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腌膏蟹
生腌濑尿虾 梁旭华 摄
生腌血蚶
生腌海虾 梁旭华 摄
生腌汁 梁旭华 摄
生腌膏蟹 梁旭华 摄
生腌甜虾
生腌北极贝
在粤菜系中,要说到和食客最为肉帛相见表真心的,估计就是潮汕菜里的生腌系列。
清明过后,各色小河鲜、小海鲜开始肥美起来,陆续进入到潮汕人的视线。在他们看来,这些水鲜们,肉少而柔嫩味甜,正适合直接生吃或是半生熟地吃,辅以特别调配过的生腌汁,佐粥或下酒皆是美味。尤其在入夜后,站在街边的大排档前,看一水儿的生腌菜式在明黄灯下长龙阵般排开,那种清凉鲜美诱惑,着实叫人无法抵挡。
酱汁:芫茜、辣椒、姜、蒜不可少
潮汕地区用来制作生腌菜式的酱汁可说各家有各法,各市县略有口味轻重的差异。
“至尊皇城大酒楼”负责人叶先生就表示,生腌酱汁虽然变化多,但基本香料必定有以下几种:蒜头、芫茜、姜和指天椒。店家除了添加汕头老抽和生抽之外,还会加入汕头本地头槽麻油,以及10年以上的绍兴酒,一来可以增强杀菌效果,二来能令生腌的海鲜香气更为醇和。
“南岸食府精细潮菜”的大厨所用的生腌汁便略有不同,他在香料里多加了一味南姜,使味道辣中带甜,且指定要用揭阳出产的豉油,另外加入本地鱼露,按照1:1的比例放入,使其吊出鲜味,最后加入少许白糖回甘。
至于以生腌出名的“红头船”店里,生腌汁风味又是一变,辣度大增,因为里面加入了用辣椒和芫茜炼成的辣椒油,更迎合时下年轻人的口味。
若你能吃得更咸,还可以试试汕尾的生腌系列。“港岛渔家”所用的生腌汁底是饱和海盐水,然后加入适量辣椒、酱油、姜、蒜头、鱼露等制成,味道咸鲜。
以上介绍的都属于湿腌。在汕头其实还有一种腌制手法叫“盐腌”,仅仅针对汕头本港特有的粉红梭子蟹使用。这种梭子蟹肉味清甜,海水气息浓郁,当地人为了最大限度保存它的海水味,会将它洗净后直接埋入用八角、花椒等香料炒香的海盐内,腌足24小时,直接切片食用,不必配任何酱汁。
时间:慢浸法与快速法
早期的潮汕生腌,都需要经过长时间腌浸,属于慢浸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客对于食材的原汁原味更为看重,所以生腌的时间便缩短了。
据行家介绍,像金不换、血蚶、含大头、生蚝、花甲等容易入味的小海鲜,腌制时间在三五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如果需连壳腌制,譬如濑尿虾,则要12至16个小时。至于厚身硬壳的膏蟹和梭子蟹,腌制时间更要达到24小时。
近两年还有一种“速食”的生腌做法,厨师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小贝壳的鲜甜味,一般直接淋上腌汁便上桌,行内称为快速腌。
腌制:全生、半熟与全熟
吃生腌,最怕的就是不卫生,因此用来制作生腌的食材多以海鲜为主。在腌制处理上,有全生、半熟和全熟之分。
所谓全生,就是将食材洗净控干水后,以白醋、蒜或是高度酒、饱和盐水浸泡10分钟至3小时不等以消毒,再用生腌汁来腌制,常用于体积较大的海鲜。
半生,是指将血蚶等中型贝壳类海鲜,以开水微烫杀菌后,再以食用冰水过冷,使其表面收缩变脆后,再以生腌汁腌制。
全熟,多见于小型贝类,以开水烫至刚开壳,立即过冷河,然后人手把壳掰掉一半,浇上生腌汁即可上桌。
膏蟹
生腌膏蟹是生腌花蟹的升级版,街头小店和家里多以价廉物美的花蟹或是三眼梭子蟹生腌。前者被当地人称为“花蛴”,一般选取3两左右的体重,用生腌汁腌制一小时即可,肉味清甜。
酒楼为求体面,会选用膏蟹生腌,正宗汕头人开的餐厅必用本港产的。像“南岸食府”就指定用饶平海山镇所产的膏蟹,而“至尊皇城大酒楼”所选用的是牛田洋膏蟹。
制作时,将膏蟹酒腌,再过冰水,然后放入生腌汁内浸一天一夜而成,肉质滑溜如酪,咸鲜十足。
濑尿虾
濑尿虾又被潮汕人称为“虾菇”,乃是汕头食家眼中不可错过的生腌菜式。皆因生腌濑尿虾肉质最为清甜细滑,外加清爽过人。
要做到这种效果,必须选用游水濑尿虾,如果是死虾,则完全失去了软滑带弹性的质感。制作这道菜,关键在于时间,要腌制到虾壳能被轻易褪掉为止。对此,大厨透露了一个小诀窍,腌制时可以多下粗盐,濑尿虾便较易脱壳了。
血蚶
对于不惯吃海鲜的人来说,吃生腌血蚶的确有点“吓人”。不要说壳里溢满的血水,光看名字已让人抗拒!可潮汕民间有“血蚶补血”一说,“血才是血蚶的精华啊!”
最传统的做法是用生腌汁原只腌制12小时以上,但这种做法会使血蚌的鲜味流失大半,所以现在普遍改用快腌法,即先用开水微烫,然后把蚌壳掰开,直接浇以生腌汁上桌。此时的血蚶肉质最为肥嫩,原来“茹毛饮血”并不如想象中可怕。
海虾
顺德人夏天有食冰镇虾生的传统,汕头人也不遑多让。据“红头船”的大厨表示,生腌虾要想入味,需先用冰把虾冻晕,再剥壳,在冰箱内放置十几分钟,最后再加生腌汁腌制,这样制作出来的海虾,虾肉弹牙略带脆。
吃生腌时,别忘了叫上一碗汕头白粥。灯火通亮,市井巷陌之中,一锅白粥,几碟生腌杂咸,街坊朋友,这便是普通潮汕人的夜宵生活。吃多了生腌,肚子容易觉得凉飕飕,来一碗暖和白粥压阵,就是个完美的收尾。
生腌,就是直接把鲜活的水鲜洗净控干水分后,加入特制腌汁,冷藏腌制若干时间而成的菜式,属于冷食菜,入口清凉柔嫩,鲜味过人。
若是要追溯生腌的源起,最早明确见于史载的,大概是南宋成书的《东京梦华录》,孟元老在里面提及到北宋时流行吃一味“洗手蟹”。当时的做法是:将活螃蟹洗净,加盐、酒、生姜、陈皮、花椒等调味料腌渍而成。宋人傅肱《蟹谱》又云:盥手毕,即可食,曰为“洗手蟹”,相当于点完菜后上个洗手间,回来时蟹就腌好可以开吃了。
在沿海地区都能看到生腌菜式的影子,不过所用的腌汁各有不同。譬如上海人就爱以酒糟或是黄酒来生腌,像“酒醉黄泥螺”和“醉虾”,皆是把活螺、活虾洗净控干水分,前者放盐、放黄酒,后者直接倒入曲酒里醉死,上桌伴之南卤开吃,以酒香出众为特色。到了宁波一带,腌料则变成浓盐水、白酒和醋,代表菜式是“宁波呛蟹”,走的是大咸大鲜路线。
回到潮汕地区,生腌所用的酱汁便以豉油为底,加以香料,追求的是鲜中带咸,又带微辣的复杂口感。这是由于潮汕地区的各类时令海产多样,当地人更为喜好复杂微妙的生腌风味。
链接
进口食材
亦可做生腌
吃多了传统的潮汕生腌,未免会觉得新意欠奉。“红头船”琶醍店的大厨便有了新想法,生腌原料的来源是关键,进口海鲜采购的海域污染少,其野生海鲜品种繁多且肥美,非常适合用做生腌。大厨视乎肉质的脆爽度和嫩滑度,对生腌汁的比例做出了调整。
“红头船”推出的生腌进口海鲜系列,包括甜虾、北极贝、元贝、八爪鱼、象拔蚌仔等。最鲜甜的数“生腌甜虾”,最滑溜的是“生腌元贝”,而八爪鱼则要搭配着腌汁及香料同吃,才能显出它的爽脆。(文/羊城晚报记者 梁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