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期民航业内发生了多起空中颠簸事件,引起民航局的高度重视。民航局于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舱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并强调,“滑行期间客舱乘务员不得从事与安全无关的工作,只能履行安全职责”,制定的服务标准“确保起飞后20分钟或平飞至落地前30分钟能完成所有旅客服务程序”,“飞机进入下降阶段后不应再为旅客提供餐食服务”。
这意味着,我国民航的2小时航程以内的部分航线的经济舱可能将由之前向旅客提供热食改为仅提供点心盒,而有些航线将由点心盒改成提供饼干之类的小食。民航局如此细致入微的要求,其实用心良苦。
“起飞后20分钟或平飞至落地前30分钟能完成所有旅客服务程序”,“飞机进入下降阶段后不应再为旅客提供餐食服务”。这样的规定在有人看来也许管的有点宽,但在业内人士看来,那是 “贴心”又“暖心”。
机长:一般爬升都是在20分钟-30分钟之间,根据远程进近程不一样,远程的话巡航高度高,所以爬升的就时间长一些,这个阶段就容易出现颠簸。爬升中各个高度层的气流是不一样的,这个高度上飞机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因为是大马力容易出现机械故障或者是发生一些问题,所以20分钟和30分钟都是为了给予这样的安全考虑。
其实,近年来,关于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出现颠簸,致使人员受伤的事例并不少见。今年8月11号,海南航空成都至北京的HU7148航班,在飞行途中遭遇强颠簸致多名旅客、机组人员受伤。
海航北京营运基地总监赵世军:这架飞机在下降前大概25分钟,在石家庄附近位置4200米高度时,突发晴空强烈颠簸,没有任何事先的征兆。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统计,当前世界范围内商业飞机遇到的严酷湍流每年约五千宗,飞机误入晴空湍流而导致的乘客受伤事件每年数以百计:
机长:我们在晴空中飞的过程中,突然过来一股气流,飞行高度和速度突然变化,本来是平飞会因为突然的风切变突然会下降几百米,甚至更多,在没有安全带的情况下,会导致旅客出现短时失重状态,飞机突然下去,先是旅客被抛到空中,在飞机停止的时候你又会掉下来,这样会造成旅客受伤。
对于民航局要求的各航空公司要重新审视客舱服务定位、评估服务程序,凡与安全相冲突的程序和标准,均应删减、调整等内容,多位空乘也表示理解
空乘:假如在起飞和降落中,就有可能像比较重的咖啡壶、或者是餐车,都有可能飞到机舱顶上,餐车是铁做的,摔下来有可能旅客会受伤。即便是没餐车,一杯咖啡或者是白开水的温度也在80度以上,在颠簸中也会有可能烫伤旅客,毕竟乘务员的最高职责是保证旅客安全,其次才是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