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燕都遗址“伯矩鬲”仿品。崔士鑫摄
世界这么大,应该多看看。
不必辞职,不必出境,城市周边的看点就很多。北京人值得看的地方,我认为首先是北京城的源头:燕都遗址。
据史料记载,距今3000多年前的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姬发兴师灭商,分封诸侯。跟随哥哥姬发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的功臣姬奭,被封于东北的燕地,建立诸侯国燕国。不过姬奭因要辅佐王室留在镐京,就派他的长子姬克,带领许多部族,“北漂”到了燕山南边的平原地带,在海河上游支流、今北京房山琉璃河畔,筑起第一段城墙。3000多年后,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都市北京,自此揭开了建城的第一页。
但是姬克这段“北漂”历史,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并不为人所知。由于燕国远离周朝政治中心,当时属相对蛮荒地带,相关记载阙如。
姬奭在周朝历史上倒很活跃。他最初封地在“召”(今陕西扶风县召公镇),故史称“召公”。武王去世后,他与哥哥周公旦一起,辅佐年幼的周成王。两人曾以今河南陕县为界,周公管理以东地区,召公管理以西地区。由于他亲民勤政,常坐在甘棠树下办公,《诗经》还专门有咏诵他的诗篇。但这也留下一个疑问:召公没到燕国去,那么是谁在燕国进行治理呢?没有记载!司马迁写燕召公世家,对召公之后的200多年历史只能一掠而过,“自召公已下九世至惠侯”。不仅中间七代燕侯无名无号,燕国最初都城在哪里,也无人知晓。
上世纪60年代,北京市在考古调查中,在房山琉璃河畔董家林村,发现几处殷周以前的遗址。经考古挖掘,认定这是一处西周初期城址、宫殿区和诸侯墓地并存的遗址。出土的大量带有“匽侯”铭文的器物,证明这里就是3000多年前燕国最初的都城所在地。发掘出的城墙遗址,把北京建城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余年,堪称“北京之源”。这里还出土了北京地区出土青铜器中最大的“堇鼎”,还有精美绝伦的“伯矩鬲”等众多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尤其是“克盉”“克罍”两件青铜礼器,铭文记载了周成王分封燕侯、由召公之子“克”统辖六个部族建立燕国的“分封讲话”,是极为珍贵的一手史料!从燕侯克开始,通过铭文,以后的各代燕侯,也从一片空白变得有名有事有实物。
这段由暗转明的历史,就藏在1995年建成的“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内。博物馆建在董家林村以东燕都遗址之上。除了出土的各类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等,馆内还有原址保留的4座燕国贵族墓葬与车马坑。随葬的贝币、兵器、殉人、殉狗等,都按原状展示。
阳春三月,柳绿花红。趁着周末无事,一个人坐车到天桥汽车站,再转乘835路快车,不久就到达了京深公路东侧的董家林村。沿两侧建有仿燕长城“城墙”的村路,远远望见似有“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韵味的绿色丛林中,一座周代“明堂”式建筑。馆堂前方的草坪上,一尊巨大的铜器,正是出土于此的堇鼎“扩大版”。馆内一层主展厅外的主题板上,写着“鼎天鬲地受命北疆”几个大字。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今年、也就是北京建城3060年的主题。这里的“鼎”“鬲”,正是琉璃河出土的两件最有代表性的青铜礼器。而“受命北疆”,是对姬克这位北京最初建城领导者的赞美。正是在他以后,燕国慢慢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金台招士”“秦开破胡”“乐毅破齐”“荆轲刺秦”以及修建最初的北长城等,姬克与最初六部族的后代们,在燕山南北大地上书写了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
由于有点偏僻,游客极少。空荡荡的展馆内,倒是适合于三五好友或带上孩子,一起细细品味、琢磨这些穿越时空的古物,听它们无声讲述曾经发生的故事,了解北京城起源与发展沿革的曲折历史,了解北京地区在古代“鼎文化”“鬲文化”“罐文化”不同分布中的特殊地位等。在展馆墙外树林边的荒地上,还有一块残墙似的立壁,上用红漆写着“燕都城墙遗址”,在蓝天绿树的衬托下,格外醒目。阵风吹来,隐隐似有历史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