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

沧桑六百年:从紫禁城到故宫

2020年10月23日08:23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沧桑六百年:从紫禁城到故宫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宫殿建筑是皇权的象征,不论在哪个国家,宫殿都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它的建造,集萃了民间建筑的精美,同时赋予宫廷文化的严谨格律。紫禁城,无疑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炫目的杰作之一。

  1

  倾天下之力持续十年备料

永乐四年(1406年)闰七月,以工部尚书宋礼为首的多位大臣,离开首都南京城,分赴大江南北。他们奉命到当地督民采木、烧造砖瓦,征发人力和物资,为一项即将开始的国家建设工程做准备。

这项工程就是在距离南京千里之遥的北京城,修建一座恢弘壮丽的宫城。

这座宫城凝聚着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的梦想,寄托着他治国理政的宏伟规划与深思忧虑。对于这位刚刚经历了血雨腥风洗礼的新皇帝,“得位不正”的梦魇始终萦绕着他。朱棣希望逃离建文帝的故都,迁都到自己的龙兴之地北京。夺位首年,朱棣便下令将北平城改名北京,透露出了迁都的信号。当然,他提出的理由是元朝残余势力盘踞在蒙古高原,“天子守国门”,迁都北京有利于对抗北元。他要效仿父皇朱元璋,建立不世功业,名垂青史。朱棣强力压制反对迁都的声音,将各种资源持续输送到北京城去。

一座配得上朱棣政治蓝图的伟大宫城,呼之欲出。

工部尚书宋礼奉命砍伐嘉木良材之时,不会预料到原材料收集工作会持续10年之久。他们深入原始森林,寻找阳光下最好的金丝楠木。这种楠木高大坚固,香味隽永,且不怕虫蚀、不易糟朽,是宫殿梁柱的绝佳材料。楠木最大的问题是生长周期长达300年,到永乐年间只存在于人迹罕至之处。宋礼带领的伐木队伍,“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将近一半的建设者没有看到宫城开工的那一刻。这些历经危难采自西南深山中的巨木,借助长江水力,顺流而下,“一夕自谷中出,抵江上,声如雷”。它们一路呼啸,在两岸官民惊讶的目光中,抵达遥远北方的北京城下。

在如今的保和殿后方,御路正中的石陛是一整块艾叶青石,长17米,宽3米有余,厚1.7米,重200多吨。这块巨石采自北京西南良乡的大石窝,先不论挖掘之难,单就运输就征调了数万名劳工。这块数万人也搬不动的巨石,只能选在寒冬腊月,先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再从井中汲水泼地成冰道,然后前拉后推,用了28天才将石头运到工地,最后雕成石陛。

宫城的地砖来自鱼米之乡苏州。苏州一带土质好,烧工精,工部最终选定在苏州陆慕镇余窑村生产地砖。这里土质优良、烧制有方、产砖颗粒细密,“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朱棣赐封此地为“御窑村”,御窑所产地砖得名“金砖”。黏土砖为什么冠名金砖?一种说法是金砖成品质地坚硬,有金属质感,敲击时发出金属声音,因此得名金砖;另一种说法是金砖生产严格、制作考究、工序繁复,从取土练泥到出窑磨光需要一年半时间,光烧窑就需要上百天。出窑的成品必须体质细腻,棱角完好,有一丝瑕疵就弃之不用。每一块运到工地的金砖都极为昂贵,价同黄金。

每一项建筑原料,无不慢工细作、精益求精,十年光阴在不知不觉中便流逝了。“倾天下之力”,莫过于此。

  2

  整体覆于元朝皇宫之上

在此期间,朱棣的宏伟蓝图渐次铺陈开来,北伐草原、西下南洋,建章立制、破立有道。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君臣统一了迁都思想,选定“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的万世之都——北京,为大明王朝的新首都(《明会要》)。万事俱备,只欠动工了。第二年2月,以泰宁侯陈硅为主,柳升、王通为副的新首都营建工程正式开始。

明朝在元朝大都的基础上,明确了“三城制”的北京城格局,最外侧是由内城和外城构成的“郭城”,护城河环绕着高大的城墙。前三门大街划分内外城,大街南侧为外城,也称北京“南城”;大街以北是内城。内城南墙开三门,东西北各开两门,一共九座城门,皇城就在内城中南部。

皇城以内,汇聚着朝廷衙署和与皇室有关的机构。皇城南起长安街,北至地安门大街(时称北皇城根),东到东皇城根,西抵西皇城根。四条大街围成一个规整的南北竖长方形,由于西南建有元代大慈恩寺,所以西南角凹进一个小矩形,也就是现在府右街和灵境胡同围成的区域。民间以“皇城根”代称北京城。皇城开辟四个城门,正门是南端的承天门(天安门),北门名为地安门,东西分别为东安门、西安门。皇城有四个城门,内城有九个城门,民间又以“四九城”代称北京城。

陈硅等人将皇城之内建筑腾空、居民外迁,开始铺设各种街道,修造各处衙署,并在核心的中南部大兴土木,兴建宫城。皇帝为上天之子,奉天承运,替天牧民。从秦汉至盛唐,帝王所居的宫城都模仿天帝所居的紫微垣,将宫城称为“紫宫”;皇帝居所为禁区,官民无故禁入,也称“禁城”。计划中的宫城便得名“紫禁城”,紫禁城的名号,没有法定文字,也没有公开匾额,但在皇权的加持和民俗的流传之下,深植国人内心。

紫禁城选定的区域,大部分与元朝皇宫重合。元朝覆灭后,就藩北平的燕王朱棣依托元皇宫的基础,修建了燕王府。燕王府沿用了诸多元皇宫建筑,略加改造。规划中的紫禁城,肯定不能如藩王府一般因陋就简。陈硅等人需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彻底压制元朝的“王气”。人们彻底销毁了燕王府,元朝旧建筑也随之烟消云散。后来崛起的紫禁城,整体覆盖在元朝的皇宫之上。

毁掉地面建筑以后,人们接着刨掉了元朝皇宫的基础,重新做一遍夯土地基,然后人工回填。这种整体重做地基的方法,俗称“满堂红”,新地基称作“一块玉”。元朝旧地基整体挖走,工匠按照一层三七灰土、一层碎砖进行回填,反复交替。所谓“三七灰土”是将生石灰、粘土按照31003d17的比例配制而成。为什么不全部回填灰土呢?碎砖与灰土层层叠叠地夯实,可以降低日后建筑物的沉降隐患。此外,新地基还不计成本,在搭配好的三七灰土上泼洒煮好的糯米汁加白矾。黏稠的糯米掺入灰土之中,增强了地基的整体性和柔韧性,使得新地基成为一块坚硬的整体,完全避免了日后建筑的不均匀沉降。

紫禁城建在一块巨大、完整的人工地基之上。经测量,新地基最浅处为3米左右,最深处约8米。核心建筑下部的地基较厚,其他地段相对较薄。这种层层叠叠夯实的地基,人们用镐锹都很难削平。

在地基的四周,工匠们还挖掘了方正的护城河,取名“筒子河”。搬离的元皇宫旧地基和新挖的护城河泥土,土方数量相当大,再加上建筑废料,人们在北护城河北部中段垒了一座山脊东西向的山丘,取名“万岁山”(今景山)。万岁山南北狭窄,就像一面屏风,屏护着南边的紫禁城。万岁山巅峰,正对着皇宫的中线,既是北京内城的几何中心,也是全城的制高点。该处建有万春亭,站在万春亭平台上可以俯视皇宫,极目九城。万岁山不仅是一座假山,而且还有特殊的作用:这座人工山下就是元朝皇帝寝宫延春阁,明朝皇帝用一座废料山丘压在前朝皇帝的床榻之上,起到“镇压”作用。而且这样一来,紫禁城就处于背山临水、负阴向阳的风水上佳之地。

文字难以描绘建造者的辛劳,后人也难以想象工程量之大。直接建造紫禁城的是二三十万征发的民工和卫所官兵,如果算上周边参与者,建设队伍总人数当超过百万。史载“以百万之众,终岁在官供役”。原始建材运抵京城后,皇城内外还建造了五座二次加工的工厂,采用场外加工的办法减轻紫禁城的压力。这五大厂分别是神木厂、大木厂、台基厂、黑窑厂和琉璃厂,持续向建设中的紫禁城输送半成品。

  3

  众多无名工匠贡献聪明才智

紫禁城的设计师是谁呢?这是关于紫禁城诸多待解之谜中的一个。

宋礼、陈硅等人是奉命指挥修造紫禁城的朝廷命官,不是设计师,更不是一线建造者。

有人提及紫禁城是太监阮安设计的。阮安来自交趾(今属越南),他聪明能干,对我国传统营造法式有研究、有巧思,营建北京城时奉命设计城池、宫殿及百司府廨。史载,阮安“目量意营,悉中规制,工部奉行而已”,他受蛐蛐笼启发设计了紫禁城角楼。阮安对紫禁城设计贡献良多,但整个宫城的宏观布局并非一名太监能够设计的。阮安的贡献,集中在微观层面。

还有人说苏州蒯氏家族是紫禁城的设计师。蒯思明是朱棣欣赏的御用建筑师,参加过南京皇宫、紫禁城两座宫城的修建。其子蒯福担任紫禁城“木工首”,类似于首席工匠。他们的家乡——太湖之滨的吴县香山盛产能工巧匠,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之说。蒯福组织了以老乡为主的建筑大军“香山帮”,成为明清两朝紫禁城的修缮主力。蒯福年迈还乡后,蒯祥子承父业出任了木工首。紫禁城建成后不久便遭遇了多次严重火灾,三座大殿和后宫几乎毁于一旦。蒯祥在京40多年,在正统、成化年间主持复建这些建筑,还修建了明前期的帝王陵寝。他精通尺度计算,工程竣工后的实景与施工前的设计分毫不差,榫卯骨架细微相扣,获誉“蒯鲁班”。蒯祥将江南建筑艺术渲染进北京的皇家府邸,富丽堂皇的殿堂楼阁增添了许多温婉精致。但蒯祥祖孙三代,仍算不上是紫禁城的设计师。

那些传承中华技艺、默默付出的无名工匠,才是紫禁城真正的设计者。中国传统建筑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紫禁城工程为工匠、民工、兵丁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比如,工匠们根据北京冬夏季日影的角度,科学测算出“柱高一丈,出檐三尺”,即宫殿出檐为柱高的三分之一,最能达到夏至前后屋檐遮阴、冬至前后室内充满阳光的理想效果。此外,厚重宽大的人字形顶,严丝合缝的砖石墙壁,再加上匠人们在屋顶木板基层之上分层铺墁的厚达30厘米的泥背层,使得宫城房屋冬暖夏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在紫禁城上的体现。

永乐十八年(1420年)11月,紫禁城城墙、左祖右社、主体建筑建成,标志着紫禁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大明会典》记载,紫禁城平面呈南北竖长方形,东西二百三十六点二丈,南北三百零二点九五丈。广义的紫禁城,除了筒子河包围的城池之外,还包括北部的万岁山、东南部的太庙、西南部的社稷坛,也包括与紫禁城功能、历史密切相关的西苑、东苑。

  4

  昔日皇城今日博物馆

从1421年明成祖朱棣入主紫禁城开始,到1924年宣统皇帝溥仪被国民军“请出”为止,在长达500年的时间里,紫禁城先后住进了24位主人。其中,明朝皇帝14位,清朝皇帝10位。

1912年2月,爱新觉罗家族放弃了江山社稷。与之配套的《清室优待条例》允许退位的溥仪留居紫禁城后宫,并继续拥有京郊的离宫别院,直到1924年冯玉祥国民军驱逐溥仪出宫为止。溥仪退出紫禁城后,民国政府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正式接管。皇家禁脔开始向普通百姓开放。1925年10月10日,超过两万名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涌进了500多岁的紫禁城,它从皇帝的“家”成为老百姓的博物馆。在这一天,紫禁城也有了新的名字——故宫。“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成为管理紫禁城的专职专责部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故宫博物院于1933年启动文物南迁行动。工作人员在数月间遴选出文物、图书、档案一万多箱,分五批南运避敌。此后十多年,紫禁城珍宝在上海、南京、洛阳和西南等地开始了传奇般的辗转流离。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时,紫禁城破败萧瑟,多处宫殿倒塌,垃圾废料成堆。幸运的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紫禁城迎来了全面发展,不仅重现了昔日的皇宫格局,更成为游人如织的中国文化名片。

1961年,故宫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故宫保存的文物约占全国文物的六分之一,是我国最大的博物馆。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也是最大的木制建筑群。(张程)

(责编:白帆、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