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旅游
人民网>>旅游>>正文

踏梦泥河湾 寻访燕赵魂

桑干河畔 我们来考古

方莹馨 田建辉

2015年06月13日09: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桑干河畔 我们来考古

活动者在泥河湾遗址现场体验考古发掘。记者 方莹馨摄

考古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非常神秘而高冷的工作,但是近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一场名为“踏梦泥河湾寻访燕赵魂”的公众考古活动,却把来自各个领域的考古爱好者请到了考古挖掘现场,亲身体验了考古的乐趣,零距离触碰到这片古老土地的脉搏。

这些考古爱好者中,有河北一些高校的学生、微博达人、文艺工作者,还有不少是网络招募的公众。“能从历史书籍中走出,踏入考古发掘现场,是我的业余考古学习的一次飞跃,真的很期待。”一名参与者说。

200万年以前,阳原一带是面积达到9000多平方公里的大湖,古人类也在这里生存。大约在一万八千年左右,由于造山运动,湖底上升,交错移动,湖水大部分流走,只剩下现在的桑干河。由于昔日的大湖逐渐消退,泥河湾地层裸露出来。

驱车来到桑干河边的泥河湾遗址群,地形沟壑纵横,岩石裸露,植物稀少。层层叠叠的地层如同书册,记载着丰富多彩的人类早期活动。泥河湾遗址群因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迹而闻名于世。目前在泥河湾遗址群已先后发现早、中、晚旧石器遗址158处,发掘出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石器10万多件,不但数量庞大,而且没有年代断层,几乎记录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发展演变的全部过程。尤其是马圈沟遗址的发掘研究,把亚洲的文化起源推进至距今200万年前。

在石沟遗址和油房遗址的发掘现场,来自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和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考古系的学生正在进行考古发掘。据说现在正在挖掘的地方属于旧石器时代。他们手拿铲子一点一点地挖,铲子下先是突然露出一丝石制品或是动物化石的痕迹,随着一点点挖掘,渐渐露出真容,这样的过程让人看得有些激动。活动参与者们也按捺不住,纷纷上前。挖掘、测量、记录、水筛、干筛、浮选……在考古专家的讲解下,大家了解了基本的考古发掘术语和技术手段。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河畔的杨树林间,“镞具匠心”——“泥河湾杯”石器制作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活动参与者组成四个小组,每组都在专业考古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石器。要把一块很钝的石头打磨成一片锋利的割肉刀并不容易。作为旧石器时代的指示物——打制石器,是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加工而成,分碰砧法、摔击法、锤击法、砸击法、间接打片法,此外还有砍砸器、手斧、两面矛头、箭镞。杨树林间传来敲敲打打、此起彼伏的声音。打制了一个小时后,每个小组都交上成果。

为了让参与者更深入地了解泥河湾,活动还安排了一场“泥河湾保护与发展座谈会”,考古爱好者们连番向考古专家提问——“儿童是否可以参与考古现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回答说,作为科普当然可以,但是考古有很多规矩,需要在考古学家的主持下带领儿童参观,另外还可以建立模拟考古现场供孩子们参与体验考古发掘过程。

“普通人要想了解考古,自身要做些什么工作?”泥河湾考古研究院院长谢飞回答道,考古不只需要考古学家,更需要爱好者和公众的支持,公众考古是社会的需要。同时,爱好者也能成为专家,但要想深入了解考古,需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要去考古发掘现场,二是基本的理论常识要掌握。

本版制图:张芳曼 李姿阅

(责编:赵淑霞、马丽娅)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