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旅游>>专题

谷定村

2019年12月04日09:40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贵阳市乌当区下坝乡谷定村,位于下坝乡西南部,其村东南部接壤偏坡乡。

谷定村主要森林资源为松树,森林覆盖率达69%,其地理位置位于南明河下游,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3-16摄氏度之间,气候宜人。

谷定村国土面积为10.78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组,共738户,2388人。民族人口成分以汉族为主,布依族占据人口的30%。

谷定村的布依族,其民族文化在时代的进程中并没有消失,依旧有所保留。

自然崇拜信仰常常活跃在民间,与大自然有关,能显示大自然神秘和伟大力量的事物,都可以作为信仰崇拜物,谷定村的古树正是谷定村民间信仰的寄托物。谷定村古树见证了村落建立至今的历史,生长百年以上的古树已进入缓慢生长阶段,干径增粗极慢,形态上给人以饱经风霜、苍劲古拙之感;同时,古井也是谷定村民间信仰崇拜物之一,因为古井是获取生命之水最主要的安全途径,具实用与尊崇于一体。

谷定村传统建筑中多以吞口屋为主。吞口屋以堂屋外侧墙壁内缩,形成凹字形吞口而得名。谷定村的吞口屋建在平整石基上,石基主要是以平整青石铺垫,给房屋起到了防潮和支撑稳定的作用。

同时利用可塑性较强的杉木搭建框架,再以杉木板镶嵌成墙体,在墙体选择上,不光是单纯的杉木板,谷定村人还会用竹子编织为墙体,在竹子墙上敷上泥土石灰,保证其密不透风。

中国传统建筑木质结构,主要以榫卯工艺为主,谷定村的传统建筑自然也不例外。利用榫卯工艺,将房屋重量合理分配在各个柱子及横梁上,同时在结合处有雕花等花纹线条装饰。

建筑虽然不是布依族典型的传统干栏式住房,但其传统服饰依旧保持着传统样式。布依族男子服饰,为典型的蓝色斜襟长衫,衣饰朴素简单。女子服饰,内穿斜襟短衣,外戴围腰,下穿长裤,腰间系带,头戴方巾或者围头,在女子服饰组成的部分中,斜襟上衣脖领下,会有各色绚丽的图案,范围较大,可由脖子至肩。于此同时在斜衽上,也有图案装饰。谷定村布依族女子头饰分为两种,一种为深色的黑色帽子,没有花纹图案。第二种为方巾,方巾变化颇多,图案丰富、色彩搭配典雅、大方。

布依族服饰多花纹图案,其图案大多出自布依族女子自己之手。布依族刺绣绣的图案有花草、鸟兽、虫蝶、动物等,图案都是用几种颜色绣出,有写实,有写意及几何图案。

从谷定村布依山歌的结构形式、演唱方式和传统习惯来看,谷定村布依族山歌主要分为小调和大调两种形式。小调山歌结构简单,用较低的声调和较快的速度来唱,女性多用这种唱法;大调是用很高的嗓音和较慢的速度表达,使相隔较远的人都能听到,其尾音较多较长,其演唱形式比较复杂,由1人领唱“头歌”及“合唱”两部分组成,曲调变化丰富,旋律奔腾豪放,一般多在比较大和庄重的场合中表现大调唱法。布依族山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悠扬委婉、稳中有变、清新脱俗、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艺术风格,增强了山歌的艺术感染力,其中“好花红”以好听、通俗易懂最为出名。

除了歌曲外,谷定村人还保留有传统舞蹈。谷定村花筒舞所用道具——花筒,用花筒制作,规格为长约50厘米,直径3-4厘米,在花棍一端系上红绸带。

“板凳舞”是布依族纯自娱性、酒后热情奔放的、寓体育运动于舞蹈的形式之一。由一人或数人持板凳相击为鼓点,众人围于外而舞。鼓点多采用3/4拍节奏,众人时而聚拢,时而散开,且舞蹈动作较大,显得粗犷、豪放、激扬,表现了布依族人民豪放、热情好客的气质。

谷定村有耕地面积1388亩,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蔬菜及樱桃。在现代的发展中,谷定村集体年收入为400万元左右,个人年收入为6000元。

随新农村建设的不断铺开,谷定村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不断完善。在教育设施上,谷定村现有1所小学,小学内基础教学设施完善,为谷定村未来的发展打下了人才基础;为了保障村民的健康,谷定村还有1所医务室,医务室内药品齐全,在日常疾病的治疗上,给村民带来了便利与基础保障;同时为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谷定村还有1个图书室,图书室内藏书丰富,涵盖天文地理,不仅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为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帮助;在日常休闲娱乐中,谷定村建有1个文化广场,基本上满足了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谷定村在时代发展中,积极进取,以奋发向上的精神来面向世界,同时不忘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上,做出了少数民族村寨发展的表率作用。

资料来源: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字化采集》摄制组

(责编:赵亮、李慧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