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旅游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旅游>>专题

湖南省新宁县:解决突出问题决胜脱贫攻坚战

2019年12月31日09:2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新宁扶贫支柱产业崀山脐橙。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湖南省新宁县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新宁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减贫目标任务,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做到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摘帽任务。截至目前,该县未脱贫人口1306户3248人,漏评率为0,错退率为0,综合贫困发生率为0.57%,全县11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达到贫困县摘帽标准。

贫困对象精准识别、精准退出

规范识别程序,做好贫困户动态调整和基础数据工作,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切实解决漏评的问题。2019年两次动态调整共新识别85户316人,无漏评人口。严格执行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退出标准和程序,摸清贫困户家庭收入,核实“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对24563名拟脱贫人口进行信息比对和抽查复核,信息比对全覆盖,抽查复核比例为29.8%,比对抽查贫困人口脱贫合格率100%,无错退人口。全面贯彻“脱贫不脱政策”,继续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帮扶措施,确保已脱贫户稳定脱贫。因灾和因病返贫的脱贫人口,也均按程序重新纳入。

驻村帮扶实现尽锐出战

按照“每个贫困村工作队员不少于3人,贫困人口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工作队员不少于2人”的原则,共选派761名党员干部进驻到305个行政村(社区)开展驻村帮扶,实现驻村帮扶工作全覆盖。选派干部8173名,结对帮扶贫困对象32223户,实现了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将省、市、县三级工作队一并纳入县级管理,规定驻村队员每月驻村天数不少于20天,并实行手机APP签到与纸质签到同步管理,确保工作力量向脱贫攻坚倾斜。

各驻村工作队聚焦目标,凝心聚力,用心用情做好帮扶工作。省机场管理集团驻金石镇罗源村工作队积极探索“331+”产业扶贫新路(即建设3个生态种植基地、发展3项养殖、提质改造罗源村竹加工厂为“扶贫车间”,带动100余人就业,村集体实现增收40余万元,贫困村民参加产业项目务工增收100多万元);长沙理工大学驻水庙镇枧杆山村工作队创新开展以教育扶贫、文化扶贫、科技扶贫、消费扶贫等为核心的高校“智扶”,修建500㎡文化大礼堂,创办“爱心公益超市”,受益村民达600人次,大力推进“消费扶贫”进校园,至2019年9月完成消费扶贫额达1029万元;县委办驻石云村工作队新建村集体经济2个,种植猕猴桃、杨梅、柿子等特色水果,年收入达到6万元上;县政府办驻塘尾头村工作队根据村情兴办扶贫工厂,解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收入。

进村宣讲扶贫政策。

“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全面落实

2019年,新宁县集中力量,成功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百姓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和住房均安全有保障。

第一,产业扶贫方面,2019年中央、省下达新宁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6925.8万元,目前,产业扶贫已投入15561.8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投入率为91.94%;第二,就业扶贫方面,完成目标任务的100.9%。“四个渠道”吸纳就业贫困劳动力10429人,就业扶贫措施全面落实,建成就业扶贫车间64家,组织贫困劳动力赴长沙参加专场招聘会8次,举办专场招聘会4次,确定就业扶贫基地5个。新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085人,完成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191人;第三,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完成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扫尾工作,全县所有搬迁户全部搬迁入住,入住率100%。实施后续帮扶工作,建立一户一策、到户到人的动态管理台账,做到因户施策,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第四,农村危房改造方面,投入资金6258.13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06户,解决了4776人的住房安全问题。对全县所有四类对象房屋进行全面鉴定,同时,组织对四类对象房屋鉴定进行复核确认,将鉴定结果告知农户,实现四类对象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标;第五,教育扶贫方面,把控辍保学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县、乡、校、村、组”五级控辍保学责任制度,落实“三帮一”关爱帮扶机制,确保“应读尽读”;第六,健康扶贫方面,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补贴110元/人,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扶贫特惠保”,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居民医保和“扶贫特惠保”全部“应保尽保”。建立备用金制度,每月及时结算,资金足额到位;第七,兜底保障方面,截至11月底,保障农村低保对象6481户10527人,其中兜底保障对象9765人、低保对象777人,共发放农村低保金2303.22万元;第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98亿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037处,基本建成覆盖全县所有村组的农村饮水安全管网,乡镇集镇通水率达100%。投资1.79亿元用于交通扶贫项目,完成公路、危桥、安防工程的修建或改造;第九,生态补偿脱贫方面,精准选聘生态护林员,全县选聘续聘的403名生态护林员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新宁黄龙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

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大幅提升

全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4.4亿元、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050万元、县本级投入5779.5万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明确财政扶贫资金的支出方向和范围,制订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扶贫资金规范使用。加强财政扶贫资金预算安排,精细编制资金使用方案,重点向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保障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实施“四自两会三公开”、政府采购或招投标等建管模式,建立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对全县扶贫资金进行财政检查和资金绩效评价,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脱贫攻坚责任全面落实

年初,新宁县与16个乡镇、乡镇与305个村(社区)分别签订了责任状,明确脱贫攻坚责任。成立18个脱贫摘帽前线作战指挥部和17个专项工作组,以前线作战指挥部为单元实行区域兵团式作战,以专项工作组为单元实行分线纵队式作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走访全县16个乡镇114个贫困村。坚持问题导向,以扶贫领域、民生资金、教育医疗等为整治重点,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作风问题。

脱贫攻坚基础工作全面夯实

新宁县收到上级反馈的问题数据后,立即进行集中整改,已全部按要求整改到位。严格按照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开展年中和年度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及时录入信息,确保数据准确。按照“项目精准”要求,严格审核入库项目,力求准确无误。2019年脱贫攻坚项目库动态调整后入库项目4954个,总金额9.62亿元;实施的项目为2065个,涉及金额5.03亿元。

扎实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崀山果业、龙丰果业等9家企业,通过建立产业基地、招工就业等多种形式跟437户146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结对帮扶。组织“泛海助学”行动,2017年、2018年共资助286名贫困家庭的大学新生,总金额143万元。今年对153名申请学生的名单进行核实比对,省工作协调组正在审定最终受助人员名单,待确认后按要求发放。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设立书记县长热线。建立扶贫领域信访登记、交办、销号管理机制,将扶贫领域信访化解处置工作列入年度脱贫攻坚考核范围,严肃查处涉贫信访工作中责任不压实、政策不落实、程序不到位的问题。健全涉贫信访回访机制,对涉贫信访办理不及时,办理结果不满意的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问题不反弹。

(责编:赵亮、李慧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