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旅游用好历史文化

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旅游业如火如荼发展的形势下,各地纷纷重视与开发本土的相关资源。
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今已是许多地方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展旅游,进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无可厚非。但如何挖掘,选择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给游客?这却是一个不小的课题。
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湖北荆州的巨型关公雕像项目进行了通报,通报中说:湖北省荆州市在古城历史城区范围内建设的巨型关公雕像,高达57.3米,违反了经批准的《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有关规定,破坏了古城风貌和历史文脉。
原来,荆州想借助旅游业发展经济,发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热,而关公又与荆州有着很深的渊源,因此,决定在发展旅游的时候大打关公牌。但显然,这一巨型关公像并不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只求在外观之大上做文章,而忽略了做好关公文化。
旅游业的发展,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若要解这道题,笔者认为有两个要点不能忽视。
发展旅游,需要阐明历史文化的灵魂。
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是特定乃至全部历史的映照,其中所包含的人物、建筑、故事等都是游客喜闻乐见的优质内容。但这种内容贵在真,重在实,切不可为了迎合部分游客的趣味而篡改历史,这样的旅游体验终将是哗众取宠,也会被历史所淘汰。
目前,许多地方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硬件建设已初具规模,对游客来说,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必要的,但要留得住游客,更需要丰富软件内容,让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中的灵魂为游客所感动、所触动。
发展旅游,还需要创意表达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的创意表达,并不是提起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便是造一尊雕像、建一座复古庙宇就开始收门票这么简单。历史文化需要融入游客的生活环境,正因如此,历史文化需要被创意所激活。
相比文化,创意同样重要,有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并非那么丰富,但用好的创意将旅游产业做得很好,也有一些地方躺在厚重文化底蕴的功劳簿上,暂时缺乏创意和创造,因此,旅游业发展自不如人意。
用创意激活历史文化,需要用当今游客喜闻乐见的方式形成可触摸、可体验、可感知的载体。而这种载体,并不一定要很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诗意上埠头
- 每天早晨,第一缕晨曦从东海海平面悄然跃起,一路掠过温岭、磐安、金华,进入浙西衢江境时,最先沐浴在朝霞里的村子里,一定有上埠头。 上埠头是衢州市衢江区最东边的自然村,与龙游县马叶村交界,是个不足三百人的小村庄,以舒、胡两姓为主。…
- 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试点城市名单公布
- 人民网北京12月30日电 (白帆)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公布了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 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41号),根据《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文旅产业发〔2020〕71号)要求,在各省(区、市)(包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积极申报的基础上,经综合研究,确定了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以下简称“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以下简称“试点城市”)名单,现予以公布。…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