都是公益的,我想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希望年轻人要理解长征和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依托。眼下,红色旅游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表示,近年来,信阳抢抓机遇,建设红色基因库,以新县鄂豫皖首府旧址、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纪念园、光山花山寨会议旧址等经典景区(点)为主线,打造“红军长征精神”游径;以许世友将军故里、将军石景区为依托,打造“将军故乡”游径......建立红色教学体系方面,拥有30多个横跨鄂豫皖三省的现场教学点和信阳、何家冲、固始等3个教学基地,承办各类培训学员达17万余人,大别山(新县)红色教育游品牌价值达38.62亿元。

同样依托历史文化,特色小镇“司马光小镇”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着。

下午4点钟,日头正晒。刚刚走进司马光小镇,依然有游客在荷塘边拍照打卡。清波倒影,荷红草绿,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俨然一副新农村的模样。

小镇因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儿时常来这里嬉戏玩耍而得名,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以及优质的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为弘扬司马光文化、全面建设中国智慧之乡,以“一寨一河一渠九峰十八园”的为载体的项目正在推进。

“司马光小镇的开发被列为当地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范围有三个村,规划区域面积10余平方公里,定位为‘司马光儿时生活乐园’。 以动漫娱乐、拓展培训、科技体验等为手段,形成以亲子游乐、少年拓展、文化体验、国学教育、文化交流为特色的智慧游乐及文化体验,打造一个集成式的东方少年智慧体验大本营。”光山县县长王建平介绍说。

绿色,是信阳看得见的一抹亮色;

红色,是信阳看不见的扎实底色。

七十余年的奋斗沐风栉雨,从红色革命老区到绿色生态城市,老区人民努力拼搏,坚持不懈,红色文化深深根植在老区人民的血液中,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绿色致富路也越走越宽广,放眼望去,绿色的广袤山野上正不断生长出新的希望,生机勃勃。

(责编:丁亦鑫、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