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旅游
人民网>>旅游>>正文

跳出价格战泥潭 在线旅游商拼起金融服务

2015年10月21日08:36  来源:今日早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跳出价格战泥潭,在线旅游商拼起金融服务

  国庆长假一结束,下一次放假就得等到明年元旦。在这个时间段里,正是一年中旅游价格触底的时候。往年这个时候,各大在线旅游商早已吹响促销战的号角,不过今年国家旅游局下达一纸禁令,禁止在线旅游企业恶性低价竞争。

  所以,今年的金秋10月,在线旅游商不再卖力吆喝低价产品,而是变着法子讨好用户的欢心,推出金融创新产品来吸引大家的眼球。比如,出境游保证金在回国后还能有收益;旅游产品可以选择分期付款,不仅能减缓资金压力,每期还能享受额外的利息收入……

  在线旅游跨界金融似乎成了潮流。只是这股风潮到底能刮多久,能不能刮出一番新气象?

  今年不打价格战,在线旅游商搞起互联网金融创新

  其实,旅游金融产品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携程是最早萌生这种想法的在线旅游商,去年成立了金融事业部,推出了“携程宝”、“涨程宝”两款理财产品,市场的认可度比较高。

  不过,此时的在线旅游企业试水互联网金融还是小打小闹型,甚至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产品,毕竟在这一领域,还缺乏相关资质和监管。

  直到今年9月18日,途牛网拿到了独立的基金销售牌照,并成立了专门的金融服务平台,拥有途牛宝、基金理财、定期理财、预约理财等产品系列,成为首家拥有基金销售资格的在线旅游企业。在近日途牛的九周年发布会上,途牛宣布推出几款金融产品,如购买“出境保”理财产品,可享受最高立减3000元/人的优惠,同时产品到期后用户能获得正常的活期存款收益。

  据悉,目前支持“出境保”业务的产品超过14万条,已覆盖途牛大部分跟团出境游线路。

  出境保证金通常是旅行社为了防止旅游者在境外滞留不归,而要求他们在出游前向报团旅行社缴纳一定数量的现金作为担保。举个例子,如果你报团参加“东西欧10国15—16日游”,可以把需缴纳的5万元出境保证金购买成5万元“出境保”理财产品,旅游回来以后,你还能获得额外的活期利息。

  如今,像这样的旅游金融产品已经遍地开花。去哪儿网与闪白条合作推出“拿去花”产品,消费者可享受最高2万元额度最长30天免息期的“预支款”,先出去玩个痛快,然后选择3期、6期、9期、12期四档分期归还。此外,去哪儿网又联合中信银行推出了在线申请“存款证明”业务,用户可以不必出资存款金额,只需要支付存款金额相应的手续费。而驴妈妈则联合了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推出“小驴分期”产品,让游客达成“先出游、后付款”的美梦。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轮“旅游+金融”新潮流的背景,实际是由于长期价格战导致利润大幅度缩水,在线旅游商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盈利方向,加之垂涎于旅游保险、金融产品的利润,才集体涌入。

  刺激中高端旅游消费,旅游产品分期付款市场很大

  “旅游达人”孙小姐此前在一家网站上购买了一款可分期付款的美国旅游产品,价格为7072元。据权益规则,首付仅需 539元,其余6479元分11期支付(零手续费),每期支付589元。“我看到这个旅游网站还在卖一款年化收益率为6.2%的理财产品,我就把剩余的6479元放了进去,30天到期提出来再去付前面的旅游产品的分期款,一来一去,居然每期还能有33元的收益,挺不错的。”孙小姐说。

  近日,易观智库发布了《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 数据显示,从在线旅游用户收入分布情况来看,2014年用户出境游与国内游平均花费分别为9816元、840元,与对应的收入水平比较,约12.6%的人靠一年可支配收入完成一次境内游有一定资金压力;在中高收入(月收入5000以上)人群中,约有41.2%的用户靠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完成一次出境游有一定的资金压力。可见,资金缺口是在线旅游用户选择旅游特别是出境游时的重要阻碍因素。

  “分期付款业务降低了消费门槛,缓解消费者一次性全额付款的压力,将会更大地刺激中高端旅游市场需求。”浙江省中青旅市场部经理蒋斌说,“目前大多数旅行机构都是找第三方金融机构开展分期业务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培育市场,刺激旅游消费,带动一些因为经济能力不足而犹豫不决的人群提前消费。”

  未来互联网旅游、金融或将加速渗透,

  大数据是风控的基石

  OTA(在线旅游商)纷纷杀入互联网金融市场,虽然这是一片新蓝海,但业内也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

  这种带有金融属性的旅游产品,一旦出现了问题,由谁买单?金融机构还是OTA?在借贷操作中形成大量坏账如何处理?第三方金融机构介入,用户数据安全怎样保障?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助理分析师陈莉表示:“OTA涉水金融市场毕竟没有专业金融背景,欠缺风控能力,需要相关技术支持。我觉得OTA还是应该专注主业,把精力放在提升产品和服务上来。尤其是在现有的金融环境下,旅游金融能走多远,目前还不好说。”

  上文提及的易观智库的《报告》还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为19.7亿元人民币,渗透率为5.9%。未来3年内,互联网旅游金融将加速渗透,其交易规模的增速将远高于在线旅游市场的增速。预计到2017年,整体渗透率将超过30%,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221.9亿元人民币。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彦锋认为,目前还不能说旅游金融是OTA竞争爆发的新起点,但是将来长期、深层次以及生态链条构建上的竞争,必须要有金融的助力。金融到后面最重要的是数据积累,再基于此做信用和风险判断。“从这个层面上来说,BAT做互联网金融就最有优势。途牛能够依托京东的大数据,阿里‘去啊’的消费数据积累最为深厚,去哪儿和携程也有旅游消费数据的长期积累。”

  途牛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陈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明确强调了大数据的重要性,这是企业风控、回避“坏账率”的关键指标。“截至目前,途牛‘首付出发’坏账率为零。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觉得产品的风控与产业背景不无关系,通过大数据监测我们可以获得的是,旅游客户身份真实性可验证以及旅游预订人有关的社会关系信息,促使用户有更强的还款意愿。再者,线路预订无法转让套现。同时,我们专门成立了信贷事业部,团队成员来自于大型银行、小贷公司、金融公司、会计事务所等,通过专业的团队来做好风险控制。”□本报记者 王枫林

(责编:刘佳、张希)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